雅尼娜(Janina)是一個從德國來的藝術家,四十五歲,在多倫多定居做藝術,她也是我的室友。
去年九月份,經朋友介紹,我住進了雅尼娜租住的房子。那是市中心的一幢三層樓的城市屋。這房子位於較貧瘠的葡萄牙人社區。一層為另一住戶,分門進出。二層有兩個房間,雅尼娜住間小房,把大房間轉租給我,我們共用廚房廁所。三層是雅尼娜的藝術工作室,她做些紡織類的現代藝術作品,但聽說很少賣得出去。
雅尼娜個子高大硬朗,約有六英尺高。雅尼娜臉部肌肉也頗硬朗,不作聲時是嚴肅, 如一尊青銅鑄成的沈思者塑像。雅尼娜在公園兼職當保安人員,她的身材及臉部表情有明顯的工作優勢。據她自述,公園裡總有一群吸毒之不良少年幹壞事,警察非大事不幹預,每每是她責無旁貸把他們唬住嚇跑。她的腳踏車又大又重,像是用德國的坦克材料做的,可以把壞小孩嚇跑。
雅尼娜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第一個月裡我對她的了解。她從不計較我搬弄共用地方的擺設,不介意我的畫掛在她房門附近的牆上。需要她幫忙擔擡重物上樓,她也爽快利落。她說話直截了當,從不含糊。她少用修飾的形容詞,多用直來直往的動詞,請求時少用疑問句,而多用祈使句。譬如,她會對我說:“明天你必需把錢給我。”我每月都準時交房租,但她還是要作多餘的提醒,顯得粗魯。
但我並不在意,知她只是直心直口而已。雅尼娜飲食粗獷,早晨起來端出一大鍋,將小麥類、蔬果類、奶酪類及肉類食物不分青紅皂白同時掉入鍋中,用大勻攪和後端起就吃,吃剩的部分就是晚餐。雅尼娜極少塗脂抹粉,她的衣服盡是耐磨的粗棉布料,式樣怪誕,多純色,調偏暗。有時候,她在額頭上系一白色帶花的繃帶狀綢緞作裝飾,綢緞另一頭長長垂及腰間,既象是街頭抗議示威者,又象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她還把又長又厚襪子套在緊身的褲腿外面,這種衣著習慣異常,我戲稱之為巴伐利亞藍領時尚。有一回,我的Timberland書包拉鍊壞了,找她幫忙縫補。拿回來一看,書包成為一個針線雜亂無章,慘不忍睹的怪物。我心中想,難怪她的藝術買不出去。
漸漸地,我發現雅尼娜的粗獷有過份之處。家裡衛生她少在意,飯後從不洗碗,地髒了視而不見,她甚至會忘記沖廁所。這苦了我這小男人室友:經常洗碗掃地,間或還要掩鼻沖廁。雅尼娜還有特殊習慣:她每天都把食物垃圾置入塑料袋放入冰箱的冷凍室,理由是防止食物垃圾在垃圾桶內變味滋生細菌。因為她每週僅清理一次垃圾桶,所以此舉似有必要。不過,冰箱裡因此充斥著雞骨香蕉皮等垃圾,甚不雅觀。更有甚者,有一回,她將要扔掉的老鼠藥也置入冰箱中,我見之大駭。
雅尼娜不修邊幅之極端事例發生在第二個月的一天清晨。我打開房門,只見清靜的陽光射進了廚房。又是生趣盎然的一天。雅尼娜的房門緊閉,裡面應該仍是一片夢鄉。我正邁出這一天的第一步,廚房裡的電話機突然鈴聲大作。我正準備走過去接,突然間,雅尼娜房內一陣雜亂聲響,房門驟開,斜刺裡一個披頭散發的雅尼娜衝了出來,和我冷不防打了個照面,我們雙方都震住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她近來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當她在被窩裡酣睡時,忽聞鈴聲,就魚躍而起奪門而出。如是以往末有我這個室友之前,她慣於不穿衣服行走。我初搬來,她還處於舊習之中。於是就發生了這樣難堪的一幕:她站在她房門口,下身沒著一物;我站在我房門口,瞠目結舌;我們眼光交錯的一瞬間,彼此都不知道如何收場。本來這無需大驚小怪:大家皆成年人,人終有錯漏之時嘛。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我大出意外。她並不尖叫,並不馬上落荒而逃。她稍猶豫片刻,即大步流星走去接電話了,仿若無事發生。那光屁股惡惡地晃進我的眼簾,通過大腦再沈入胃部。讓我早餐難咽。事後,雅尼娜也不道歉,我也不好意思開口追究,雅尼娜卻因此得寸進尺。遮羞布一朝褪去,雅尼娜從此無所顧忌,每天晨起皆衣不蔽體,發亂如麻似瘋婦。
從此,我對雅尼娜敬而遠之。
我們住的社區雖窮,倒也整潔,入夜後,社區安寧清靜,無車馬之喧,甚是宜人。雅尼娜煙癮不小,常獨坐門前的小台階上,對著社區街道靜靜地吞飛吐霧,一坐就是半天光景,青銅雕塑的臉紋絲不動。在月光淡淡的夜裡,她端坐著的黑色剪影與周遭混為一體,只有點燃的煙頭的一點紅光晰然可見,還有那四處擴散的白煙,慢慢稀釋入黑夜。我雖刻意避開她,但每每見到這一情景,我又心生同情。門階上坐著,此為休閒;抽煙,亦為休閒。然而,一個中年婦女每夜皆獨自一人如是這般,則不單為休閒,或有戚戚然於心中。她在幽暗處,身體的物理存在被黑夜省略,只剩下思緒,透過煙頭隨著縈繞的煙漫散至夜空。雅尼娜這個硬梆梆之女性,似乎有著綿綿的心緒,煙頭之外她有何內心圖景?
雅尼娜沒有結婚,自二十幾年前離開德國的親人移居加拿大後,就一直單身活著。問其緣由,說:加拿大較德國自由。海淪長於德國鄉下,三鄰四舍皆熟人,多有約束,獨居加拿大,則無人幹預其生活決定,且無家室之累,可靜心專功藝術。聼來似爲有理。廚房的冰箱上有張小照片。照片中一位身材高挑勻稱的女孩,在陽光下笑容可掬,頭發上頑皮地插一花朵。一日,我突然喚醒,原來此即雅尼娜之少時模樣。好好一位德國懷春少女,何時淪至不顧顏面的境地?我大爲不解:當初的她,為何不從大衆合大流,不謀正職嫁大婚,反而爲自由故抛離親人故土,偏偏操起男性職業,當公園保安,又偏居一隅做賣不出去的藝術?這自由使她快樂嗎?
彼時的雅尼娜我知之甚少,雅尼娜極少提及,從我朋友處聼來,僅知雅尼娜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哲學係,通曉許多理論,曾有中學教職機會,雅尼娜卻不爲所動,毅然投身藝術;現時的雅尼娜朋友不多,她的生活主題似乎只剩下孤獨抑或是單獨。在英文裡“孤獨”(lonely)和“單獨”(alone)是兩不同含義的單詞,初學者容易混淆。前者指心境,後者指處境,比如單獨的人未必一定會感到孤獨;前者被動,後者卻可以是主動,雅尼娜就是主動選擇了單獨;前者是負面的,後者是中性的,甚至可以是正面的,譬如我覺得單獨的旅行很美。然而,對於寄居他國的人,有時候孤獨和單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是相互滲透轉換:單獨久了就成了孤獨,適應了孤獨就變回了單獨。五年來,我總是埋頭讀書作畫,尙未有成效,常在孤獨和單獨中徘徊。寂寞難奈時,我會安撫自己說:我不孤獨,因爲我有藝術相伴;我衹是單獨,單獨是藝術家必經之路;縱使是孤獨,亦可激發創作熱情,助我終成大器。門外抽煙的雅尼娜與我不同,她早過了不惑之年,單獨生活的年月漫長,她是否已順應了孤獨,還是更加孤獨?
雖與雅尼娜同一屋檐,我們面聊並不多。她早出早歸,我晚出晚歸,重疊的時間裡彼此各自忙活。每天傍晚我回到家,她大都一個人蝸居在三樓的工作室裡作藝術創作。我會對天花板說一聲“哈羅,我回來啦。”然後樓上就傳來雅尼娜的應聲“你今天過得怎樣?”我機械地對著空氣回答:“很好,你呢?”她又答:“不錯啊。”然後,聞聲不見影的談話就此結束,我走進自己的房間打理自己的畫了。我平常關著房門,以避免見到雅尼娜沒有生氣的青銅臉,影響我藝術創作的心情。當我倆碰巧同時入廚房吃東西,偶爾的面聊才會發生。此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無話找話,促其開口,因爲談話可以緩和雅尼娜的臉色。“你這襪子顏色甚好!”我沒頭沒腦的話,雅尼娜竟信以爲眞,於是面帶悅色,大談此襪子之來龍去脈,視我爲襪子知音。此後,我不敢輕易地讚美她的東西,想到要和她說話就感到泄氣。有時候我想去廚房,但開門前聼到廚房有響聲,我就故意等一會再出去,以錯開與雅尼娜的相遇。
在第三個月的一個晚上,終於有男士來過夜了。雅尼娜自是心情舒暢,喬裝愛清潔地將地板上散落的衣服拾起疊好。男士款款而來,年齡與她相仿,衣著整潔,但話語不多,聽不出是何來頭。夜裡,我隔牆聳耳傾聽,但其房裡並無動靜。翌日,男士早餐後施禮告別,爾後不復光臨。
“你快樂嗎?”有時我也會心生憐憫,關切地問。雅尼娜總是很肯定,稱滿意生活之現狀。話音剛下,下個話題她又恢復了青銅臉,抱怨幾年前有的人譏稱她為納粹。雅尼娜的言語中常含有一股酸酸的嘲諷意味。在談論瑣事上,她常用“有的人”指代某些個她認識的人,並訓斥其不是。在大話題上,雅尼娜也沿用類似之口吻。我們有時談及藝術,雅尼娜總避而不談自己的作品,但愛強調自己藝術理論經綸滿腹。她譏笑加拿大人文理論之教育太少,孰與德國能比。然談及德國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雅尼娜又鄙夷德國之淺薄。我未夠博學,不想貿然丈量雅尼娜知識之寬窄深淺。但其態度武斷,世界觀黑白分明,並無學儒之虛谷通達,此為顯見。對於藝術,只有批判,沒有欣賞。對於社會,永遠懷疑,沒有信念。外表強悍的雅尼娜,總故作強勢指摘別人,實爲遮掩自己內心之空虛、藝術事業之失敗。色厲內荏,自欺欺人,又何來快樂?
但有一回她確實是快樂了。第四個月的一天傍晚,她大紅衣服和搖擺裙子地出現在廚房裡,這是我認識她以來首次她換下暗色的衣服。青銅臉一掃而光,她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她當晚要赴一藝術圈之舞會,要我品價其裝扮。武打明星著紅衣套綠裙,何來得體?不過,我佯贊其品味,雅尼娜心花努放。道,去年這天,亦此舞會,亦此猩紅墨綠,變化的是披肩和鞋子。她興致勃發地拿出若幹皮鞋與我參謀。我不禁啞然:數雙皮鞋羅列,皆高裸、綁帶和低跟,與綠長裙格格不入。我實話相告,勸其買高跟鞋。說話間,門外汽車喇叭響,雅尼娜旋風式地奔下樓去,出門前扭頭給我一句多餘的話——“我走了,有人接我來了,”生怕我不知道。
次日,早餐桌上,雅尼娜寡歡。怨昨晚跳舞太少。我吒異。雅尼娜解釋說,因天不作美,舞會人疏,況且鞋不適腳,總之,客觀理由有若幹,使得舞會未能盡興。我半嘲半揄道,待明年此時,你再大紅大紫不遲,何需煩惱?雅尼娜聽罷黯然神傷。可憐的雅尼娜,參與藝術社交證明自己之機會,一年寥寥幾回。每回必成自尊心之重大事件,怎能不患得患失?
和雅尼娜的幾次深談都在聖誕假期前的晚餐桌上。她喜歡靠著牆坐在椅子上,交叉著腿,仰望著廚房昏暗的節能燈。坐定之後,她開始不緊不慢地和我說話,時而露出木納的笑容,時而眼神凝重,時而眼神下垂。她不管做何表情,除手臉之外,身體其餘部位始終保持不動。話到坎子上舒一口氣,談及傷心處,立馬補稱”沒那麼糟“。談話的內容大概如此:她父親已故,母親健在,姐妹有四,皆在德國。有一妹住精神病院,最為掛念。此妹現為癌症晚期,為時不遠。折斷了兩根肋骨達數月之久始被醫生發覺。雅尼娜痛其所痛,眼泛淚花。慨嘆人生離死別之淒惻,未能盡姐妹之恩義守護病榻。我寬慰道,幸而親人皆在,照料有加,爾妹可瞑目而去。雅尼娜長嘆曰,親人皆遺棄此妹,唯吾念之。說畢,長久沈默……
聖誕節後的第三天,雅尼娜終於買了機票,回德國去看望她精神病院裡的癌症妹妹。“再不回去就怕看不到了。”她說。我表示讚許,勸其多呆一段時間。雅尼娜苦言道,薪資低,怕難以為繼,此次飛回去需精打細算。此為雅尼娜的最後一席話,之後我便搬離她家,至今末再聯係。
未完待續… Read the rest
雅尼娜(Janina)是一個從德國來的藝術家,四十五歲,在多倫多定居做藝術,她也是我的室友。
去年九月份,經朋友介紹,我住進了雅尼娜租住的房子。那是市中心的一幢三層樓的城市屋。這房子位於較貧瘠的葡萄牙人社區。一層為另一住戶,分門進出。二層有兩個房間,雅尼娜住間小房,把大房間轉租給我,我們共用廚房廁所。三層是雅尼娜的藝術工作室,她做些紡織類的現代藝術作品,但聽說很少賣得出去。
雅尼娜個子高大硬朗,約有六英尺高。雅尼娜臉部肌肉也頗硬朗,不作聲時是嚴肅, 如一尊青銅鑄成的沈思者塑像。雅尼娜在公園兼職當保安人員,她的身材及臉部表情有明顯的工作優勢。據她自述,公園裡總有一群吸毒之不良少年幹壞事,警察非大事不幹預,每每是她責無旁貸把他們唬住嚇跑。她的腳踏車又大又重,像是用德國的坦克材料做的,可以把壞小孩嚇跑。
雅尼娜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第一個月裡我對她的了解。她從不計較我搬弄共用地方的擺設,不介意我的畫掛在她房門附近的牆上。需要她幫忙擔擡重物上樓,她也爽快利落。她說話直截了當,從不含糊。她少用修飾的形容詞,多用直來直往的動詞,請求時少用疑問句,而多用祈使句。譬如,她會對我說:“明天你必需把錢給我。”我每月都準時交房租,但她還是要作多餘的提醒,顯得粗魯。
但我並不在意,知她只是直心直口而已。雅尼娜飲食粗獷,早晨起來端出一大鍋,將小麥類、蔬果類、奶酪類及肉類食物不分青紅皂白同時掉入鍋中,用大勻攪和後端起就吃,吃剩的部分就是晚餐。雅尼娜極少塗脂抹粉,她的衣服盡是耐磨的粗棉布料,式樣怪誕,多純色,調偏暗。有時候,她在額頭上系一白色帶花的繃帶狀綢緞作裝飾,綢緞另一頭長長垂及腰間,既象是街頭抗議示威者,又象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她還把又長又厚襪子套在緊身的褲腿外面,這種衣著習慣異常,我戲稱之為巴伐利亞藍領時尚。有一回,我的Timberland書包拉鍊壞了,找她幫忙縫補。拿回來一看,書包成為一個針線雜亂無章,慘不忍睹的怪物。我心中想,難怪她的藝術買不出去。
漸漸地,我發現雅尼娜的粗獷有過份之處。家裡衛生她少在意,飯後從不洗碗,地髒了視而不見,她甚至會忘記沖廁所。這苦了我這小男人室友:經常洗碗掃地,間或還要掩鼻沖廁。雅尼娜還有特殊習慣:她每天都把食物垃圾置入塑料袋放入冰箱的冷凍室,理由是防止食物垃圾在垃圾桶內變味滋生細菌。因為她每週僅清理一次垃圾桶,所以此舉似有必要。不過,冰箱裡因此充斥著雞骨香蕉皮等垃圾,甚不雅觀。更有甚者,有一回,她將要扔掉的老鼠藥也置入冰箱中,我見之大駭。
雅尼娜不修邊幅之極端事例發生在第二個月的一天清晨。我打開房門,只見清靜的陽光射進了廚房。又是生趣盎然的一天。雅尼娜的房門緊閉,裡面應該仍是一片夢鄉。我正邁出這一天的第一步,廚房裡的電話機突然鈴聲大作。我正準備走過去接,突然間,雅尼娜房內一陣雜亂聲響,房門驟開,斜刺裡一個披頭散發的雅尼娜衝了出來,和我冷不防打了個照面,我們雙方都震住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她近來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當她在被窩裡酣睡時,忽聞鈴聲,就魚躍而起奪門而出。如是以往末有我這個室友之前,她慣於不穿衣服行走。我初搬來,她還處於舊習之中。於是就發生了這樣難堪的一幕:她站在她房門口,下身沒著一物;我站在我房門口,瞠目結舌;我們眼光交錯的一瞬間,彼此都不知道如何收場。本來這無需大驚小怪:大家皆成年人,人終有錯漏之時嘛。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我大出意外。她並不尖叫,並不馬上落荒而逃。她稍猶豫片刻,即大步流星走去接電話了,仿若無事發生。那光屁股惡惡地晃進我的眼簾,通過大腦再沈入胃部。讓我早餐難咽。事後,雅尼娜也不道歉,我也不好意思開口追究,雅尼娜卻因此得寸進尺。遮羞布一朝褪去,雅尼娜從此無所顧忌,每天晨起皆衣不蔽體,發亂如麻似瘋婦。
從此,我對雅尼娜敬而遠之。
我們住的社區雖窮,倒也整潔,入夜後,社區安寧清靜,無車馬之喧,甚是宜人。雅尼娜煙癮不小,常獨坐門前的小台階上,對著社區街道靜靜地吞飛吐霧,一坐就是半天光景,青銅雕塑的臉紋絲不動。在月光淡淡的夜裡,她端坐著的黑色剪影與周遭混為一體,只有點燃的煙頭的一點紅光晰然可見,還有那四處擴散的白煙,慢慢稀釋入黑夜。我雖刻意避開她,但每每見到這一情景,我又心生同情。門階上坐著,此為休閒;抽煙,亦為休閒。然而,一個中年婦女每夜皆獨自一人如是這般,則不單為休閒,或有戚戚然於心中。她在幽暗處,身體的物理存在被黑夜省略,只剩下思緒,透過煙頭隨著縈繞的煙漫散至夜空。雅尼娜這個硬梆梆之女性,似乎有著綿綿的心緒,煙頭之外她有何內心圖景?
