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寫作 (Writing)

爵士的自由精神 (Vancouver Jazz Fest: Hiromi Uehara )


在這個不冷不熱的夏天傍晚,溫哥華的「時尚劇院」(Vogue Theatre)不大不小的空間裏座無虛席。大家的眼光集中在舞台上鋼琴前,一位扎著蓬鬆頭發的女士,十指快如閃電地在鍵盤上疾走。旁邊的鼓手,叮叮噹噹也如狂風驟雨。她的手指太快,以至於無法坐著彈,身體自然地半站著。密集音符排山倒海,將觀眾呼吸之間的空隙霎時填滿,心室也像被一團迅速化學反應的空氣塞滿,像漲滿的氣球。在滿溢的緊繃的身體極限感受中,神經和思想完全作廢,能做的只是目瞪口呆;能感知的只有太陽穴的脈搏,以及比脈搏快很多倍的節奏和旋律。這不是搖滾,而是爵士。這是上原廣美(Hiromi Uehara)。

screen-shot-2016-09-12-at-3-06-35-am
官方提供圖片

溫哥華國際爵士音樂節每年的夏天定期在溫市中心及多個表演場所舉行,為期都是10天左右。今年,包括上原廣美在內的多達1,800名音樂家參與300多場演出。露天免費演出,黑壓壓人羣,收費劇院外排長龍買票,票價不菲。以溫哥華區區60萬的人口基數,這些數字說明爵士音樂在這裏大紅大紫。爵士何以如此受推崇?在亞洲,爵士似乎沒有熱度,但為何又偏偏是個亞洲人,成為溫哥華爵士的焦點之一?坐在我旁邊的女士住卑詩內陸,專程開車4個小時來聽上原廣美,晚上11點結束後再4小時回家。或許從上原廣美身上,可以看出一些門道。

上原廣美出場前,熱場的是一個較舒慢平滑的本地爵士樂隊,主唱是位舉止優雅的白人女士。令人想起咖啡店,甚至想起了30年代的老上海那種個人擺搖起舞的爵士樂。在那個摩登時代,上海引領亞洲的現代文化,爵士樂是這種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燈紅酒綠中,被譽為「爵士樂之父」的Louis Armstrong也到上海來吹小號,或許還吹過《夜上海》,直至美夢一朝斷,爵士風在那裏不再標韻。

從那裏起,爵士樂幾經轉變,音樂家不斷拓展爵士樂的界限及種類。定義模糊的爵士樂可容納許多不同元素:1930年代舞蹈韻律的爵士,1950年代音樂家的自由爵士,再到1970年代搖滾味道的爵士。不管哪種爵士,其核心都是「即興」演奏。因為爵士樂的這種自由機制,給了這種僅有百年歷史的藝術形式以無窮的生命力。

上原廣美出場了!萬眾期待。她穿著, 與她搭檔的是來自紐約、曾獲得格萊美提名的六弦低音吉它手Anthony Jackson和來自英國倫敦、進入鼓手名人堂的鼓手Simon Phillips。他們一落席演奏就是高潮,不容分說地把觀眾的音樂感知帶到沸點。

有人說上原廣美搞怪。她1979年出生在日本,從6歲開始就學古典鋼琴,按照要求中規中矩、一字一眼地把每個古典音符彈準,以音樂天才被人發現。20歲時她去了波士頓音樂學院學習,就走向一個不羈的方向。她演出時不著黑色長袍,卻穿著街道服裝;有時彈著彈著,她就直立起來;有時還會隨意用手撩撥大鋼琴背後的琴弦;當Simon在台上獨奏表演時,她竟然在台上漫步,全然不把舞台的正規舉止當回事;她在大鋼琴上方放了一個電子琴(keyboard),有時左手彈鋼琴鍵盤,右手同時彈電子琴;她還會帶一條健身房的白毛巾上台,用來擦汗。她完全隨心所欲,完全沈浸在自己的音樂極樂世界。

在我看來,這就是忠於藝術的真實,就是自由。她會作曲,但每次表演,她都讓位於演奏時此時此刻的心情,與Simon進行即興配合,渾然天成。Simon說:「她和我在台上就是在即時玩貓與老鼠的遊戲。」Jackson流暢的低音吉它,在鼓點與鋼琴的配合中當柔順濟。他說,「音樂是無限的。」