雅尼娜沒有結婚,自二十幾年前離開德國的親人移居加拿大後,就一直單身活著。問其緣由,說:加拿大較德國自由。海淪長於德國鄉下,三鄰四舍皆熟人,多有約束,獨居加拿大,則無人幹預其生活決定,且無家室之累,可靜心專功藝術。聼來似爲有理。廚房的冰箱上有張小照片。照片中一位身材高挑勻稱的女孩,在陽光下笑容可掬,頭發上頑皮地插一花朵。一日,我突然喚醒,原來此即雅尼娜之少時模樣。好好一位德國懷春少女,何時淪至不顧顏面的境地?我大爲不解:當初的她,為何不從大衆合大流,不謀正職嫁大婚,反而爲自由故抛離親人故土,偏偏操起男性職業,當公園保安,又偏居一隅做賣不出去的藝術?這自由使她快樂嗎?
彼時的雅尼娜我知之甚少,雅尼娜極少提及,從我朋友處聼來,僅知雅尼娜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哲學係,通曉許多理論,曾有中學教職機會,雅尼娜卻不爲所動,毅然投身藝術;現時的雅尼娜朋友不多,她的生活主題似乎只剩下孤獨抑或是單獨。在英文裡“孤獨”(lonely)和“單獨”(alone)是兩不同含義的單詞,初學者容易混淆。前者指心境,後者指處境,比如單獨的人未必一定會感到孤獨;前者被動,後者卻可以是主動,雅尼娜就是主動選擇了單獨;前者是負面的,後者是中性的,甚至可以是正面的,譬如我覺得單獨的旅行很美。然而,對於寄居他國的人,有時候孤獨和單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是相互滲透轉換:單獨久了就成了孤獨,適應了孤獨就變回了單獨。五年來,我總是埋頭讀書作畫,尙未有成效,常在孤獨和單獨中徘徊。寂寞難奈時,我會安撫自己說:我不孤獨,因爲我有藝術相伴;我衹是單獨,單獨是藝術家必經之路;縱使是孤獨,亦可激發創作熱情,助我終成大器。門外抽煙的雅尼娜與我不同,她早過了不惑之年,單獨生活的年月漫長,她是否已順應了孤獨,還是更加孤獨?
雖與雅尼娜同一屋檐,我們面聊並不多。她早出早歸,我晚出晚歸,重疊的時間裡彼此各自忙活。每天傍晚我回到家,她大都一個人蝸居在三樓的工作室裡作藝術創作。我會對天花板說一聲“哈羅,我回來啦。”然後樓上就傳來雅尼娜的應聲“你今天過得怎樣?”我機械地對著空氣回答:“很好,你呢?”她又答:“不錯啊。”然後,聞聲不見影的談話就此結束,我走進自己的房間打理自己的畫了。我平常關著房門,以避免見到雅尼娜沒有生氣的青銅臉,影響我藝術創作的心情。當我倆碰巧同時入廚房吃東西,偶爾的面聊才會發生。此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無話找話,促其開口,因爲談話可以緩和雅尼娜的臉色。“你這襪子顏色甚好!”我沒頭沒腦的話,雅尼娜竟信以爲眞,於是面帶悅色,大談此襪子之來龍去脈,視我爲襪子知音。此後,我不敢輕易地讚美她的東西,想到要和她說話就感到泄氣。有時候我想去廚房,但開門前聼到廚房有響聲,我就故意等一會再出去,以錯開與雅尼娜的相遇。
在第三個月的一個晚上,終於有男士來過夜了。雅尼娜自是心情舒暢,喬裝愛清潔地將地板上散落的衣服拾起疊好。男士款款而來,年齡與她相仿,衣著整潔,但話語不多,聽不出是何來頭。夜裡,我隔牆聳耳傾聽,但其房裡並無動靜。翌日,男士早餐後施禮告別,爾後不復光臨。
“你快樂嗎?”有時我也會心生憐憫,關切地問。雅尼娜總是很肯定,稱滿意生活之現狀。話音剛下,下個話題她又恢復了青銅臉,抱怨幾年前有的人譏稱她為納粹。雅尼娜的言語中常含有一股酸酸的嘲諷意味。在談論瑣事上,她常用“有的人”指代某些個她認識的人,並訓斥其不是。在大話題上,雅尼娜也沿用類似之口吻。我們有時談及藝術,雅尼娜總避而不談自己的作品,但愛強調自己藝術理論經綸滿腹。她譏笑加拿大人文理論之教育太少,孰與德國能比。然談及德國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雅尼娜又鄙夷德國之淺薄。我未夠博學,不想貿然丈量雅尼娜知識之寬窄深淺。但其態度武斷,世界觀黑白分明,並無學儒之虛谷通達,此為顯見。對於藝術,只有批判,沒有欣賞。對於社會,永遠懷疑,沒有信念。外表強悍的雅尼娜,總故作強勢指摘別人,實爲遮掩自己內心之空虛、藝術事業之失敗。色厲內荏,自欺欺人,又何來快樂?
但有一回她確實是快樂了。第四個月的一天傍晚,她大紅衣服和搖擺裙子地出現在廚房裡,這是我認識她以來首次她換下暗色的衣服。青銅臉一掃而光,她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她當晚要赴一藝術圈之舞會,要我品價其裝扮。武打明星著紅衣套綠裙,何來得體?不過,我佯贊其品味,雅尼娜心花努放。道,去年這天,亦此舞會,亦此猩紅墨綠,變化的是披肩和鞋子。她興致勃發地拿出若幹皮鞋與我參謀。我不禁啞然:數雙皮鞋羅列,皆高裸、綁帶和低跟,與綠長裙格格不入。我實話相告,勸其買高跟鞋。說話間,門外汽車喇叭響,雅尼娜旋風式地奔下樓去,出門前扭頭給我一句多餘的話——“我走了,有人接我來了,”生怕我不知道。
次日,早餐桌上,雅尼娜寡歡。怨昨晚跳舞太少。我吒異。雅尼娜解釋說,因天不作美,舞會人疏,況且鞋不適腳,總之,客觀理由有若幹,使得舞會未能盡興。我半嘲半揄道,待明年此時,你再大紅大紫不遲,何需煩惱?雅尼娜聽罷黯然神傷。可憐的雅尼娜,參與藝術社交證明自己之機會,一年寥寥幾回。每回必成自尊心之重大事件,怎能不患得患失?
和雅尼娜的幾次深談都在聖誕假期前的晚餐桌上。她喜歡靠著牆坐在椅子上,交叉著腿,仰望著廚房昏暗的節能燈。坐定之後,她開始不緊不慢地和我說話,時而露出木納的笑容,時而眼神凝重,時而眼神下垂。她不管做何表情,除手臉之外,身體其餘部位始終保持不動。話到坎子上舒一口氣,談及傷心處,立馬補稱”沒那麼糟“。談話的內容大概如此:她父親已故,母親健在,姐妹有四,皆在德國。有一妹住精神病院,最為掛念。此妹現為癌症晚期,為時不遠。折斷了兩根肋骨達數月之久始被醫生發覺。雅尼娜痛其所痛,眼泛淚花。慨嘆人生離死別之淒惻,未能盡姐妹之恩義守護病榻。我寬慰道,幸而親人皆在,照料有加,爾妹可瞑目而去。雅尼娜長嘆曰,親人皆遺棄此妹,唯吾念之。說畢,長久沈默……
聖誕節後的第三天,雅尼娜終於買了機票,回德國去看望她精神病院裡的癌症妹妹。“再不回去就怕看不到了。”她說。我表示讚許,勸其多呆一段時間。雅尼娜苦言道,薪資低,怕難以為繼,此次飛回去需精打細算。此為雅尼娜的最後一席話,之後我便搬離她家,至今末再聯係。
未完待續… Read the rest
瘦高的麥克(Michael Frannas)喜歡穿粗布衫,外表像南美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活躍分子。雖然已經60多岁,白頭髮多於灰頭髮,但他說起話來,神情仍像個很有斗志的革命黨人。
麥克南加勒比海島國出生,少年時期移民加拿大至今,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藝術創作,現工作生活于加拿大東部海岸城市Halifax,創作的同時兼任當地一家藝術院校教職。因爲麥克在我工作的藝術畫廊做駐地創作,我采訪了麥克。
麥克認爲藝術與生活沒有界限,我接觸過的大部分的藝術家都這麽說。但麥克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實踐這理論的做法。比如說,他光天白日下搬一把凳子到行人擁擠的街道上坐著,沒有任何目的地坐著,直到警察覺得怪異,過去找他問話。
有路人問他,“你是從事什麽工作的?” 他不直接概括地回答,而是列舉自己所做過的各種具體事情。“我從不說我是藝術家,”麥克說,“一旦說出藝術家身份,普通人就馬上和我保持距離。他們就會認爲我跟他們不一樣。”我問:“那有什麼關係呢?”麥克說,那樣一來,我做的事情就變成藝術目的,與平常生活脫節了。” 他繼續說:“人與人都是一樣的,不應該有這樣的隔閡。藝術不應該拒人于門外,人們也不應該拒絕藝術。”
麥克講另一個例子。Halifax市中心有一個地方叫“比薩角落”(PISSA CORNER)。這個地方通常被認爲是全市治安最亂的地方。晚上人氣最旺,因爲其他大部分商業街區都已關門,只有這裏開著。經常有學生及夜生活的人聚在這裏。有天晚上,麥克一個人來到這裏,坐下來,面對著一個牆角,低著頭,慢慢地吃著比薩餅。“我專心致志地吃,” 馬克說,旁邊有人打架,許多人忙著走開,他仍做著紋絲不動,完全不旁視。他說,他在做個人體驗,別人的體驗是別人的,在這個不安全的地方,他獨特地存在著。對他來說,藝術的表現,就是在這樣活生生的生活中間。
“原來你喜歡行為藝術的表現方法。”我做了個評論。馬克說,行為藝術通常有觀眾,而他並不想要這種“做作”的形式。他談了他的另一種做法。加拿大西部城市卡加利有不少有錢的石油公司。有這麽一家石油公司,其總部大樓前面是一個小公園,屬于公司所有。公園裏鳥語花香,但沒有人光顧。畢竟是私家地方,閑人無權享用。有一天,麥克來了。他每天都到小公園裏閑坐,坐到了第三天,大樓裏面出來一個保安,問他在幹什麽。
麥克給我解釋說:我要看看權力的界限在哪裏;探究公共的空間和私人的空間的關系。于是警察來了,說:“先生,這是私人的地方,你要麽離開,要麽去警察所。” 麥克于是走出來了。馬克問警察:“這門外面的人行道是不是私人地方?”警察說不是。“那好。我不進去,我站在這門口。”保安不願意,說“你不能站在這裏。”“爲什麽?”“因爲我們不想你站在這裏。”
于是麥克說:“好。那我走就是。”麥克說完就走,走到街區盡頭又折回來,反複地在大樓口的人行道上來回地踱步。這回保安和警察都拿他沒辦法了。他見到警察就問:“這人行道不是私人的,我有權在這上面走吧。”
警察說,“你當然可以這麽做。”保安面色不悅,卻也無計可施。
我問:“你是按照不同的情景來重新定義空間。在他們的情景裏,你是個怪異的人。你做的不是正常人的做法。”麥克反問:“什麽是正常?他們建了這麽漂亮的公園,卻不讓平常人進去行走,這正常嗎?這麽漂亮的地方,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他又說,“我走我的路,不妨礙他人,爲什麽就不正常呢?”麥克的每一個回答都是有些出人意料。他從不按照常理說話,總要和你想的方向相反,好像常理的話都不值得說。
我心想:“按照中國話說,您就是沒事找事。“我問:“您是不是反對大公司?”他不置是否。我問:“你就這樣走著,不覺得無聊嗎?你都做了些什麽事?”麥克答:“在公園裏,我幫一個拾破爛的人整理他的物品,把塑料瓶的歸一類,把有用的又歸一類。我覺得這很有意思。”一個大學教師沒事跑到大公司的私人地方,去幫助拾荒者,我覺得很不尋常。
麥克接著說無家可歸者是很值得尊重的。他給我說一個例子。數年前,他在紐約地鐵站認識一個從垃圾箱後面睡覺爬起來的人。麥克覺得此人很斯文,天南地北的話題都很能談。麥克約此人到麥當勞喝咖啡。此人指著街邊的房子說,他以前也是住在這樣的地方。他有一座房子,有車,有個家庭。完全是個標准的美國中産階級的生活。後來他突然得了病,不能工作,治病要花很多錢,令他馬上變窮,然後就是妻子離婚了。不久後就變得一無所有了。“現在我完全自由了。”此人告訴麥克:“我活得很好。”
我問麥克,“我看得出你很同情窮人。”麥克想了想,又給我講另外一件事情。
有一回,麥克正在街上走著,突然有人對他說,“先生,我真的好餓,給我點錢買吃的吧”。麥克:“你騙我”。“我沒有”,對方說。“你在騙我”。麥克又很肯定地說。對方還是說沒有。“那好,你跟我來”。麥克把這人帶到一個餐館。餐館不讓他們進去,因爲這個人衣著太破太臟,怕影響生意。去了第二家餐館,這一家給進了。坐下來,麥克幫他點了菜。菜上來了,放在這個人的面前。這人拿起刀叉,但下不了手。過了幾分鍾,他終于他放棄了,垂了頭。眼淚流了下來。然後,突然起身就走了。我問,“他恨你?” 麥克答:“他更恨他自己。他就是想要錢買毒品,卻騙人說肚子餓。”
我說:“從你的這些做法來看,似乎挺左的。我有種感覺,好像加拿大的藝術家在政治上多數偏左派,不知對不對?”麥克想了想,說:“藝術家是這樣的。我們現時的潮流是右派的,所以,藝術家偏左。但是,以後哪一天風向變了,潮流偏左了,那麽,藝術家就會偏右了。”我笑着问,“就是唱反调?”麥克挺認真地說:“藝術家總是站在反對派的角色來審視社會。”… Read the rest
瘦高的麥克(Michael Frannas)喜歡穿粗布衫,外表像南美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活躍分子。雖然已經60多岁,白頭髮多於灰頭髮,但他說起話來,神情仍像個很有斗志的革命黨人。
麥克南加勒比海島國出生,少年時期移民加拿大至今,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藝術創作,現工作生活于加拿大東部海岸城市Halifax,創作的同時兼任當地一家藝術院校教職。因爲麥克在我工作的藝術畫廊做駐地創作,我采訪了麥克。
麥克認爲藝術與生活沒有界限,我接觸過的大部分的藝術家都這麽說。但麥克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實踐這理論的做法。比如說,他光天白日下搬一把凳子到行人擁擠的街道上坐著,沒有任何目的地坐著,直到警察覺得怪異,過去找他問話。
有路人問他,“你是從事什麽工作的?” 他不直接概括地回答,而是列舉自己所做過的各種具體事情。“我從不說我是藝術家,”麥克說,“一旦說出藝術家身份,普通人就馬上和我保持距離。他們就會認爲我跟他們不一樣。”我問:“那有什麼關係呢?”麥克說,那樣一來,我做的事情就變成藝術目的,與平常生活脫節了。” 他繼續說:“人與人都是一樣的,不應該有這樣的隔閡。藝術不應該拒人于門外,人們也不應該拒絕藝術。”
麥克講另一個例子。Halifax市中心有一個地方叫“比薩角落”(PISSA CORNER)。這個地方通常被認爲是全市治安最亂的地方。晚上人氣最旺,因爲其他大部分商業街區都已關門,只有這裏開著。經常有學生及夜生活的人聚在這裏。有天晚上,麥克一個人來到這裏,坐下來,面對著一個牆角,低著頭,慢慢地吃著比薩餅。“我專心致志地吃,” 馬克說,旁邊有人打架,許多人忙著走開,他仍做著紋絲不動,完全不旁視。他說,他在做個人體驗,別人的體驗是別人的,在這個不安全的地方,他獨特地存在著。對他來說,藝術的表現,就是在這樣活生生的生活中間。
“原來你喜歡行為藝術的表現方法。”我做了個評論。馬克說,行為藝術通常有觀眾,而他並不想要這種“做作”的形式。他談了他的另一種做法。加拿大西部城市卡加利有不少有錢的石油公司。有這麽一家石油公司,其總部大樓前面是一個小公園,屬于公司所有。公園裏鳥語花香,但沒有人光顧。畢竟是私家地方,閑人無權享用。有一天,麥克來了。他每天都到小公園裏閑坐,坐到了第三天,大樓裏面出來一個保安,問他在幹什麽。
麥克給我解釋說:我要看看權力的界限在哪裏;探究公共的空間和私人的空間的關系。于是警察來了,說:“先生,這是私人的地方,你要麽離開,要麽去警察所。” 麥克于是走出來了。馬克問警察:“這門外面的人行道是不是私人地方?”警察說不是。“那好。我不進去,我站在這門口。”保安不願意,說“你不能站在這裏。”“爲什麽?”“因爲我們不想你站在這裏。”
于是麥克說:“好。那我走就是。”麥克說完就走,走到街區盡頭又折回來,反複地在大樓口的人行道上來回地踱步。這回保安和警察都拿他沒辦法了。他見到警察就問:“這人行道不是私人的,我有權在這上面走吧。”
警察說,“你當然可以這麽做。”保安面色不悅,卻也無計可施。
我問:“你是按照不同的情景來重新定義空間。在他們的情景裏,你是個怪異的人。你做的不是正常人的做法。”麥克反問:“什麽是正常?他們建了這麽漂亮的公園,卻不讓平常人進去行走,這正常嗎?這麽漂亮的地方,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他又說,“我走我的路,不妨礙他人,爲什麽就不正常呢?”麥克的每一個回答都是有些出人意料。他從不按照常理說話,總要和你想的方向相反,好像常理的話都不值得說。
我心想:“按照中國話說,您就是沒事找事。“我問:“您是不是反對大公司?”他不置是否。我問:“你就這樣走著,不覺得無聊嗎?你都做了些什麽事?”麥克答:“在公園裏,我幫一個拾破爛的人整理他的物品,把塑料瓶的歸一類,把有用的又歸一類。我覺得這很有意思。”一個大學教師沒事跑到大公司的私人地方,去幫助拾荒者,我覺得很不尋常。
麥克接著說無家可歸者是很值得尊重的。他給我說一個例子。數年前,他在紐約地鐵站認識一個從垃圾箱後面睡覺爬起來的人。麥克覺得此人很斯文,天南地北的話題都很能談。麥克約此人到麥當勞喝咖啡。此人指著街邊的房子說,他以前也是住在這樣的地方。他有一座房子,有車,有個家庭。完全是個標准的美國中産階級的生活。後來他突然得了病,不能工作,治病要花很多錢,令他馬上變窮,然後就是妻子離婚了。不久後就變得一無所有了。“現在我完全自由了。”此人告訴麥克:“我活得很好。”
我問麥克,“我看得出你很同情窮人。”麥克想了想,又給我講另外一件事情。
有一回,麥克正在街上走著,突然有人對他說,“先生,我真的好餓,給我點錢買吃的吧”。麥克:“你騙我”。“我沒有”,對方說。“你在騙我”。麥克又很肯定地說。對方還是說沒有。“那好,你跟我來”。麥克把這人帶到一個餐館。餐館不讓他們進去,因爲這個人衣著太破太臟,怕影響生意。去了第二家餐館,這一家給進了。坐下來,麥克幫他點了菜。菜上來了,放在這個人的面前。這人拿起刀叉,但下不了手。過了幾分鍾,他終于他放棄了,垂了頭。眼淚流了下來。然後,突然起身就走了。我問,“他恨你?” 麥克答:“他更恨他自己。他就是想要錢買毒品,卻騙人說肚子餓。”
我說:“從你的這些做法來看,似乎挺左的。我有種感覺,好像加拿大的藝術家在政治上多數偏左派,不知對不對?”麥克想了想,說:“藝術家是這樣的。我們現時的潮流是右派的,所以,藝術家偏左。但是,以後哪一天風向變了,潮流偏左了,那麽,藝術家就會偏右了。”我笑着问,“就是唱反调?”麥克挺認真地說:“藝術家總是站在反對派的角色來審視社會。”… Read the rest
男女有別,這句話包含有好幾層意思。其中的一層是:男女的生理基因是不一樣的。從生理解構上看,這個命題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大腦的結構是否也存在基因的差別呢?看看以下這些常用的說法:男生有更好的數學理工科頭腦,女生比較適合文學詩歌;男人天生是領導者,女人天生是呵護者;男人創造了社會文明,女人孕育延續這些文明。這些流行的說法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面的,這個前提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神經結構是不一樣的。有科學家通過MRI掃描技術證明了這種差別的存在。然而,站出來反對這種科學論證的大有人在,費恩(Cordelia Fine)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新書就是反駁證明男女有別的科學論證。
Oxytocin是科學家發現的大腦皮層裏面的一種荷爾蒙。它分泌的多少會影響人的行爲。Oxytocin 可以理解成爲是一種母性的荷爾蒙,在婦女懷孕及産後,Oxytocin的分泌特別多,這解釋了爲什麽産婦都顯得特別有愛心,這是內分泌的結果。簡單地說,Oxytocin少的人,同情心就很弱。而科學家通過對男女進行取樣分析,發現女性普遍的Oxytocin 比較男性高(女性即使是不懷孕的時候也比男性高)。由此從基因學上證明了女性是呵護者的 社會角色是天生的。
對于這些科學如何反駁呢?這不是很確鑿嗎?但作者並不以爲然,她認爲對于Oxytocin的研究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實際上,我們對于Oxytocin了解甚少,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還有其他的複雜因素都會影響人的行爲,很難以一種荷爾蒙來斷定女性整體的基因行爲習慣。
男女大腦有別,這種理解是很根深蒂固的。根據作者的看法,這種看法最早來自于英國維多利亞時期。1797年, 一位英國的神教徒吉斯伯恩(Thomas Gisborne)寫了一本當時的暢銷書,叫《對女性的義務的探究》(An Enquiry into the Duties of the Female Sex). 書中就談到了男女的大腦是兩種不同的結構。以Cordelia Fine的觀點,這種不同是沒有說服力的根據的。… Read the rest
男女有別,這句話包含有好幾層意思。其中的一層是:男女的生理基因是不一樣的。從生理解構上看,這個命題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大腦的結構是否也存在基因的差別呢?看看以下這些常用的說法:男生有更好的數學理工科頭腦,女生比較適合文學詩歌;男人天生是領導者,女人天生是呵護者;男人創造了社會文明,女人孕育延續這些文明。這些流行的說法是建立在一個前提上面的,這個前提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大腦神經結構是不一樣的。有科學家通過MRI掃描技術證明了這種差別的存在。然而,站出來反對這種科學論證的大有人在,費恩(Cordelia Fine)就是其中一位,她的新書就是反駁證明男女有別的科學論證。
Oxytocin是科學家發現的大腦皮層裏面的一種荷爾蒙。它分泌的多少會影響人的行爲。Oxytocin 可以理解成爲是一種母性的荷爾蒙,在婦女懷孕及産後,Oxytocin的分泌特別多,這解釋了爲什麽産婦都顯得特別有愛心,這是內分泌的結果。簡單地說,Oxytocin少的人,同情心就很弱。而科學家通過對男女進行取樣分析,發現女性普遍的Oxytocin 比較男性高(女性即使是不懷孕的時候也比男性高)。由此從基因學上證明了女性是呵護者的 社會角色是天生的。
對于這些科學如何反駁呢?這不是很確鑿嗎?但作者並不以爲然,她認爲對于Oxytocin的研究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實際上,我們對于Oxytocin了解甚少,它的作用究竟有多大?還有其他的複雜因素都會影響人的行爲,很難以一種荷爾蒙來斷定女性整體的基因行爲習慣。
男女大腦有別,這種理解是很根深蒂固的。根據作者的看法,這種看法最早來自于英國維多利亞時期。1797年, 一位英國的神教徒吉斯伯恩(Thomas Gisborne)寫了一本當時的暢銷書,叫《對女性的義務的探究》(An Enquiry into the Duties of the Female Sex). 書中就談到了男女的大腦是兩種不同的結構。以Cordelia Fine的觀點,這種不同是沒有說服力的根據的。… Read the rest
阿裏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慣常動作決定了我們是誰……傑出成就,並不是刻意使然,而是習慣使然。」習慣的力量是不能小看的。這本書讓讀者了解什麽是習慣,並提出我們如何主宰習慣,而不是讓習慣主宰我們。
首先,習慣是什麽?習慣的行爲不需要做出判斷的,習慣不需要思考的,習慣就是最自然地的動作。有科學用腦掃描等科學方法對習慣行爲進行研究。他們發現人們在進行習慣行爲時候,其腦部活躍的區域,是人類最原始的腦部區域。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腦部有過質的變化,現代人的腦部是分成幾個區域,不同的區域掌管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也有高低之分,如人類的辯證思考,都是集中在前腦,前額的位置。這也就是說,習慣的行爲幾乎是一種本能了。
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呢?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剛學會開車。初幾次把車倒出車棚,你都需要全神貫注。一段時間後,你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車開出去了。這就是因爲倒車這個動作,已經從有意識的思考,變成了無意識的習慣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一邊倒車,一邊騰出腦子去思考別的事情了。習慣的行爲,爲我們省了許多事情。要是每天每件小事都要進行大腦的思考,那我們就會很累,也不可能同時做幾件事情了。從這一點上講,習慣是非常必需的。
習慣有好有壞。有的人認爲壞的習慣一旦形成,就非常難改過來了。其實不然。首先,讓我們看看習慣由什麽組成的。習慣是由促發物(CUE)、慣常動作(ROUTINE)和回報物(REWARD)組成。舉個例子:我(作者)每天下午三點多,我就要到工作間的休息室吃甜點。這是我的習慣,如果我不吃,那我就覺得很不舒服,無法繼續剩下的工作。在這裏,促發物是時間:當我的手表跳到三點多的時候,我的習慣行爲就被促發了,馬上就想到了吃甜點。慣常動作當然是吃甜點了。而回報物是什麽?是那甜甜的東西嗎?其實並不是。對于回報物,我們往往並不知道。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對于自己的某些習慣感到不解,因爲這些習慣是很不合理的,但卻成爲了習慣。回報物是需要認真的觀察才能找到的。回到吃甜點的例子,作者認爲,其實他的回報物並不是甜點本身,而是在吃甜點時能夠和朋友同事聊聊天,放松一下神經,這才是真正的回報物。
了解了習慣的組成,就有可能改掉一些壞習慣了。吃甜點有客健康,是個不好的習慣,要改掉。怎麽改?摒閉促發物行嗎?不行,每天三點鍾,是無法回避的。改掉習慣的關鍵在于回報物。當我找出了回報物是和同事聊天後,那麽,慣常動作就可以改變了。我就做出以下的行爲:每天下午三點,我照樣停下我的工作去了休息室,但現在我不吃甜點了,我只做一件事情:與同事聊天,但就是不吃甜點。不久,我吃甜點的習慣就改掉了。因爲,我去掉了慣常動作,但仍然得到回報物。
北美有個戒煙的組織叫AA,是最出有效的戒煙組織。他們的做法,在道理上和上面提到的吃甜點的例子是一樣的。不少人吸煙,其真正的回報物是無所事事地和人瞎聊上幾分鍾,AA于是提供了各位煙民聚成一個小組一起瞎聊的機會,但許不吸煙。這樣,上瘾者可以得到和人們聊天的放松的機會,自然就不會對吸煙有很強的欲求了。
作者是紐約時報商業版的記者,對于神經科學頗有了解。該書的另一個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我們的許多行爲,我們以爲是經過考慮後的決定,其實並不是,其實這些行爲只是一種習慣,未經大腦的習慣。把握我們的習慣,就能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書名:The Power of Habit
副标题: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作者:
Charles Duhigg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年: 2012-2-28
页数: 400
定价: GBP 17.88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00069286
…
Read the rest
阿裏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慣常動作決定了我們是誰……傑出成就,並不是刻意使然,而是習慣使然。」習慣的力量是不能小看的。這本書讓讀者了解什麽是習慣,並提出我們如何主宰習慣,而不是讓習慣主宰我們。
首先,習慣是什麽?習慣的行爲不需要做出判斷的,習慣不需要思考的,習慣就是最自然地的動作。有科學用腦掃描等科學方法對習慣行爲進行研究。他們發現人們在進行習慣行爲時候,其腦部活躍的區域,是人類最原始的腦部區域。人類進化的過程中,腦部有過質的變化,現代人的腦部是分成幾個區域,不同的區域掌管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也有高低之分,如人類的辯證思考,都是集中在前腦,前額的位置。這也就是說,習慣的行爲幾乎是一種本能了。
習慣是如何形成的呢?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剛學會開車。初幾次把車倒出車棚,你都需要全神貫注。一段時間後,你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車開出去了。這就是因爲倒車這個動作,已經從有意識的思考,變成了無意識的習慣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一邊倒車,一邊騰出腦子去思考別的事情了。習慣的行爲,爲我們省了許多事情。要是每天每件小事都要進行大腦的思考,那我們就會很累,也不可能同時做幾件事情了。從這一點上講,習慣是非常必需的。
習慣有好有壞。有的人認爲壞的習慣一旦形成,就非常難改過來了。其實不然。首先,讓我們看看習慣由什麽組成的。習慣是由促發物(CUE)、慣常動作(ROUTINE)和回報物(REWARD)組成。舉個例子:我(作者)每天下午三點多,我就要到工作間的休息室吃甜點。這是我的習慣,如果我不吃,那我就覺得很不舒服,無法繼續剩下的工作。在這裏,促發物是時間:當我的手表跳到三點多的時候,我的習慣行爲就被促發了,馬上就想到了吃甜點。慣常動作當然是吃甜點了。而回報物是什麽?是那甜甜的東西嗎?其實並不是。對于回報物,我們往往並不知道。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對于自己的某些習慣感到不解,因爲這些習慣是很不合理的,但卻成爲了習慣。回報物是需要認真的觀察才能找到的。回到吃甜點的例子,作者認爲,其實他的回報物並不是甜點本身,而是在吃甜點時能夠和朋友同事聊聊天,放松一下神經,這才是真正的回報物。
了解了習慣的組成,就有可能改掉一些壞習慣了。吃甜點有客健康,是個不好的習慣,要改掉。怎麽改?摒閉促發物行嗎?不行,每天三點鍾,是無法回避的。改掉習慣的關鍵在于回報物。當我找出了回報物是和同事聊天後,那麽,慣常動作就可以改變了。我就做出以下的行爲:每天下午三點,我照樣停下我的工作去了休息室,但現在我不吃甜點了,我只做一件事情:與同事聊天,但就是不吃甜點。不久,我吃甜點的習慣就改掉了。因爲,我去掉了慣常動作,但仍然得到回報物。
北美有個戒煙的組織叫AA,是最出有效的戒煙組織。他們的做法,在道理上和上面提到的吃甜點的例子是一樣的。不少人吸煙,其真正的回報物是無所事事地和人瞎聊上幾分鍾,AA于是提供了各位煙民聚成一個小組一起瞎聊的機會,但許不吸煙。這樣,上瘾者可以得到和人們聊天的放松的機會,自然就不會對吸煙有很強的欲求了。
作者是紐約時報商業版的記者,對于神經科學頗有了解。該書的另一個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我們的許多行爲,我們以爲是經過考慮後的決定,其實並不是,其實這些行爲只是一種習慣,未經大腦的習慣。把握我們的習慣,就能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書名:The Power of Habit
副标题: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作者:
Charles Duhigg
出版社: Random House
出版年: 2012-2-28
页数: 400
定价: GBP 17.88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00069286
…
Read the rest
在很久很久以前,寒冷的冰川已經消失,歐亞大陸東部一片郁郁蔥蔥。在山林水邊的某個好地方,住著某一群山洞人。他們像許多穴居動物一樣三五成群地住在大大小小的山洞中。洞外的近處有平地、中處有湖、遠處是高山峻嶺。太陽總在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