爵士樂隊的即興表演,通常是音樂家的自娛自樂,有時不一定好看。但像上原廣美與Simon玩弄到這種排山倒海的程度,則讓人無法不瞠目結舌。當然,上原廣美間或也會演奏一段似水流年的舒緩獨奏,讓觀眾靜聽浪漫,瞭解她豐富的才藝。當一個人對一門藝術嫺熟到如此程度,那種迸發出來的自由非常迷人,鄰座的女士非常同意我的看法。

上原廣美拿過話筒,用日本口音的英語向觀眾說:我愛溫哥華!一位觀眾大聲喊,溫哥華愛你!我想,全球化的文化不再分你我,音樂是最容易國際化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原廣美一反西方人所想像的日本女性傳統形象,或許也是一個原因,使她受到溫哥華這個追求自由年輕城市的歡迎,因為她體現了爵士的自由精神。

screen-shot-2016-09-12-at-3-06-50-am
Read the rest


在這個不冷不熱的夏天傍晚,溫哥華的「時尚劇院」(Vogue Theatre)不大不小的空間裏座無虛席。大家的眼光集中在舞台上鋼琴前,一位扎著蓬鬆頭發的女士,十指快如閃電地在鍵盤上疾走。旁邊的鼓手,叮叮噹噹也如狂風驟雨。她的手指太快,以至於無法坐著彈,身體自然地半站著。密集音符排山倒海,將觀眾呼吸之間的空隙霎時填滿,心室也像被一團迅速化學反應的空氣塞滿,像漲滿的氣球。在滿溢的緊繃的身體極限感受中,神經和思想完全作廢,能做的只是目瞪口呆;能感知的只有太陽穴的脈搏,以及比脈搏快很多倍的節奏和旋律。這不是搖滾,而是爵士。這是上原廣美(Hiromi Uehara)。

screen-shot-2016-09-12-at-3-06-35-am
官方提供圖片

溫哥華國際爵士音樂節每年的夏天定期在溫市中心及多個表演場所舉行,為期都是10天左右。今年,包括上原廣美在內的多達1,800名音樂家參與300多場演出。露天免費演出,黑壓壓人羣,收費劇院外排長龍買票,票價不菲。以溫哥華區區60萬的人口基數,這些數字說明爵士音樂在這裏大紅大紫。爵士何以如此受推崇?在亞洲,爵士似乎沒有熱度,但為何又偏偏是個亞洲人,成為溫哥華爵士的焦點之一?坐在我旁邊的女士住卑詩內陸,專程開車4個小時來聽上原廣美,晚上11點結束後再4小時回家。或許從上原廣美身上,可以看出一些門道。

上原廣美出場前,熱場的是一個較舒慢平滑的本地爵士樂隊,主唱是位舉止優雅的白人女士。令人想起咖啡店,甚至想起了30年代的老上海那種個人擺搖起舞的爵士樂。在那個摩登時代,上海引領亞洲的現代文化,爵士樂是這種現代化的重要標誌。燈紅酒綠中,被譽為「爵士樂之父」的Louis Armstrong也到上海來吹小號,或許還吹過《夜上海》,直至美夢一朝斷,爵士風在那裏不再標韻。

從那裏起,爵士樂幾經轉變,音樂家不斷拓展爵士樂的界限及種類。定義模糊的爵士樂可容納許多不同元素:1930年代舞蹈韻律的爵士,1950年代音樂家的自由爵士,再到1970年代搖滾味道的爵士。不管哪種爵士,其核心都是「即興」演奏。因為爵士樂的這種自由機制,給了這種僅有百年歷史的藝術形式以無窮的生命力。

上原廣美出場了!萬眾期待。她穿著, 與她搭檔的是來自紐約、曾獲得格萊美提名的六弦低音吉它手Anthony Jackson和來自英國倫敦、進入鼓手名人堂的鼓手Simon Phillips。他們一落席演奏就是高潮,不容分說地把觀眾的音樂感知帶到沸點。

有人說上原廣美搞怪。她1979年出生在日本,從6歲開始就學古典鋼琴,按照要求中規中矩、一字一眼地把每個古典音符彈準,以音樂天才被人發現。20歲時她去了波士頓音樂學院學習,就走向一個不羈的方向。她演出時不著黑色長袍,卻穿著街道服裝;有時彈著彈著,她就直立起來;有時還會隨意用手撩撥大鋼琴背後的琴弦;當Simon在台上獨奏表演時,她竟然在台上漫步,全然不把舞台的正規舉止當回事;她在大鋼琴上方放了一個電子琴(keyboard),有時左手彈鋼琴鍵盤,右手同時彈電子琴;她還會帶一條健身房的白毛巾上台,用來擦汗。她完全隨心所欲,完全沈浸在自己的音樂極樂世界。