卡卡是其中一個小夥子。他身體結實、下巴雄厚,最擅長捕野兔,業余愛好是撿石頭,然後搬到小洞裏送給娜娜,討她歡喜。娜娜其實真正喜歡的是卡卡的下 巴。她和卡卡住在一起,說話少干事多。她擅長的技能是採集,在最荒蕪的季節也能采摘到好野果子和稻草,而且這些果子吃了十次有八次不拉肚子,很好信賴。她 不但與卡卡分享果子,也與其它山洞的鄰居分享。卡卡和娜娜都不知道自己多少歲,只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就像一棵開花的樹,該結果子生孩子了。
但孩子是怎麽來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卡卡。卡卡和娜娜有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卡卡知道這個孩子是從娜娜肚子裏爬出來的。但是,那個小肉球最早的時候是怎麽鑽進去娜娜肚子裏的呢?卡卡想:它總得先鑽進去,在裏面慢慢變大,然後才能爬出來。卡卡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
一條絹流從卡卡和娜娜的小洞裏流過,在洞口的左邊水簾洞之下住著二男二女,其中一個男子是歪下巴,有一個女子是短下巴。這是卡卡不喜歡他們家的一個 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卡卡妒忌這一家的小孩。卡卡和娜娜家只生了一個小孩,而歪嘴家則有十來個小屁孩。這些小孩都很粗壯野蠻,大一點的小孩子手臂長得跟 蟒蛇一樣長,頭發像樹藤一樣粗;那個二歲大的小孩,臉上的胡子已經像娜娜一樣濃密。他們的手腳敏捷,就像是峽谷河道拐彎處那片樹林裏的猴子一樣多。有一 天,他們成群結隊地衝上山坡,無意間發現了卡卡的一個秘密。勤勞的卡卡將近來找到的石塊放在一個大樹洞裏面,這幾十塊天然的石頭是最高品質的——石塊大小 適中,形狀各異,有尖的、有扁的、有圓的,甚至有蝴蝶型的。卡卡的計劃是:秘密地把這些石塊攢著,然後在同一天裏拿回洞裏,給娜娜一個大驚喜。沒想到驚喜 倒是先給了這群鄰家的小屁孩,他們見到有石頭就衝上去搶。卡卡揮著一條又長又粗的樹枝檔在石堆前面,張開大下巴,把牙齒磨得絲絲作響,把眼睜瞪大如餓狼, 也沒能把他們嚇走。他能擋住跟前的兩三個小孩,但擋不了其他同時衝過來的七八個。卡卡發現身後的石塊已失守,就轉身去追已搶到石塊的小孩,剛才被擋住的小 孩即乘機也搶到了石塊。卡卡勢單力薄顧此失彼,不一會,所有石塊都洗劫一空。卡卡望著這群毛手毛腳的“盜賊”揚長,無可奈何地把樹枝甩在地上,然後像一攤 泥一樣無力地蹲在地上,埋頭嗚嗚的哭。哭完了他就開始幻想自己有許多的小孩,這些小孩漫山遍野,像蝗蟲一樣,所到之處,把所有的石頭收拾得片甲不留。在幻 境裏,他站在山頂看著,松開下巴哈哈地笑,而鄰家那群小孩攤坐在地上哇哇地哭。他想得高興,就擡起頭張開眼,卻望著四周空空如也,不但身邊一塊好用的石頭 都沒有,剛才頭腦裏的那群自己的小孩也一個沒有看見,只有草叢中一只蛤蟆和他四眼相對,他于是又埋下頭去繼續傷心。
卡卡回到家,唯一能夠做的報複,就是恨恨地在洞裏的小溪裏“唏唏”和“呸呸”,即是撒尿和吐口水,讓那混濁的髒東西順水流到下面的水簾洞去。想了 想,還是不解恨,于是在水裏“噗噗”,也就是大便。沒料到那大便塊太重,竟然不隨水流下去,倒是賴在山洞的水底裏不動,那臭氣倒嗆著了自己。娜娜也捂鼻 子,但她從不責怪卡卡。她默默不作聲,拿了根小樹枝,很認真地去挑那幾塊屎,那幾塊東西才隨著水滾流了下去。卡卡見狀破涕爲笑,娜娜也看著他縛緊的臉笑開 了,也“撲哧”一聲笑了。卡卡見到娜娜在笑,“咔咔”地笑得更厲害了。笑聲中,他搶過那樹枝,在水裏比劃著,然後抱著肚子,笑翻在地。兩個人的笑聲在山洞 裏的回音壁繞來繞去再地傳了出去。水簾洞下的幾個小屁孩依稀聽見,探頭探腦來看究竟,並不知這笑聲與自己有關。
報複是治標不治本。卡卡很清楚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讓娜娜的肚子鼓起來,生許多許多的孩子。可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娜娜的肚子就沒有鼓起來過。于是,卡卡必需弄清楚這孩子是怎麽鑽進去的她的肚子裏的。
卡卡先是試著回憶自己當初是怎麽鑽進去的。他記得昨天他在小溪裏用削尖的木條刺中了一條魚,又在沼澤裏捉了幾只青蛙;前天,他和若幹男女聚在一起跳 熊舞、殺了幾只山豬放在山頂的草堆上燒掉,祭祀山神;再前一天,他什麽事沒做,只是躺在地上想事情;再再前天……他就這樣一天天地往前想,期望想到他剛出 生的那一天,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想到第十天的時候,卡卡就睡著了。在第二次的嘗試中,他找些苦葉子嚼在嘴裏,讓自己清醒。想到第十天的時候,手臂上被蚊子 咬了一口。他拍死了蚊子,思路卻隨著“拍”的一聲就斷掉了,氣得他不斷地辱罵蚊子,罵完了又只好重新從最近一天開始想起。他如此反複總是一無所獲。卡卡于 是嘗試跳躍式的思維,他記得很久以前,他比一只小羊還矮的時候,有一天地動山搖,所有的大人都嚇得跪在地上求饒,他們不知做錯了什麽事,讓山神動怒了。卡 卡無法記得比這件事更早的內容了。因爲這個回憶太恐懼了,卡卡于是取消了這種做法。
卡卡去問別人。除了水簾洞下面的男女,他逢人便問。有人說是孩子是從高山峻嶺的另一邊的一些石縫中來的;有人說與蛇有關,說是女人與蛇在夜裏相遇, 第二天都要生孩子。幾年前卡卡的姐姐被蛇咬了,不但沒有生孩子,倒是在第二天就死了。可見此話不可信。會不會與大樹有關?卡卡記得,在自己的兒子出生之 前,他和幾個夥伴一起去過砍樹。那樹杆很硬,用石塊切割半天只切入一條細痕。卡卡用力過猛,結果反而把自己的手給切破了。他又痛又氣,扔掉石頭對著大樹跺 腳揮拳大喊大叫。也許,卡卡想著:朝大樹大喝大叫與生小孩有關。于是他在林子裏找了一棵與記憶中類似的樹大叫大喊。把樹上的烏鴉都嚇飛走了。回家一看,娜 娜的肚子仍是平的。卡卡並不放棄,他回到林子裏嘗試了其他品種的樹,然後再選擇同一品種但不同大小的樹。他嚷到喉嚨沙啞,下巴酸痛,但回家一看,總未見成 效。
會不會與祭祀的舞蹈有關?每個月圓的傍晚,所有山洞人都到林子中間的空曠地會聚、圍著火堆跳舞。山洞人大多數會跳虎舞、熊舞、狼舞、老鷹舞、鹿舞。 卡卡因爲打獵活動範圍大,見多識廣,所以發明了鳄魚舞,甚至還有山豬舞。但哪種舞與生小孩有關呢?卡卡留意到那水簾洞的二男二女將鹿角綁在頭頂跳鹿舞,他 于是也開始鹿舞。他找來幾把彎曲有致的樹枝,用雙手拿在頭頂佯裝鹿角,屁股後還夾著一條藤條當鹿尾巴。他不停地擺弄身體,直跳到火堆燃切,衆人散去,他仍 然不願停下來。月光下塵土飛揚,他一個人在曠地上蹦來跳去,口裏“哇哇”學鹿叫,臉上裝出各種古怪的表情。住在水簾洞裏的兩個小孩躲在暗處偷笑,但被卡卡 發現。卡卡龜下腰,挺著頭頂的樹枝爬衝過去,把小屁孩嚇得四散而逃。
直到跳盡了力氣,卡卡才撇下樹枝和藤條,氣喘呼呼地趕回洞裏去看娜娜的肚子。可是娜娜的肚子仍然沒有動靜。卡卡的執著態度感動了娜娜,她很希望自己 的肚子有所動靜,好讓卡卡開心。看著卡卡整天辛苦地奔波,她也感到焦急。但是事與願違,肚子平靜得像沒有風的午後山坡上的大石塊。幾天後的一個早上,她突 然發現肚子裏傳來輕輕的天空行雷滾動般的聲音,她趕緊跑出洞去,把在空地上獨跳鹿舞的卡卡拉回洞來。她指著自己的肚子,欣喜若狂。卡卡來不及把鹿角從頭頂 解下來,就把耳朵貼在娜娜的肚皮上聽,娜娜默默不作聲,讓卡卡聽了幾個小時。那不是小孩的聲音,那是娜娜吃了一只青蛙後消化不良的緣故。
卡卡經常在半夜夢見小孩。他很想把夢中的小孩抓幾個出來塞進娜娜的肚子,可是他做不到。他剛想動手抓,就醒了。一醒了小孩也就頓時不見了。想必他們 在黑暗中躲起來了?他坐起來環顧小山洞四壁的角落,但夢裏的孩子一無蹤影,只看到洞口有月光射進來,幾只熒火蟲繞著垂下來的藤蔓飛舞。卡卡失望地歎了口 氣。娜娜被他的動靜吵醒,也坐了起來。她知道他又是爲了孩子的心事。她伸過手來安撫卡卡粗壯的下巴。卡卡夢想破滅、委屈得正想哭。娜娜溫柔地將臉貼到他的 耳邊,輕輕地問:
“囑囑?”
卡卡收回哭意,點頭“嗯”了一聲。娜娜伸長了嘴湊過來,在卡卡下巴的胡子中蹭來蹭去,就像鴨子的嘴在草叢中覓食似的。卡卡總算平靜了下來,很快就睡著了,白天的大喊大叫和鹿舞把他累壞了。
會不會是不是與芒果有關?水簾洞裏那個歪嘴男子的經常啃芒果,吃剩的芒果核堆在洞口像長毛象(猛犸)的屎一樣高。卡卡于是找來許多芒果,不管酸的甜 的都往嘴裏送。胃裏很快就受不了嘔吐出來。他把那些穢物敷在娜娜的肚皮上,期望奇迹的出現。娜娜覺得那東西又酸又臭,髒髒的癢癢的很難受,幾次想用手弄 掉,但都被卡卡止住。最後一次卡卡生氣了。他甩下娜娜的手,索性蹲到山洞最裏面的角落,雙手交叉抱住膝蓋,嘟著嘴,一語無發,雙眼呆呆地盯著空地看,一動 不動地就象塊石頭。娜娜後悔自己的行爲了。她理解卡卡生孩子的心切。她默默不作聲,輕輕地走到角落蹲下來,挨著卡卡。卡卡假裝沒看見,眼睛數著洞壁上的螞 蟻;娜娜臉上靜靜流下兩行眼淚。他們就一直默默地蹲著。後來穢物風幹後自動脫落,頑固的肚子仍然沒有變大。
大概是那月亮。卡卡想,那月亮的肚子有時塌下去,有時鼓起來,有時鼓得圓圓的亮亮的,就像是娜娜曾經有過的肚子。所以,月亮裏面肯定裝滿了許多孩 子。要是能夠得著,把月亮的肚子扒開,那麽要多少孩子就有多少孩子。可是月亮太高了,爬不上去,于是他就朝月亮扔石塊。他想:要是能扔中月亮,觸動了月 亮,娜娜的肚子就會像月亮一樣鼓起來了。他很滿意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他還注意到,月亮有時遠有時近,和他捉迷藏。譬如說,在空曠地上,可以看清夜空中月 亮的位置,可以輕易地瞄准,可是月亮躲得高高的,即使挑了較輕的石子,也不可能扔得著。當他走進樹林,發現月亮其實躲在密密匝匝的樹枝葉的背後,它的高度 還不及樹頂,是石子可以夠得著的範圍。但問題在于月亮被樹枝擋著很難瞄准,石塊往往是扔到了樹上。卡卡不斷地變換位置朝月亮扔石頭,一會兒在樹林,一會兒 跑到曠地上。他希望以此來迷惑月亮,要是月亮稍一疏忽,在空曠地忘了撥高空中,就可以扔到了;又或者月亮藏到樹林時,忘了選一塊沒有樹擋住的地方,那石子 … Read the rest
在很久很久以前,寒冷的冰川已經消失,歐亞大陸東部一片郁郁蔥蔥。在山林水邊的某個好地方,住著某一群山洞人。他們像許多穴居動物一樣三五成群地住在大大小小的山洞中。洞外的近處有平地、中處有湖、遠處是高山峻嶺。太陽總在東邊升起,在西邊落下。
卡卡是其中一個小夥子。他身體結實、下巴雄厚,最擅長捕野兔,業余愛好是撿石頭,然後搬到小洞裏送給娜娜,討她歡喜。娜娜其實真正喜歡的是卡卡的下 巴。她和卡卡住在一起,說話少干事多。她擅長的技能是採集,在最荒蕪的季節也能采摘到好野果子和稻草,而且這些果子吃了十次有八次不拉肚子,很好信賴。她 不但與卡卡分享果子,也與其它山洞的鄰居分享。卡卡和娜娜都不知道自己多少歲,只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就像一棵開花的樹,該結果子生孩子了。
但孩子是怎麽來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惑著卡卡。卡卡和娜娜有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卡卡知道這個孩子是從娜娜肚子裏爬出來的。但是,那個小肉球最早的時候是怎麽鑽進去娜娜肚子裏的呢?卡卡想:它總得先鑽進去,在裏面慢慢變大,然後才能爬出來。卡卡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
一條絹流從卡卡和娜娜的小洞裏流過,在洞口的左邊水簾洞之下住著二男二女,其中一個男子是歪下巴,有一個女子是短下巴。這是卡卡不喜歡他們家的一個 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卡卡妒忌這一家的小孩。卡卡和娜娜家只生了一個小孩,而歪嘴家則有十來個小屁孩。這些小孩都很粗壯野蠻,大一點的小孩子手臂長得跟 蟒蛇一樣長,頭發像樹藤一樣粗;那個二歲大的小孩,臉上的胡子已經像娜娜一樣濃密。他們的手腳敏捷,就像是峽谷河道拐彎處那片樹林裏的猴子一樣多。有一 天,他們成群結隊地衝上山坡,無意間發現了卡卡的一個秘密。勤勞的卡卡將近來找到的石塊放在一個大樹洞裏面,這幾十塊天然的石頭是最高品質的——石塊大小 適中,形狀各異,有尖的、有扁的、有圓的,甚至有蝴蝶型的。卡卡的計劃是:秘密地把這些石塊攢著,然後在同一天裏拿回洞裏,給娜娜一個大驚喜。沒想到驚喜 倒是先給了這群鄰家的小屁孩,他們見到有石頭就衝上去搶。卡卡揮著一條又長又粗的樹枝檔在石堆前面,張開大下巴,把牙齒磨得絲絲作響,把眼睜瞪大如餓狼, 也沒能把他們嚇走。他能擋住跟前的兩三個小孩,但擋不了其他同時衝過來的七八個。卡卡發現身後的石塊已失守,就轉身去追已搶到石塊的小孩,剛才被擋住的小 孩即乘機也搶到了石塊。卡卡勢單力薄顧此失彼,不一會,所有石塊都洗劫一空。卡卡望著這群毛手毛腳的“盜賊”揚長,無可奈何地把樹枝甩在地上,然後像一攤 泥一樣無力地蹲在地上,埋頭嗚嗚的哭。哭完了他就開始幻想自己有許多的小孩,這些小孩漫山遍野,像蝗蟲一樣,所到之處,把所有的石頭收拾得片甲不留。在幻 境裏,他站在山頂看著,松開下巴哈哈地笑,而鄰家那群小孩攤坐在地上哇哇地哭。他想得高興,就擡起頭張開眼,卻望著四周空空如也,不但身邊一塊好用的石頭 都沒有,剛才頭腦裏的那群自己的小孩也一個沒有看見,只有草叢中一只蛤蟆和他四眼相對,他于是又埋下頭去繼續傷心。
卡卡回到家,唯一能夠做的報複,就是恨恨地在洞裏的小溪裏“唏唏”和“呸呸”,即是撒尿和吐口水,讓那混濁的髒東西順水流到下面的水簾洞去。想了 想,還是不解恨,于是在水裏“噗噗”,也就是大便。沒料到那大便塊太重,竟然不隨水流下去,倒是賴在山洞的水底裏不動,那臭氣倒嗆著了自己。娜娜也捂鼻 子,但她從不責怪卡卡。她默默不作聲,拿了根小樹枝,很認真地去挑那幾塊屎,那幾塊東西才隨著水滾流了下去。卡卡見狀破涕爲笑,娜娜也看著他縛緊的臉笑開 了,也“撲哧”一聲笑了。卡卡見到娜娜在笑,“咔咔”地笑得更厲害了。笑聲中,他搶過那樹枝,在水裏比劃著,然後抱著肚子,笑翻在地。兩個人的笑聲在山洞 裏的回音壁繞來繞去再地傳了出去。水簾洞下的幾個小屁孩依稀聽見,探頭探腦來看究竟,並不知這笑聲與自己有關。
報複是治標不治本。卡卡很清楚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讓娜娜的肚子鼓起來,生許多許多的孩子。可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娜娜的肚子就沒有鼓起來過。于是,卡卡必需弄清楚這孩子是怎麽鑽進去的她的肚子裏的。
卡卡先是試著回憶自己當初是怎麽鑽進去的。他記得昨天他在小溪裏用削尖的木條刺中了一條魚,又在沼澤裏捉了幾只青蛙;前天,他和若幹男女聚在一起跳 熊舞、殺了幾只山豬放在山頂的草堆上燒掉,祭祀山神;再前一天,他什麽事沒做,只是躺在地上想事情;再再前天……他就這樣一天天地往前想,期望想到他剛出 生的那一天,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想到第十天的時候,卡卡就睡著了。在第二次的嘗試中,他找些苦葉子嚼在嘴裏,讓自己清醒。想到第十天的時候,手臂上被蚊子 咬了一口。他拍死了蚊子,思路卻隨著“拍”的一聲就斷掉了,氣得他不斷地辱罵蚊子,罵完了又只好重新從最近一天開始想起。他如此反複總是一無所獲。卡卡于 是嘗試跳躍式的思維,他記得很久以前,他比一只小羊還矮的時候,有一天地動山搖,所有的大人都嚇得跪在地上求饒,他們不知做錯了什麽事,讓山神動怒了。卡 卡無法記得比這件事更早的內容了。因爲這個回憶太恐懼了,卡卡于是取消了這種做法。
卡卡去問別人。除了水簾洞下面的男女,他逢人便問。有人說是孩子是從高山峻嶺的另一邊的一些石縫中來的;有人說與蛇有關,說是女人與蛇在夜裏相遇, 第二天都要生孩子。幾年前卡卡的姐姐被蛇咬了,不但沒有生孩子,倒是在第二天就死了。可見此話不可信。會不會與大樹有關?卡卡記得,在自己的兒子出生之 前,他和幾個夥伴一起去過砍樹。那樹杆很硬,用石塊切割半天只切入一條細痕。卡卡用力過猛,結果反而把自己的手給切破了。他又痛又氣,扔掉石頭對著大樹跺 腳揮拳大喊大叫。也許,卡卡想著:朝大樹大喝大叫與生小孩有關。于是他在林子裏找了一棵與記憶中類似的樹大叫大喊。把樹上的烏鴉都嚇飛走了。回家一看,娜 娜的肚子仍是平的。卡卡並不放棄,他回到林子裏嘗試了其他品種的樹,然後再選擇同一品種但不同大小的樹。他嚷到喉嚨沙啞,下巴酸痛,但回家一看,總未見成 效。
會不會與祭祀的舞蹈有關?每個月圓的傍晚,所有山洞人都到林子中間的空曠地會聚、圍著火堆跳舞。山洞人大多數會跳虎舞、熊舞、狼舞、老鷹舞、鹿舞。 卡卡因爲打獵活動範圍大,見多識廣,所以發明了鳄魚舞,甚至還有山豬舞。但哪種舞與生小孩有關呢?卡卡留意到那水簾洞的二男二女將鹿角綁在頭頂跳鹿舞,他 于是也開始鹿舞。他找來幾把彎曲有致的樹枝,用雙手拿在頭頂佯裝鹿角,屁股後還夾著一條藤條當鹿尾巴。他不停地擺弄身體,直跳到火堆燃切,衆人散去,他仍 然不願停下來。月光下塵土飛揚,他一個人在曠地上蹦來跳去,口裏“哇哇”學鹿叫,臉上裝出各種古怪的表情。住在水簾洞裏的兩個小孩躲在暗處偷笑,但被卡卡 發現。卡卡龜下腰,挺著頭頂的樹枝爬衝過去,把小屁孩嚇得四散而逃。
直到跳盡了力氣,卡卡才撇下樹枝和藤條,氣喘呼呼地趕回洞裏去看娜娜的肚子。可是娜娜的肚子仍然沒有動靜。卡卡的執著態度感動了娜娜,她很希望自己 的肚子有所動靜,好讓卡卡開心。看著卡卡整天辛苦地奔波,她也感到焦急。但是事與願違,肚子平靜得像沒有風的午後山坡上的大石塊。幾天後的一個早上,她突 然發現肚子裏傳來輕輕的天空行雷滾動般的聲音,她趕緊跑出洞去,把在空地上獨跳鹿舞的卡卡拉回洞來。她指著自己的肚子,欣喜若狂。卡卡來不及把鹿角從頭頂 解下來,就把耳朵貼在娜娜的肚皮上聽,娜娜默默不作聲,讓卡卡聽了幾個小時。那不是小孩的聲音,那是娜娜吃了一只青蛙後消化不良的緣故。
卡卡經常在半夜夢見小孩。他很想把夢中的小孩抓幾個出來塞進娜娜的肚子,可是他做不到。他剛想動手抓,就醒了。一醒了小孩也就頓時不見了。想必他們 在黑暗中躲起來了?他坐起來環顧小山洞四壁的角落,但夢裏的孩子一無蹤影,只看到洞口有月光射進來,幾只熒火蟲繞著垂下來的藤蔓飛舞。卡卡失望地歎了口 氣。娜娜被他的動靜吵醒,也坐了起來。她知道他又是爲了孩子的心事。她伸過手來安撫卡卡粗壯的下巴。卡卡夢想破滅、委屈得正想哭。娜娜溫柔地將臉貼到他的 耳邊,輕輕地問:
“囑囑?”
卡卡收回哭意,點頭“嗯”了一聲。娜娜伸長了嘴湊過來,在卡卡下巴的胡子中蹭來蹭去,就像鴨子的嘴在草叢中覓食似的。卡卡總算平靜了下來,很快就睡著了,白天的大喊大叫和鹿舞把他累壞了。
會不會是不是與芒果有關?水簾洞裏那個歪嘴男子的經常啃芒果,吃剩的芒果核堆在洞口像長毛象(猛犸)的屎一樣高。卡卡于是找來許多芒果,不管酸的甜 的都往嘴裏送。胃裏很快就受不了嘔吐出來。他把那些穢物敷在娜娜的肚皮上,期望奇迹的出現。娜娜覺得那東西又酸又臭,髒髒的癢癢的很難受,幾次想用手弄 掉,但都被卡卡止住。最後一次卡卡生氣了。他甩下娜娜的手,索性蹲到山洞最裏面的角落,雙手交叉抱住膝蓋,嘟著嘴,一語無發,雙眼呆呆地盯著空地看,一動 不動地就象塊石頭。娜娜後悔自己的行爲了。她理解卡卡生孩子的心切。她默默不作聲,輕輕地走到角落蹲下來,挨著卡卡。卡卡假裝沒看見,眼睛數著洞壁上的螞 蟻;娜娜臉上靜靜流下兩行眼淚。他們就一直默默地蹲著。後來穢物風幹後自動脫落,頑固的肚子仍然沒有變大。
大概是那月亮。卡卡想,那月亮的肚子有時塌下去,有時鼓起來,有時鼓得圓圓的亮亮的,就像是娜娜曾經有過的肚子。所以,月亮裏面肯定裝滿了許多孩 子。要是能夠得著,把月亮的肚子扒開,那麽要多少孩子就有多少孩子。可是月亮太高了,爬不上去,于是他就朝月亮扔石塊。他想:要是能扔中月亮,觸動了月 亮,娜娜的肚子就會像月亮一樣鼓起來了。他很滿意自己的觀察分析能力。他還注意到,月亮有時遠有時近,和他捉迷藏。譬如說,在空曠地上,可以看清夜空中月 亮的位置,可以輕易地瞄准,可是月亮躲得高高的,即使挑了較輕的石子,也不可能扔得著。當他走進樹林,發現月亮其實躲在密密匝匝的樹枝葉的背後,它的高度 還不及樹頂,是石子可以夠得著的範圍。但問題在于月亮被樹枝擋著很難瞄准,石塊往往是扔到了樹上。卡卡不斷地變換位置朝月亮扔石頭,一會兒在樹林,一會兒 跑到曠地上。他希望以此來迷惑月亮,要是月亮稍一疏忽,在空曠地忘了撥高空中,就可以扔到了;又或者月亮藏到樹林時,忘了選一塊沒有樹擋住的地方,那石子 … Read the rest
日起日落,寒暑易節。時間在我們身旁溜來竄去,不知不覺我們就長大了、又悄悄然地青春漸逝,直至驀然回首雙 鬢已白。這是文學對時間的眷戀。這種對時間的感受,是將人放在無邊無際的時間的座標裡,以時間為參照來進行構思的。或者說,如果時間是數學上的無限長的永 恆的直線,那麼芸芸眾生就是這條直線上的許許多多的稍縱即逝的線段。試著換一個相反的角度,以人為參照來看侍時間。以我們此時此刻中心,我們不再是游移在 時間長軸上的線段。在時間這個維度裡,以我們的這一刻這一秒為原點,為宇宙時間的核心,那麼漫長的過去,那麼切實的現在,那麼縹緲的未來,都相應地止於或 者始於這們這一點。以這個角度來感受時間,大有文章可談。
這種看待時間的角度,不是在談科學的時間,不是愛因基坦的時間。我們這裡說的,是人類學上的時間,是精神現象學方面的時 間。什麼是人類學, 什麼是精神現象學?或者簡單地說,就是“主觀的時間”,即我們感受到的時間,而不是指科學的客觀時間。科學的客觀時間,十分鐘就是十分鐘。但這十分鐘若用在候車亭等公車,感覺是不耐煩的漫長;如果這十分鐘用在電玩遊戲室,感覺就很短。這就是主觀的時間的一個簡單 例子。以“主觀的時間”來認識我們自己和我們的社會,會比生硬的科學時間更加真切,更有具體的現實意義。
先說說我們的先人的時空觀。在古老的中國,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強調了時間的輪迴: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時間是輪迴 的。輪迴,即是作圓周軌蹟的循環,時間的終點最終回到了起始點。相比之下,到了現代,時間則是線性的。線性,即是從落後到先進,從舊到新,是遞進式的。輪 迴的時空觀,認為過去與現在並沒有多大區別,甚至是優於現在。比如孔子,就曾追捧周代的聖人,把古人說得比今人更仁更智。在輪迴的時空觀中,時間是亙古不 變的,子子孫孫雖一代一代的交替,但社會也是亙古不變的。在線性的時空觀中,時間則是前進的,是“達爾文式”(Darwin)進化的:過去就是落後於現 在,將來就是勝於當今。在線性的時間裡,社會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在我們這個現代化的社會裡,這種線性的時空觀主宰著絕大部分人的思維。
我們必需進一步地審視這種現代時空觀,我暫把它稱作“現代的時間”。現代的時間是一條平滑的直線,每件人和事,都很合適地安放在這條長軸上。但其 實,現代的時間並不是天經地義的。時間,其實是多重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時間的多重性,意思就是:時間並不是一條由過去現在將來組成的時間軸,過去現在將 來並不是由先及後,而可以是重疊,相錯的。也即是說,過去可以在現在,現在在過去,將來在現在,現在在將來。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確實就在這樣的理論。我 在這裡要提及兩位歐美大學者,一位是是活躍在二戰前的德國人本·傑明(Walter Benjamin),另一位是美國學者亨利·哈倫突寧(Harry Harootunian)。本·傑明認為: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相互交錯的,就如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常見的裝飾圖案(稱為arabesque,往 往是錯縱複雜的圖形,見圖)。哈倫突寧則明確地指出:歷史並不是過去,而是存在於現在。他們觀點的提法、以及他們的書,看上去深奧,但其實不然。但把本質 說明白了,就好懂了。我下面舉個例子來解釋“過去在現在”。
十九世紀中晚期的法國巴黎,經過拿破崙三世的良政和豪斯曼改造(Haussmannization), 這座大都會成為了現代化的典型,寬闊的大道,筆直的街燈,各種現代化的發明漸漸進入日常生活。現代的社科知識體係也開始迅速發展起來,社會學家、人類學家 輩出。在那個年代,達爾文主義的影響深遠。知識階層普遍認為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先後經歷了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當其中的一些人類學家來到在地球 的另一個角落——在太平洋群島上,他們發現島上居民竟然仍舊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他們茹毛飲血,拿著可笑的貝殼當貨幣進行交換。這些人類學家恍然大悟:原 來歐洲人遠逝的過去,其實就發生在眼前這些原始部落身上。或者說,這些島居民的現在,就是歐洲人的過去。
其實這並不是特殊的例子。在十九世紀未,在歐洲殖民者登封造極地干預全世界的時候,世界上各個角落的社會文化,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時間脈胳。中國是個 正在沒落的封建王朝,日本是個新興的現代社會,美洲既有歐洲殖民者的現代化,又有黑奴制度,又有殘存土著印第安人的原始社會形態,非洲、南亞次大陸繁多的 部落社會形態就更不用說了。同在公元十九世紀未這個時間點上,各種社會形態並存。以現代化的線性時間來衡量這些社會形態,則可以看出他們各自處在於不同的 時間順次。
時間的多重性,明顯地存在於在同一個社會裡。十九世紀的法國既有現代化大都會的巴黎,也有法國南部的一些社區,這些社區仍然停留在近似中世紀式的生 活方式和思維。時間的多重性也存在於我們眼前的社會。有的年輕人用最新款的蘋果iPhone, 開保時捷(Porsche);有的老年人整天在公園裡打麻將,拄著拐仗,與現代社會的技術毫不相關。這些人冒似活在同一天空下,但他們實際上是活在不同的 時間裡:這些年輕人現在的時間是在二十一世紀,這些老年人現在的時間可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同樣是年輕人,活在大都會的和活在鄉下的,他們的時間也是不 同的。這種時間的差異,往往被忽視。其實,這些時間差異,是代溝最難逾越的隔閡。
回到本·傑明的觀點,過去現在未來是相互交織的。我們現在知道了,過去和現在可以同時並存了,這是時間多重性的一方面;那麼,時間多重性的另一方面 ——未來,又如何穿越時空回到現在呢?或者說——現在,又如何越界延伸到未來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概念汽車展,或者日本機器人展覽。這些未來主義的產 品,在投產之前先與觀眾見面,就是未來在現在。但更有價值的解釋,我必需延引另一個西方學界的概念,叫做“future anteriority”,我暫將其稱作“未來完成時”。
“未來完成時”是一種思維模式。未來完成時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將來的事情將注定會發生;二是將來的事情是與現在接壤的。我舉個例子,在七、八十年代 的中國大陸,政治口號充滿大街小巷,當時最出名的一條叫做“我們的祖國將在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仔細分析這個語法結構就能發現,這四個現代化(指 工業、農業、國防、科技)是注定要實現的,只要時間一到,就實現了。請注意,這不同於“未來時”的說法。 “未來時”的說法是:“預計在2000年實現”,或者“計劃在2000年實現”。相比之下,“將在2000年實現”中的“將”字是“必定”的意思,這種 “將實現”是沒有商量的,無可質疑的。這就是“未來完成時”。
這句口號的指向,是從未來指向現在的。這句話首先提供了一個未來的圖景: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等等現代化的美好想像。接著強調這圖景必定會實現(其實是 一個假設)。這就不免讓聽者往前推理,思考為什麼現代化肯定會實現呢。然後得到答案,那是因為“現在”的原因,因為我們的現在是“社會主義祖國”,於是 “保證有美好的將來”,再推理下去,那就是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社會主義祖國”,“奮力拼博”地做好當前的工作。 (這才是這句口號想號召的)。於是,這句口號自然地把聽者從對未來的美好幻想帶回到了現在。然後呢,聽者又會自然地從現在推到未來,他相信現在為“社會主 義建設”而努力工作、“添磚加瓦”(政治美名),就是在建設未來中的“四個現代化”。比如說,一位建築工人在砌一堵短牆當豬圈,他每放一塊磚,都似乎與那 幅未來的圖景有關:那幅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的美景,都有他這塊磚的一份功勞。於是乎,他每次看到手裡的磚,就每每看到了高樓大廈。再說了,“四個現代化” 是注定的、無可商量地會在未來具體的一天實現,那麼做好現在的工作也就是注定的,沒有商量餘地的,沒有理由不全身心投入的。這“四個現代化”的未來,非常 真切地存在於現在,被緊密地關聯到人們的日常工作中。這就是未來在現在,現在在未來。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讀者可以自己想像。我緊接著要談的是:為什麼要強調這種時間的多重性呢?依我自己的體會,這是比較特別的思維方式,我暫將其稱為 “文化人類學的思維方向”,如果你掌握這種類型的思維,就會發現思維的空間拓寬了,發現更多的日常事物之間的聯繫,以及這些事物的內在原因,因此你會享受 到更多的思維的樂趣。除此之外,時間的多重性還有沒有更具體的應用呢?答案是有的。對於上述西方學者來說,他們分析“現代的時間”,其主要的目的在於批判 性地探討“現代性”(Modernity)。
什麼是現代性呢?現代性,是對所有現代化(Modernization)現象的統稱。現代性,一般來說,開始於歐洲,然後隨著殖民主義擴展至全世 界;時間上大概是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可以簡單這麼理解,現代性就是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尤其是冷戰結束之後)。資本主義是描繪社會內裡的經濟政 治邏輯,現代性則是強調其技術及文化外觀。自十九世紀以來,現代化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現代性則成為了藝術、文學、政治的大主題。現代性的看點是不斷更 … Read the rest
日起日落,寒暑易節。時間在我們身旁溜來竄去,不知不覺我們就長大了、又悄悄然地青春漸逝,直至驀然回首雙 鬢已白。這是文學對時間的眷戀。這種對時間的感受,是將人放在無邊無際的時間的座標裡,以時間為參照來進行構思的。或者說,如果時間是數學上的無限長的永 恆的直線,那麼芸芸眾生就是這條直線上的許許多多的稍縱即逝的線段。試著換一個相反的角度,以人為參照來看侍時間。以我們此時此刻中心,我們不再是游移在 時間長軸上的線段。在時間這個維度裡,以我們的這一刻這一秒為原點,為宇宙時間的核心,那麼漫長的過去,那麼切實的現在,那麼縹緲的未來,都相應地止於或 者始於這們這一點。以這個角度來感受時間,大有文章可談。
這種看待時間的角度,不是在談科學的時間,不是愛因基坦的時間。我們這裡說的,是人類學上的時間,是精神現象學方面的時 間。什麼是人類學, 什麼是精神現象學?或者簡單地說,就是“主觀的時間”,即我們感受到的時間,而不是指科學的客觀時間。科學的客觀時間,十分鐘就是十分鐘。但這十分鐘若用在候車亭等公車,感覺是不耐煩的漫長;如果這十分鐘用在電玩遊戲室,感覺就很短。這就是主觀的時間的一個簡單 例子。以“主觀的時間”來認識我們自己和我們的社會,會比生硬的科學時間更加真切,更有具體的現實意義。
先說說我們的先人的時空觀。在古老的中國,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強調了時間的輪迴:生老病死,春夏秋冬。時間是輪迴 的。輪迴,即是作圓周軌蹟的循環,時間的終點最終回到了起始點。相比之下,到了現代,時間則是線性的。線性,即是從落後到先進,從舊到新,是遞進式的。輪 迴的時空觀,認為過去與現在並沒有多大區別,甚至是優於現在。比如孔子,就曾追捧周代的聖人,把古人說得比今人更仁更智。在輪迴的時空觀中,時間是亙古不 變的,子子孫孫雖一代一代的交替,但社會也是亙古不變的。在線性的時空觀中,時間則是前進的,是“達爾文式”(Darwin)進化的:過去就是落後於現 在,將來就是勝於當今。在線性的時間裡,社會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在我們這個現代化的社會裡,這種線性的時空觀主宰著絕大部分人的思維。
我們必需進一步地審視這種現代時空觀,我暫把它稱作“現代的時間”。現代的時間是一條平滑的直線,每件人和事,都很合適地安放在這條長軸上。但其 實,現代的時間並不是天經地義的。時間,其實是多重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時間的多重性,意思就是:時間並不是一條由過去現在將來組成的時間軸,過去現在將 來並不是由先及後,而可以是重疊,相錯的。也即是說,過去可以在現在,現在在過去,將來在現在,現在在將來。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確實就在這樣的理論。我 在這裡要提及兩位歐美大學者,一位是是活躍在二戰前的德國人本·傑明(Walter Benjamin),另一位是美國學者亨利·哈倫突寧(Harry Harootunian)。本·傑明認為:時間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相互交錯的,就如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常見的裝飾圖案(稱為arabesque,往 往是錯縱複雜的圖形,見圖)。哈倫突寧則明確地指出:歷史並不是過去,而是存在於現在。他們觀點的提法、以及他們的書,看上去深奧,但其實不然。但把本質 說明白了,就好懂了。我下面舉個例子來解釋“過去在現在”。
十九世紀中晚期的法國巴黎,經過拿破崙三世的良政和豪斯曼改造(Haussmannization), 這座大都會成為了現代化的典型,寬闊的大道,筆直的街燈,各種現代化的發明漸漸進入日常生活。現代的社科知識體係也開始迅速發展起來,社會學家、人類學家 輩出。在那個年代,達爾文主義的影響深遠。知識階層普遍認為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先後經歷了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當其中的一些人類學家來到在地球 的另一個角落——在太平洋群島上,他們發現島上居民竟然仍舊過著原始社會的生活,他們茹毛飲血,拿著可笑的貝殼當貨幣進行交換。這些人類學家恍然大悟:原 來歐洲人遠逝的過去,其實就發生在眼前這些原始部落身上。或者說,這些島居民的現在,就是歐洲人的過去。
其實這並不是特殊的例子。在十九世紀未,在歐洲殖民者登封造極地干預全世界的時候,世界上各個角落的社會文化,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時間脈胳。中國是個 正在沒落的封建王朝,日本是個新興的現代社會,美洲既有歐洲殖民者的現代化,又有黑奴制度,又有殘存土著印第安人的原始社會形態,非洲、南亞次大陸繁多的 部落社會形態就更不用說了。同在公元十九世紀未這個時間點上,各種社會形態並存。以現代化的線性時間來衡量這些社會形態,則可以看出他們各自處在於不同的 時間順次。
時間的多重性,明顯地存在於在同一個社會裡。十九世紀的法國既有現代化大都會的巴黎,也有法國南部的一些社區,這些社區仍然停留在近似中世紀式的生 活方式和思維。時間的多重性也存在於我們眼前的社會。有的年輕人用最新款的蘋果iPhone, 開保時捷(Porsche);有的老年人整天在公園裡打麻將,拄著拐仗,與現代社會的技術毫不相關。這些人冒似活在同一天空下,但他們實際上是活在不同的 時間裡:這些年輕人現在的時間是在二十一世紀,這些老年人現在的時間可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同樣是年輕人,活在大都會的和活在鄉下的,他們的時間也是不 同的。這種時間的差異,往往被忽視。其實,這些時間差異,是代溝最難逾越的隔閡。
回到本·傑明的觀點,過去現在未來是相互交織的。我們現在知道了,過去和現在可以同時並存了,這是時間多重性的一方面;那麼,時間多重性的另一方面 ——未來,又如何穿越時空回到現在呢?或者說——現在,又如何越界延伸到未來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概念汽車展,或者日本機器人展覽。這些未來主義的產 品,在投產之前先與觀眾見面,就是未來在現在。但更有價值的解釋,我必需延引另一個西方學界的概念,叫做“future anteriority”,我暫將其稱作“未來完成時”。
“未來完成時”是一種思維模式。未來完成時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將來的事情將注定會發生;二是將來的事情是與現在接壤的。我舉個例子,在七、八十年代 的中國大陸,政治口號充滿大街小巷,當時最出名的一條叫做“我們的祖國將在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仔細分析這個語法結構就能發現,這四個現代化(指 工業、農業、國防、科技)是注定要實現的,只要時間一到,就實現了。請注意,這不同於“未來時”的說法。 “未來時”的說法是:“預計在2000年實現”,或者“計劃在2000年實現”。相比之下,“將在2000年實現”中的“將”字是“必定”的意思,這種 “將實現”是沒有商量的,無可質疑的。這就是“未來完成時”。
這句口號的指向,是從未來指向現在的。這句話首先提供了一個未來的圖景: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等等現代化的美好想像。接著強調這圖景必定會實現(其實是 一個假設)。這就不免讓聽者往前推理,思考為什麼現代化肯定會實現呢。然後得到答案,那是因為“現在”的原因,因為我們的現在是“社會主義祖國”,於是 “保證有美好的將來”,再推理下去,那就是要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社會主義祖國”,“奮力拼博”地做好當前的工作。 (這才是這句口號想號召的)。於是,這句口號自然地把聽者從對未來的美好幻想帶回到了現在。然後呢,聽者又會自然地從現在推到未來,他相信現在為“社會主 義建設”而努力工作、“添磚加瓦”(政治美名),就是在建設未來中的“四個現代化”。比如說,一位建築工人在砌一堵短牆當豬圈,他每放一塊磚,都似乎與那 幅未來的圖景有關:那幅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的美景,都有他這塊磚的一份功勞。於是乎,他每次看到手裡的磚,就每每看到了高樓大廈。再說了,“四個現代化” 是注定的、無可商量地會在未來具體的一天實現,那麼做好現在的工作也就是注定的,沒有商量餘地的,沒有理由不全身心投入的。這“四個現代化”的未來,非常 真切地存在於現在,被緊密地關聯到人們的日常工作中。這就是未來在現在,現在在未來。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讀者可以自己想像。我緊接著要談的是:為什麼要強調這種時間的多重性呢?依我自己的體會,這是比較特別的思維方式,我暫將其稱為 “文化人類學的思維方向”,如果你掌握這種類型的思維,就會發現思維的空間拓寬了,發現更多的日常事物之間的聯繫,以及這些事物的內在原因,因此你會享受 到更多的思維的樂趣。除此之外,時間的多重性還有沒有更具體的應用呢?答案是有的。對於上述西方學者來說,他們分析“現代的時間”,其主要的目的在於批判 性地探討“現代性”(Modernity)。
什麼是現代性呢?現代性,是對所有現代化(Modernization)現象的統稱。現代性,一般來說,開始於歐洲,然後隨著殖民主義擴展至全世 界;時間上大概是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之後。可以簡單這麼理解,現代性就是資本主義的同義詞(尤其是冷戰結束之後)。資本主義是描繪社會內裡的經濟政 治邏輯,現代性則是強調其技術及文化外觀。自十九世紀以來,現代化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現代性則成為了藝術、文學、政治的大主題。現代性的看點是不斷更 … Read the rest
《非自然的選擇》(Unnatural Selection)這本書關注亞洲的重男輕女問題。首先,作者維斯騰戴希(Mara Hvistendahi)列舉了數據,因爲近十幾年的人爲的擇性生育,亞洲總共減少了1.6億的女性人口。這一問題除了中國之外,在南亞國家、東歐國家、中亞國家(如阿賽拜疆)問題同樣很嚴重。在東歐國家,重男輕女主要發生在中産階級家庭,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他們只要男孩,不要女孩。在印度,如果家裏有男孩,那麽這個家庭的社會地位就相應提高了。對于一個母親,如果她們能夠生男孩,那麽她在姐妹圈裏就得到更多的尊重。
這種重男輕女是有由來的。在人滿爲患的南亞國家,出于對人口的控制,在六十年代,采取了一種的國家政策,就是鼓勵生男嬰,少生女嬰。這裏的邏輯是:因爲只有婦女才能生育,婦女減少了,人口就減少了。但是,後來這些南亞國家才明白,實際上,流産要比擇性生育更能效地控制人口。
男女比例生調有什麽樣的社會問題呢?首先是社會犯罪律升高。因爲社會上太多的睾丸素和男性荷爾蒙了。再者,販賣女孩的社會現象大增。這在中國就很常見,做父母的爲了得到媳婦,不惜到外地買個女孩來,像雲南等落後地區,經常女孩被賣到外地。其次,女性受侵犯的可能性增加,因爲男性太多,對女性的性需求大,于是更多的女性被迫充當妓女。另外,重男輕女還會造成人口的不正常增加,這是因爲女嬰的父母,不斷地生,直到得到男嬰爲止。
在亞洲,韓國是唯一個亞洲國家中男女比例最平均的國家。
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印度已經立法禁止使用超聲波技術來檢驗胎兒的性別。通用電器生産的便攜式超聲波儀,在亞洲擁很大的市場,曾經大受歡迎,因爲孕婦可以在家裏輕松地自我檢查。現在,在印度這種産品已被禁止。
作爲一個西方女性,爲什麽要寫這本書,關注亞洲的社會問題呢?這位作者認爲,她也是女性,所以很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況。雖然她不在亞洲長大,但是看到女性不斷地減少,她感到不安。她曾在中國生活過較長的時間,她列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說,在她到過上海、杭州的幾所幼兒園裏,滿眼望去,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男孩。男女比例失調是非常明顯,而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Read the rest
《非自然的選擇》(Unnatural Selection)這本書關注亞洲的重男輕女問題。首先,作者維斯騰戴希(Mara Hvistendahi)列舉了數據,因爲近十幾年的人爲的擇性生育,亞洲總共減少了1.6億的女性人口。這一問題除了中國之外,在南亞國家、東歐國家、中亞國家(如阿賽拜疆)問題同樣很嚴重。在東歐國家,重男輕女主要發生在中産階級家庭,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他們只要男孩,不要女孩。在印度,如果家裏有男孩,那麽這個家庭的社會地位就相應提高了。對于一個母親,如果她們能夠生男孩,那麽她在姐妹圈裏就得到更多的尊重。
這種重男輕女是有由來的。在人滿爲患的南亞國家,出于對人口的控制,在六十年代,采取了一種的國家政策,就是鼓勵生男嬰,少生女嬰。這裏的邏輯是:因爲只有婦女才能生育,婦女減少了,人口就減少了。但是,後來這些南亞國家才明白,實際上,流産要比擇性生育更能效地控制人口。
男女比例生調有什麽樣的社會問題呢?首先是社會犯罪律升高。因爲社會上太多的睾丸素和男性荷爾蒙了。再者,販賣女孩的社會現象大增。這在中國就很常見,做父母的爲了得到媳婦,不惜到外地買個女孩來,像雲南等落後地區,經常女孩被賣到外地。其次,女性受侵犯的可能性增加,因爲男性太多,對女性的性需求大,于是更多的女性被迫充當妓女。另外,重男輕女還會造成人口的不正常增加,這是因爲女嬰的父母,不斷地生,直到得到男嬰爲止。
在亞洲,韓國是唯一個亞洲國家中男女比例最平均的國家。
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印度已經立法禁止使用超聲波技術來檢驗胎兒的性別。通用電器生産的便攜式超聲波儀,在亞洲擁很大的市場,曾經大受歡迎,因爲孕婦可以在家裏輕松地自我檢查。現在,在印度這種産品已被禁止。
作爲一個西方女性,爲什麽要寫這本書,關注亞洲的社會問題呢?這位作者認爲,她也是女性,所以很關注女性的生存狀況。雖然她不在亞洲長大,但是看到女性不斷地減少,她感到不安。她曾在中國生活過較長的時間,她列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說,在她到過上海、杭州的幾所幼兒園裏,滿眼望去,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是男孩。男女比例失調是非常明顯,而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Read the rest
在傳統的藝術史範疇裏,藝術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在康德叔本華的哲學裏,藝術是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在今天,西方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對藝術進行了自我否定,但藝術的光環依然四射,藝術仍然是高層次的文化現象。然而,美國一名哲學家達頓(Denis Dutton)卻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他寫了一部書《藝術本能》,從達爾文的生物自然法則來解釋藝術現象。讀完他這本書,感覺就是: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而是由我們體內的原始的基因使然,藝術僅僅是一種生理現象的外延。
達頓探討的主要命題是藝術美是怎麽來的。這個問題通常都是哲學及美學的領域,達頓卻從達爾文的學說去尋找答案。這裏所說的藝術,並不是廣義的藝術,而專指美的藝術,觀念藝術先鋒藝術是不在討論之列的。我們都知道,每件藝術品都有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但其中的藝術美卻是世界性,沒有文化界限的。達頓舉例說,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近有樹木花草,遠有碧海山黛,上有藍天雲彩,還有一條曲折小徑由近及遠,消失在遠方。這樣的畫,即使是那些一輩子沒親眼見過實景的人,也都會覺得美。也就是說,有些美的因素,是跨文化的,沒有邊界的。其他的例子是數不勝數的:如貝多芬的曲子、莎士比亞的文學、美國的爵士樂,都是全球性的。假如藝術真的是純粹的文化現象(文化現象是有邊界的),真的需要文化熏陶,那如何解釋這種世界性共通的審美特性呢?
所以,達頓開始論說達爾文的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Evolution 或譯《演化論》)是包括兩方面的機制:一方面是衆所周知的“物競天擇”(national selection),生物只有適應其環境,才能夠繁衍生息。長頸鹿的脖子、變色龍的皮膚就是例子。另一方面是“異性選擇”(sexual selection)。異性選擇最典型的例子,是開屏的孔雀。這孔雀屏是很不實用的玩意,拖著這擋風的尾巴,很容易被獵物吃掉,所以是不適應環境的,是反“物競天擇”原則的。但爲什麽要這樣的尾巴呢?因爲異性選擇,因爲美,可以吸引異性。愛美之心,何止人皆有之,動物亦然。原因如在?美可以引起感官的刺激,尤其是可以不經直接的接觸而引起感官的刺激,可以促進異性相吸,有利于物種的繁殖。
從達頓的觀點推論出來,藝術美與孔雀屏其實差不多是一回事。一件藝術品能引起我們美的感歎,一般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第一是珍貴的材料,如金、銀、絲、大理石。如中國蜀文明由金鉑做成的“太陽神鳥”,如古希臘由大理石砌成的雅典衛城建築群,中國用絲綢作畫布的宮廷畫,都是美不勝收的藝術品。其藝術美與其材質不無關系。這些材料,彰顯藝術的創作者或所有者擁有社會資源。第二,藝術之美需要是人工制成。人手做出來的東西,會更有趣,更有自然的美感。中國古典美學理論中,多有提到“巧”字,即心靈手巧。我們鑒賞藝術時,往往會說:“哇,他把每一根頭發都畫出來了”;或者說,“哇,他彈鋼琴一個音也沒彈錯”。(現代社會也一樣,手工做的産品才更美更高檔次。)在達爾文的理論系統裏,透過這些巧手的藝術品,顯示了這個制作者擁有更好的腦手協調能力,意味著有更佳的生存能力。第三,藝術美必需是無實用價值的,必需是浪費資源的。比如說鑽石,無非是塊石頭,一無用處。這種資源的浪費,表明了所有者擁有許多的資源,無所謂。所有這些特點,在本質上與孔雀的尾巴是一樣的,那無用的羽毛越多,顔色越鮮豔,越是一種資源的彰顯,于是越吸引雌孔雀。
爲了更進一步用達爾文進化論來解釋藝術美,達頓在書裏還舉了一個很具說服力的考古人類學的例子。我們普遍知道的最早的人類藝術是山洞畫,如在現法國的Lascaux的山洞畫,約一萬五千年前。但有的考古學家認爲,在十萬年前就有了用動物骨做成的項鏈。而有趣的是,考古學家還發掘出更早的石器時代的一種石斧。這石斧的器型很特別,經研究後發現其並不是用來切割獵物的,它很可能是原始人的藝術作品,目的在于顯示自已的心靈手巧,炫耀自己能夠作出精致的石器,顯示了他有更多的資源(如多余的時間)。這內裏的生物邏輯,與現在的藝術美是沒有兩樣的。
達頓的結論就是,我們的藝術品味,歸根結底是來自于達爾文的異性選擇。按照他的結論來看待藝術,藝術美並沒有那麽神秘和崇高。他說,“現在是時候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藝術美了”。可以想像,他這種提法肯定會遭到許多人否定。所以,他在美國TED的演講的最後,淡化了他比較極端的提法,而承認文化對于藝術的作用。他說:藝術是同時由人的本能和後天的社會文化所左右的,文化當然會影響我們發現藝術美的角度。
達頓于1944年在美國出生,八十年代以後在新西蘭(University of Canterbury)任教授,直到2010年去世。… Read the rest
在傳統的藝術史範疇裏,藝術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在康德叔本華的哲學裏,藝術是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在今天,西方的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對藝術進行了自我否定,但藝術的光環依然四射,藝術仍然是高層次的文化現象。然而,美國一名哲學家達頓(Denis Dutton)卻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他寫了一部書《藝術本能》,從達爾文的生物自然法則來解釋藝術現象。讀完他這本書,感覺就是: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而是由我們體內的原始的基因使然,藝術僅僅是一種生理現象的外延。
達頓探討的主要命題是藝術美是怎麽來的。這個問題通常都是哲學及美學的領域,達頓卻從達爾文的學說去尋找答案。這裏所說的藝術,並不是廣義的藝術,而專指美的藝術,觀念藝術先鋒藝術是不在討論之列的。我們都知道,每件藝術品都有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但其中的藝術美卻是世界性,沒有文化界限的。達頓舉例說,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近有樹木花草,遠有碧海山黛,上有藍天雲彩,還有一條曲折小徑由近及遠,消失在遠方。這樣的畫,即使是那些一輩子沒親眼見過實景的人,也都會覺得美。也就是說,有些美的因素,是跨文化的,沒有邊界的。其他的例子是數不勝數的:如貝多芬的曲子、莎士比亞的文學、美國的爵士樂,都是全球性的。假如藝術真的是純粹的文化現象(文化現象是有邊界的),真的需要文化熏陶,那如何解釋這種世界性共通的審美特性呢?
所以,達頓開始論說達爾文的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Evolution 或譯《演化論》)是包括兩方面的機制:一方面是衆所周知的“物競天擇”(national selection),生物只有適應其環境,才能夠繁衍生息。長頸鹿的脖子、變色龍的皮膚就是例子。另一方面是“異性選擇”(sexual selection)。異性選擇最典型的例子,是開屏的孔雀。這孔雀屏是很不實用的玩意,拖著這擋風的尾巴,很容易被獵物吃掉,所以是不適應環境的,是反“物競天擇”原則的。但爲什麽要這樣的尾巴呢?因爲異性選擇,因爲美,可以吸引異性。愛美之心,何止人皆有之,動物亦然。原因如在?美可以引起感官的刺激,尤其是可以不經直接的接觸而引起感官的刺激,可以促進異性相吸,有利于物種的繁殖。
從達頓的觀點推論出來,藝術美與孔雀屏其實差不多是一回事。一件藝術品能引起我們美的感歎,一般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第一是珍貴的材料,如金、銀、絲、大理石。如中國蜀文明由金鉑做成的“太陽神鳥”,如古希臘由大理石砌成的雅典衛城建築群,中國用絲綢作畫布的宮廷畫,都是美不勝收的藝術品。其藝術美與其材質不無關系。這些材料,彰顯藝術的創作者或所有者擁有社會資源。第二,藝術之美需要是人工制成。人手做出來的東西,會更有趣,更有自然的美感。中國古典美學理論中,多有提到“巧”字,即心靈手巧。我們鑒賞藝術時,往往會說:“哇,他把每一根頭發都畫出來了”;或者說,“哇,他彈鋼琴一個音也沒彈錯”。(現代社會也一樣,手工做的産品才更美更高檔次。)在達爾文的理論系統裏,透過這些巧手的藝術品,顯示了這個制作者擁有更好的腦手協調能力,意味著有更佳的生存能力。第三,藝術美必需是無實用價值的,必需是浪費資源的。比如說鑽石,無非是塊石頭,一無用處。這種資源的浪費,表明了所有者擁有許多的資源,無所謂。所有這些特點,在本質上與孔雀的尾巴是一樣的,那無用的羽毛越多,顔色越鮮豔,越是一種資源的彰顯,于是越吸引雌孔雀。
爲了更進一步用達爾文進化論來解釋藝術美,達頓在書裏還舉了一個很具說服力的考古人類學的例子。我們普遍知道的最早的人類藝術是山洞畫,如在現法國的Lascaux的山洞畫,約一萬五千年前。但有的考古學家認爲,在十萬年前就有了用動物骨做成的項鏈。而有趣的是,考古學家還發掘出更早的石器時代的一種石斧。這石斧的器型很特別,經研究後發現其並不是用來切割獵物的,它很可能是原始人的藝術作品,目的在于顯示自已的心靈手巧,炫耀自己能夠作出精致的石器,顯示了他有更多的資源(如多余的時間)。這內裏的生物邏輯,與現在的藝術美是沒有兩樣的。
達頓的結論就是,我們的藝術品味,歸根結底是來自于達爾文的異性選擇。按照他的結論來看待藝術,藝術美並沒有那麽神秘和崇高。他說,“現在是時候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藝術美了”。可以想像,他這種提法肯定會遭到許多人否定。所以,他在美國TED的演講的最後,淡化了他比較極端的提法,而承認文化對于藝術的作用。他說:藝術是同時由人的本能和後天的社會文化所左右的,文化當然會影響我們發現藝術美的角度。
達頓于1944年在美國出生,八十年代以後在新西蘭(University of Canterbury)任教授,直到2010年去世。… Read the rest
我有罪,深深內疚,自我抛棄。烈日下沙漠中,我一個人深一腳淺一腳蹒跚前進,滿身沙塵冒著煙、焦黑皮膚嘴幹裂。整天沒水喝,靈魂已幹涸, 上帝抛棄了我。天黑時候, 跌跌撞撞、不知不覺中走近了一個地方,漸感陰涼清爽, 前方好像有光。模模糊糊走近了,仿佛聽到了音樂,光影綽綽; 半睜著眼看似有人群在遊移。突然, 我被一把拉進去。是個噪雜空間,有種莫名氣息,頓時洗涮了荒漠神經,激活每寸肌膚感官:綿綿殷厚的地毯、金燦燦的吧台煥著奪目色彩,抑揚頓挫爵士樂,光怪陸離遊戲儀器,輕狂興奮的人臉,冒著泡的啤酒, 半裸女郎在扭腰肢。瞬間,我感官爆棚,慌不知所措。肩膀被人拍了一下,那人略帶酒氣,笑笑地說:嗨,歡迎來到拉斯維加斯。
不,這是罪惡。我思忖著,想離開。但那纏繞在鋼管上的女體波瀾起伏著,死死地勾住我的掉至下體的靈魂。我僵直挺著,無法移動。萬能的上帝,你知我堅持十戒,卻把我荒棄沙漠;邪惡的撒旦,擅長患惑人心的魔鬼,卻給我食色盛宴。
他們康慨大方。我搗出20美元,就拿了酒店房卡。推開房門,是個豪華套間,大得可住進一頭大象:寬大的歐式沙發模仿人性的曲線、正方形大床像一片高地、玻璃幕牆方便相互偷窺。洗手盆和浴缸是XXL規格。我只恨長得不夠大,不能物盡其用。
沐浴後皮膚幹爽如拉城的空氣。負罪感和塵垢一起被洗潔淨了。鏡前整裝,從頭發到皮鞋,我上下都發亮, 踱步出門來到賭桌房。各式賭徒神態各異,其中一位有些酒醉,將一大籮籌碼推進桌上,眼睜眯成一條線地瞄著手中的紙牌。衣著筆挺的莊家是位女將,不動神色的,似乎老謀深算,只顧叫牌。桌子另一角,墨西哥大享將手搭在女伴腰間。對面的一位老先生,學者打扮,沈著內斂,不知深淺。
心算之間,手起手落,一輪的輸贏成敗已有所屬。沒有欣喜若狂,也末有捶胸頓足。我知道,不動聲色,那只是表面場規;內裏是萬馬奔騰,激蕩著肺腑五髒。握牌的手雖一動不動,腎上腺卻在洶湧地分泌……
拿著多出來的紙幣,我決定把它花掉,因爲反正是多出來的。望了秀秀的吧女吧男,雖打消念頭,卻感覺步步走近撒旦為我開著的大門。
我知道,他們稱這裡爲原罪之城。上帝啊,我要贖罪,於是自我流放,卻誤入了原罪之城。《聖經》明明白白地寫著,不許賭博。拉城觸犯了上帝,整座城都在犯罪。但是,上帝啊,那又有什麽大不了的。這裏是落基山脈地帶的荒漠中的綠州,曾是與世隔絕之地。美國政府的一條立法,拉城成爲了博彩之都。合法的豪賭,四面八方群起響應,魚貫而入,奢華酒店平地拔起、虹燈四處閃爍。拉城一夜爆富。原罪,犯戒,讓人充滿刺激。賭博有悖于宗教道德,但又被現代法律認可,這座城邦色彩斑斓詭異,像南加州和墨西哥沙漠裏的帶刺的花,讓人拿不准它是邪是正。
聖人,賭徒,酒鬼,我們都一樣,心中有時是天使,有時是魔鬼。在今晚,我可能要縱容自己,以補償以往工作的勞辛。金錢美色,赤裸裸地倘開著,從大富到中産,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拉城的准入門檻並不高,它拜金,但也接納寒酸。闊者不笑貧,各自尋開心。也有可能,我要考驗自己:像耶酥一樣,在撒旦的誘惑下不爲如動,然後穿越地獄,是爲了擊碎它。
旋律乍起,一列巨型的音樂噴泉冷不防地噴薄而出,巨大水幕橫生生地把整個拉斯維加斯染成白色的世界,就像先知摩西在分開紅海海水時産生的通天水柱。拉城詭異的夜秀,拉開了帷幕。不知是酒精的濃度,還是音樂光影的效果,你又開始輕盈起來。鬼使神差,我走進了一家盡是霓虹燈閃閃的劇院。
這是另一個世界。與賭場的噪雜截然相反,這小劇場充滿著一種奇異的肅穆。幽黯的聚光燈下一片黑色。觀衆席是一張張錯落有致的黑色的沙發和茶幾,地毯布幕都渲染成黑色。劇場裏肅靜得可以聽見羽毛掉地的聲音。兩名身披黑色鬥蓬的人,如吸血鬼一般嗖嗖地貫穿于沙發之間,男的全身從頭到腳一襲莊重的啞黑色,女的則是光亮的黑色,其間顯露幾段白色的胳膊大腿和胸部,黑色的強烈對比,使那幾段白色煞是耀眼生動。男女臉上都戴著銀色的假面,表情嚴肅得可怕。我好像置身于一個豪華的黑牢裏。他們是地獄使者,又性感又恐怖,准備對我進行肉體和靈魂的雙重推殘。他們戴著黑色的手套裏,一個拿著相機,一個拿著老式的圓形閃光燈,對著人拍照留念。
黑暗,是這場秀的特色。造型燈時明時暗,打在一個個性感的女性的身體上,産生美術的雕塑效果。台上演繹著人鬼的戀愛的故事,肢體不是嬌弱的,而是有肌肉線條,柔中帶剛。那撒心裂肺的情緒,全都通過身體和音樂曲折地表達。隨著場景的演進,她們的衣服越穿越少,但那些女人始終對自己充滿著自尊,散發著擁抱著人體的天造地設之美,露著上身,她們如女神一樣聳立。她們讓我相信,我低俗的欲望其實是一種高尚的藝術欣賞。突然間,她們從台上竄下到台下的沙發旁,略略的挑逗,把我嚇了一跳,心裏開始撲通撲通地響,不知所措,如此近的距離,眼神不知往哪裏放,色心色膽全都被嚇破,落荒而逃。
熱血沸騰是看完之後才敢出來的感受。我琢磨著那一幕幕的聲色,似乎人生就應如這麽一場秀精彩,埋頭苦幹精心經營著的小生活,顯得過時老土。心裏面一直潛藏著的膽小的欲望,此刻點燃了,漸漸擴展,快要占據全身時。上帝和魔鬼,在劇烈地搏鬥。
突然一聲長鳴,把我的氣血思緒打住了。我心思不在走路,過街時擋住了一輛出租車,它正不耐煩地鳴笛呢。我對車裏南美司機豎起了中指。過了街,我端詳著陌生的自己,不相信自己會做出這樣的動作。我是綿羊,還是野牛?我到底是誰?這不是現實,這是一場夢,一場美國夢。
我推開了一扇門,在吧台邊坐下。酒吧裏,鋼琴邊上略顯肥態的女人,身體前仰後俯誇張地演繹著藍調的旋律,不時地對聽衆互動說話。吧裏面有一半的人都離開椅子,有的人站在鋼琴邊,隨著旋律集體地輕聲說笑或慢慢起舞。路易阿姆斯特郎的調子,正好緩和著膨脹的血管,一大口地清空了杯中的啤酒色的液體,我歎了口氣。
我又開始迷迷糊糊了。耳房似乎聽見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Hotel Califonia)。在一家沙漠中的酒店裡,住著一位富有的女人。她每天都開著性派對,和一幫年輕的男性勾肩搭背,他們一遍遍地跳舞行樂,流著夏天的香汗。他們對我說,歡迎來到加州旅館,這是個可愛的地方,不管哪個時間,都有大量的房間;歡迎來到加州旅館,這是個驚喜的地方,帶上你不在場的證明。
我是個獨行遊者,我覺得加州旅館要麽是天堂,要麽就是地獄。我想要一杯紅酒,酒保卻說,自從1969年以來,他們就沒有烈酒了。那女人喝著粉紅的香槟酒,對我說:我們發明了享樂的設備,卻無可救藥地成爲其囚徒。我看見他們做著各種離異的事,想離開,守夜人擋住我說,放心!你隨時可以退房,但你卻永遠不能離開。
我著急了,我要囬到來時的沙漠裡,我要滌淨心靈,我要贖罪。但是,已經晚了。那女人的氣味擋住了去路、眼神拴住了手腳、肌膚消融了主張。我已然分不清天使和魔鬼的區別。他們是如此的相似:炎炎沙漠和加州旅館,都一樣的熾熱翻滾,同樣的腎上腺迷惑了神經……… Read the rest
Vancouver Island北端的六支连体烟囱(Ocean Concrete silos)换上新衣裳。这六支高36米的圆柱体的水泥墙面,被艺术家画上了六个鲜艳颜色的卡通人物。这件作品由来自巴西的双胞胎兄弟艺术家Gustavo and Otavio Pandol,艺名为OSGEMEOS的艺术小组所创作。作品在2014年9月7日揭幕,作为温哥华双年展一部分。这件公共作品很快成为了温市Instagram的热门。
OSGEMEOS是所谓的涂鸦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作品见诸世界多个国家。作品往往选择城市里面大型的墙面进行创作。是城市艺术(street art)最彰扬的作法。这对兄弟在开幕那天就像是明星一样,受到许多到场人士的推崇。但他们的装着显然是工人的样子,身上都是颜料斑点,脸上的胡子似乎从不顾及修整。OSGEMEOS告诉我,他们还将在其他国家继续创作类似的作品。
双年展负责人Barrie表示说,这是双年展最成功的一件作品之一。… Read the rest
Vancouver Island北端的六支连体烟囱(Ocean Concrete silos)换上新衣裳。这六支高36米的圆柱体的水泥墙面,被艺术家画上了六个鲜艳颜色的卡通人物。这件作品由来自巴西的双胞胎兄弟艺术家Gustavo and Otavio Pandol,艺名为OSGEMEOS的艺术小组所创作。作品在2014年9月7日揭幕,作为温哥华双年展一部分。这件公共作品很快成为了温市Instagram的热门。
OSGEMEOS是所谓的涂鸦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作品见诸世界多个国家。作品往往选择城市里面大型的墙面进行创作。是城市艺术(street art)最彰扬的作法。这对兄弟在开幕那天就像是明星一样,受到许多到场人士的推崇。但他们的装着显然是工人的样子,身上都是颜料斑点,脸上的胡子似乎从不顾及修整。OSGEMEOS告诉我,他们还将在其他国家继续创作类似的作品。
双年展负责人Barrie表示说,这是双年展最成功的一件作品之一。… Read the rest
文|蘇東悅
岳敏君創作的“傻笑人”自1990年代至今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標志性形象,在國內和國際上均廣爲人知。“傻笑人”飽含其時的創作政治背景,嚴肅地概括了中國的一種社會現實。當14座“傻笑人”銅像雕塑來到溫哥華,情況則大有不同。雕塑被放在市中區最熱鬧和歡樂的海灘邊,旁邊加了一段注明文字:願此雕塑給您帶來笑聲、趣味的心境和興奮的體驗。(May this sculpture inspire laughter, playfulness and joy in all who experience it.)
“傻笑人”銅像于2009年越過太平洋,從中國運到溫哥華,參加溫哥華雙年展(Vancouver Biennale)的“露天博物館”(open air museum)展覽,爲期兩年。銅像以藝術家自畫像爲基礎,通過咧大嘴傻笑的誇張變形,再加上與大笑有關的一些肢體姿勢構成。銅像比常人高兩倍,共7對14座,肢體各有不同。這些雕塑安裝在溫哥華市中心人氣最旺的地點,比鄰世界著名的史丹利公園、位于充滿休閑人群的英吉利灣沙灘邊上、在遊人如織的Denman街和Davie街交界處的三角型綠化袖珍公園中。“傻笑人”雕塑很快就成爲溫哥華甚至是加拿大最具人氣的公共藝術之一,成爲諸多傳媒的話題。
將該作品帶到溫哥華的策展人鄭勝天介紹說:“一開始周邊有人反對這群雕塑;但後來人們就喜歡上了。”事實上,連美國西部城市的《西雅圖時報》也及時報道了這件成功的藝術品,有美國人專程北上慕名而來溫哥華。2012年8月,作品展期結束之際,經營瑜珈服裝品牌Lululemon的Wilson家族基金會慷慨解囊,買下作品並捐獻給溫哥華市,作品得以永久駐留溫哥華。事後,慈善家Wilson說:“我認爲,我們不能忍受看到這座雕塑不在溫哥華。” 2013年,雕塑獲加拿大規劃師學會(Canadian Institute of Planners)提名爲加拿大最優地方(the Great Places In Canada)。
在每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總有一些大人小孩,像蜜蜂趨向花朵一樣來到裏,興奮地在雕塑中攀來爬去。筆者也曾和友人一起去攀爬。我掂起腳跟伸長手臂,剛好夠著抓穩咧開大嘴裏的牙齒。我試圖用“引體向上”的姿勢,並借助腳力往上蹬,卻總滑倒在銅像光溜溜的表面,甚爲好笑。和銅像的體膚接觸後,我發現銅像關節處處被磨得像鏡面般光滑,因太多人觸摸的緣故,讓我想起小時候爺爺用了幾十年的鐵錘的光滑把手。
“溫哥華雙年展”這個非贏利組織的創辦人Barrie Mowatt解釋說,銅像的歡樂表情,與該處歡樂的氛圍相呼應,受到追捧是情理之中。筆者認爲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諸多因素,作品的命名是其中之一。岳敏君原定名稱是《迷樂》,他認爲“迷”除了有形容笑容的形態外,也有“迷宮”的雙關意思,因爲觀衆可在14個銅像組成的迷宮(maze)中走動。策展人鄭勝天于是起了個英文名“A-mazing Laughter”,這在英文中朗朗上口,字面的雙關意思是“很有意思的笑聲”和“一個迷宮中的笑聲”。
“傻笑人”銅像的火爆反應折射出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對岳敏君創作的原意,國內雖各方解說不一,有人認為是在諷刺社會中人們都帶著假笑,有人認為是對政治的無奈表現。不管那種說法,大家都認爲“傻笑人”是在表現某些社會症狀,絕對不是表現發自肺腑的歡樂。然而,“傻笑人”在溫哥華被當成了真笑,被人們當成迪斯尼一樣的人物。對于了解“傻笑人”曆史背景的人,見到這等反差,筆者覺得很有意思。
當溫哥華的街人頻頻在銅像前扮鬼臉擺姿勢拍照的時候,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你爲什麽笑?150萬加元買下笑臉銅像,但這笑究竟是什麽意思?》。文章告訴讀者,此笑非那笑!文章轉述了藝評家Richard Bernstein發表在《紐約時報》中的話說:“這笑被理解成爲一種荒誕的笑話,生活中的歡樂是一種幻覺,最終會導致幻滅。”文章還引述了現在北京工作的“中國藝術”專家Karen Smith,她認爲“傻笑”是一個面具,掩蓋內心的無望。然而,文章最後給出肯定的總結:“A-mazing Laughter是一件極具人氣的互動公共藝術品,換句話說,是一件稀罕和很具價值的東西。”
溫哥華公共藝術部制作了該作品的宣傳單張,筆者有幸爲其撰寫文案。我先提及作品與創作政治背景的關系、及其在藝術史中的顯要性,隨後就進一步表明,“傻笑人”在世界各地展出之後,作品與不同文化環境産生互動,意涵不斷延伸。在溫哥華的文化氛圍中,作品擁有了歡樂的意味。
這裏涉及到原作的語境(context)與新語境的關系。Barrie對于銅像作品的感染力感到十分自豪,一談起來就充滿熱情。他組織了許多活動,讓雕塑與生活情趣結合起來。比如,他給14尊銅像穿上了鮮豔的橙色救生衣,組織攝影比賽等,增加了銅像的生氣。從這些參與性活動來看,公共藝術作品的價值判斷,似乎由當下的公衆參與程度來決定的。這些活動更關心作品的當下,即作品在新語境中的溝通能力、影響力以及制造文化趣味的能力;至于作品原本的曆史語境,雖相關,也會在導覽中提到,但就沒有那麽突出。Barrie說,“露天博物館”的概念,是爲公衆提供參與的機會,“把藝術品展覽從館內放到公共空間,讓市民可接觸到,可以參與進去。這樣,公共藝術品就成爲公衆學習、社區參與和促成社會行動的催化劑。” 他強調了作品的功能。
Barrie是一個行動主義的人。他認爲有的作品放到公共場所還不夠,還要有公衆參與。他認爲創造公衆參與的機會,就是與公衆的生活習慣結合在一起。于是,他發起了”腳踏車遊雙年展“(BIKEnnale)活動,把溫哥華流行的戶外運動與欣賞公共藝術結合起來,參加的人不在少數。
岳敏君“傻笑人”的銅像雕塑有兩個相同版本。除了溫哥華的版本外,另一版本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前面。今日美術館的銅像鮮有人走近,與溫哥華的火爆反應形成鮮明對照,顯得孤獨。或許人們感到與藝術家的思想高度有距離,或許北京的城市習慣不同,總之極少有觀衆參與。筆者更喜歡溫哥華版本,在概念上,它模糊了”傻笑“和”真笑“的界限,層次更豐富;在情感上,作品經過多人觸摸而更具親切感,因爲我也爬過;從功能上,作品確實給溫哥華帶來了實在的笑聲。
或許有人會認爲岳的作品被溫哥華誤讀。我覺得假如真有所謂”誤讀“這一回事,也是快樂的誤讀,未嘗不可,就如《國家郵報》的態度。如果以最初創作意圖爲標准定論,那麽作品就沒有成長空間。當代藝術作品,尤其是公共藝術品,就像個生命有機體。這有機體是社會性的,需要成長的。有關作品的評論、對話、周邊環境、觀衆參與形式,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可以說,岳敏君的銅像作品來到溫哥華,成爲溫哥華這個多元城市文化體驗的一部分;同時,溫哥華的多元城市文化,通過與銅像的互動,也成爲銅像作品意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Read the rest
文|蘇東悅
岳敏君創作的“傻笑人”自1990年代至今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標志性形象,在國內和國際上均廣爲人知。“傻笑人”飽含其時的創作政治背景,嚴肅地概括了中國的一種社會現實。當14座“傻笑人”銅像雕塑來到溫哥華,情況則大有不同。雕塑被放在市中區最熱鬧和歡樂的海灘邊,旁邊加了一段注明文字:願此雕塑給您帶來笑聲、趣味的心境和興奮的體驗。(May this sculpture inspire laughter, playfulness and joy in all who experience it.)
“傻笑人”銅像于2009年越過太平洋,從中國運到溫哥華,參加溫哥華雙年展(Vancouver Biennale)的“露天博物館”(open air museum)展覽,爲期兩年。銅像以藝術家自畫像爲基礎,通過咧大嘴傻笑的誇張變形,再加上與大笑有關的一些肢體姿勢構成。銅像比常人高兩倍,共7對14座,肢體各有不同。這些雕塑安裝在溫哥華市中心人氣最旺的地點,比鄰世界著名的史丹利公園、位于充滿休閑人群的英吉利灣沙灘邊上、在遊人如織的Denman街和Davie街交界處的三角型綠化袖珍公園中。“傻笑人”雕塑很快就成爲溫哥華甚至是加拿大最具人氣的公共藝術之一,成爲諸多傳媒的話題。
將該作品帶到溫哥華的策展人鄭勝天介紹說:“一開始周邊有人反對這群雕塑;但後來人們就喜歡上了。”事實上,連美國西部城市的《西雅圖時報》也及時報道了這件成功的藝術品,有美國人專程北上慕名而來溫哥華。2012年8月,作品展期結束之際,經營瑜珈服裝品牌Lululemon的Wilson家族基金會慷慨解囊,買下作品並捐獻給溫哥華市,作品得以永久駐留溫哥華。事後,慈善家Wilson說:“我認爲,我們不能忍受看到這座雕塑不在溫哥華。” 2013年,雕塑獲加拿大規劃師學會(Canadian Institute of Planners)提名爲加拿大最優地方(the Great Places In Canada)。
在每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總有一些大人小孩,像蜜蜂趨向花朵一樣來到裏,興奮地在雕塑中攀來爬去。筆者也曾和友人一起去攀爬。我掂起腳跟伸長手臂,剛好夠著抓穩咧開大嘴裏的牙齒。我試圖用“引體向上”的姿勢,並借助腳力往上蹬,卻總滑倒在銅像光溜溜的表面,甚爲好笑。和銅像的體膚接觸後,我發現銅像關節處處被磨得像鏡面般光滑,因太多人觸摸的緣故,讓我想起小時候爺爺用了幾十年的鐵錘的光滑把手。
“溫哥華雙年展”這個非贏利組織的創辦人Barrie Mowatt解釋說,銅像的歡樂表情,與該處歡樂的氛圍相呼應,受到追捧是情理之中。筆者認爲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諸多因素,作品的命名是其中之一。岳敏君原定名稱是《迷樂》,他認爲“迷”除了有形容笑容的形態外,也有“迷宮”的雙關意思,因爲觀衆可在14個銅像組成的迷宮(maze)中走動。策展人鄭勝天于是起了個英文名“A-mazing Laughter”,這在英文中朗朗上口,字面的雙關意思是“很有意思的笑聲”和“一個迷宮中的笑聲”。
“傻笑人”銅像的火爆反應折射出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對岳敏君創作的原意,國內雖各方解說不一,有人認為是在諷刺社會中人們都帶著假笑,有人認為是對政治的無奈表現。不管那種說法,大家都認爲“傻笑人”是在表現某些社會症狀,絕對不是表現發自肺腑的歡樂。然而,“傻笑人”在溫哥華被當成了真笑,被人們當成迪斯尼一樣的人物。對于了解“傻笑人”曆史背景的人,見到這等反差,筆者覺得很有意思。
當溫哥華的街人頻頻在銅像前扮鬼臉擺姿勢拍照的時候,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你爲什麽笑?150萬加元買下笑臉銅像,但這笑究竟是什麽意思?》。文章告訴讀者,此笑非那笑!文章轉述了藝評家Richard Bernstein發表在《紐約時報》中的話說:“這笑被理解成爲一種荒誕的笑話,生活中的歡樂是一種幻覺,最終會導致幻滅。”文章還引述了現在北京工作的“中國藝術”專家Karen Smith,她認爲“傻笑”是一個面具,掩蓋內心的無望。然而,文章最後給出肯定的總結:“A-mazing Laughter是一件極具人氣的互動公共藝術品,換句話說,是一件稀罕和很具價值的東西。”
溫哥華公共藝術部制作了該作品的宣傳單張,筆者有幸爲其撰寫文案。我先提及作品與創作政治背景的關系、及其在藝術史中的顯要性,隨後就進一步表明,“傻笑人”在世界各地展出之後,作品與不同文化環境産生互動,意涵不斷延伸。在溫哥華的文化氛圍中,作品擁有了歡樂的意味。
這裏涉及到原作的語境(context)與新語境的關系。Barrie對于銅像作品的感染力感到十分自豪,一談起來就充滿熱情。他組織了許多活動,讓雕塑與生活情趣結合起來。比如,他給14尊銅像穿上了鮮豔的橙色救生衣,組織攝影比賽等,增加了銅像的生氣。從這些參與性活動來看,公共藝術作品的價值判斷,似乎由當下的公衆參與程度來決定的。這些活動更關心作品的當下,即作品在新語境中的溝通能力、影響力以及制造文化趣味的能力;至于作品原本的曆史語境,雖相關,也會在導覽中提到,但就沒有那麽突出。Barrie說,“露天博物館”的概念,是爲公衆提供參與的機會,“把藝術品展覽從館內放到公共空間,讓市民可接觸到,可以參與進去。這樣,公共藝術品就成爲公衆學習、社區參與和促成社會行動的催化劑。” 他強調了作品的功能。
Barrie是一個行動主義的人。他認爲有的作品放到公共場所還不夠,還要有公衆參與。他認爲創造公衆參與的機會,就是與公衆的生活習慣結合在一起。于是,他發起了”腳踏車遊雙年展“(BIKEnnale)活動,把溫哥華流行的戶外運動與欣賞公共藝術結合起來,參加的人不在少數。
岳敏君“傻笑人”的銅像雕塑有兩個相同版本。除了溫哥華的版本外,另一版本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前面。今日美術館的銅像鮮有人走近,與溫哥華的火爆反應形成鮮明對照,顯得孤獨。或許人們感到與藝術家的思想高度有距離,或許北京的城市習慣不同,總之極少有觀衆參與。筆者更喜歡溫哥華版本,在概念上,它模糊了”傻笑“和”真笑“的界限,層次更豐富;在情感上,作品經過多人觸摸而更具親切感,因爲我也爬過;從功能上,作品確實給溫哥華帶來了實在的笑聲。
或許有人會認爲岳的作品被溫哥華誤讀。我覺得假如真有所謂”誤讀“這一回事,也是快樂的誤讀,未嘗不可,就如《國家郵報》的態度。如果以最初創作意圖爲標准定論,那麽作品就沒有成長空間。當代藝術作品,尤其是公共藝術品,就像個生命有機體。這有機體是社會性的,需要成長的。有關作品的評論、對話、周邊環境、觀衆參與形式,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可以說,岳敏君的銅像作品來到溫哥華,成爲溫哥華這個多元城市文化體驗的一部分;同時,溫哥華的多元城市文化,通過與銅像的互動,也成爲銅像作品意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Read the rest
雜誌宗旨
雜誌關注本地的文化藝術,希望為中文讀者或觀眾拓展文化生活空間,不局限於華人的小圈子。海外的華文媒體,很少專注於本地的藝術。這本雜誌是一種新嘗試。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藝術文化資訊。作者通常是親臨這些藝術文化的活動現場,並記錄這些活動的觀感。雜誌目前暫以網站形式發布。雜誌的未來計劃,包括組織一些同城藝術參觀活動等。
關於我們
蘇東悅是這本雜志的發起人。他對本地的文化藝術有濃厚興趣,並希望與讀者分享。他曾是《南方都市報》的記者,十年前移民加拿大後,重返大學讀本科,學習視覺藝術並廣泛涉獵其它人文學科知識,後來又獲得藝術史及東亞研究雙碩士,畢業後在溫哥華從事藝術推廣的工作。
捐贈
《溫城熱藝》是一項非盈利性的文藝項目,與本地公共藝術館Centre A合作進行。目前雖然已經用部落格的形式運作,但許多工作仍在籌備階段,希望能夠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使這本雜志能夠運作起來。我們首期計劃籌款3萬加幣,這些費用將用於記者採寫的時間補償,也將用於雜誌的推廣。請與蘇東悅聯係,郵箱是dong.su@live.ca;或者與Centre A的Tyler Russell聯係,電郵地址是director@centrea.ca。
合作
雜誌希望有同樣文藝興趣的人士加入採寫隊伍。合作者不限於溫哥華。有意者請聯係dong.su@live.ca 或者info@warmcityhotart.com。…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