在我看來,這就是忠於藝術的真實,就是自由。她會作曲,但每次表演,她都讓位於演奏時此時此刻的心情,與Simon進行即興配合,渾然天成。Simon說:「她和我在台上就是在即時玩貓與老鼠的遊戲。」Jackson流暢的低音吉它,在鼓點與鋼琴的配合中當柔順濟。他說,「音樂是無限的。」

爵士樂隊的即興表演,通常是音樂家的自娛自樂,有時不一定好看。但像上原廣美與Simon玩弄到這種排山倒海的程度,則讓人無法不瞠目結舌。當然,上原廣美間或也會演奏一段似水流年的舒緩獨奏,讓觀眾靜聽浪漫,瞭解她豐富的才藝。當一個人對一門藝術嫺熟到如此程度,那種迸發出來的自由非常迷人,鄰座的女士非常同意我的看法。

上原廣美拿過話筒,用日本口音的英語向觀眾說:我愛溫哥華!一位觀眾大聲喊,溫哥華愛你!我想,全球化的文化不再分你我,音樂是最容易國際化的藝術形式之一。上原廣美一反西方人所想像的日本女性傳統形象,或許也是一個原因,使她受到溫哥華這個追求自由年輕城市的歡迎,因為她體現了爵士的自由精神。

screen-shot-2016-09-12-at-3-06-50-am
Read the rest

詩人心中殘缺的哈利路亞 (Leonard Cohen: The Broken Hallelujah)


文|蘇東悅

「哈利路亞(Hallelujuh)——」在 2010 年溫哥華冬運會的開幕式上,加拿大歌星凱蒂蓮(KD Lang)穿著潔白的服裝,緊閉著雙眼唱起這句歌詞,來自一位詩人的歌。歌聲悠揚如天籟之音,哈利路亞長長的尾音穿透溫哥華的夜晚,在現場萬人燭光的海洋中,感動了全世界。

詩人去世了,但沒有傷感。他是一個先知(prophet),像他的詩一樣平靜和超越。幾個月前,他寫道:我就要和失去的親人相見了。2016年11月8日。汽車收音機裏突然偉來他昨日辭世的消息,我愕然。我以為詩人是不死的,但他卻平靜地,超越了我無法理解的死亡。

詩人生命結束了,人們卻唱起歌。在悉尼的車站外的大街旁,一個樂隊開始彈奏,一個穿工作服的男子走過來哼起旋律:「啦啦,啦啦啦……」一個中年女子受感染也唱起來。接著,路過的年輕人、剛從車站走出來的老人兒童,都傳唱了起來。陌生人彼此會心一微笑,歌聲如雪球滾大,車站變為自發的頌歌舞台。他們唱著:「和我跳舞,直到愛的最後」(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歌詞似帶有憂鬱,帶有宿命。但此時人羣歌聲卻有節慶的味道,女士們雙雙對對跳起了舞。

科恩(Leonard Cohen)享年82年。 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詩人音樂家在美國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緬懷他,悉尼只是一個小例子。有音樂評論家將他與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音樂家卜.戴倫(Bob Dylan)相持並論,他們同屬於那個熾熱的60、70年代。但與戴倫不同,科恩是來自加拿大滿地可(Montreal),有強烈加拿大人文特質。在70年代,年輕的科恩就已走紅歐洲。80年代後期以來,上了年紀的詩人卻進入第二個事業的高潮。他冷峻溫情、專注謙遜的才情連同他的詩和歌,成為很有「感染力的獨特文化性格」,這是加拿大總理小杜魯多的評語。科恩的作品並不激越,不似青年流行歌手那樣耀眼炫目,卻深深觸及我的靈魂深處。

科恩的音樂審美,是殘缺的哈利路亞(broken Hallelujuh)。

聖經中的大衛王是一個英俊瀟灑的英雄,他信奉上帝,領導猶太民族取得該民族歷史上的輝煌。他同時是個音樂家和詩人,懂得彈豎琴。他彈奏一個神秘的和弦(secret cord),音樂驅走惡魔,由此深得上帝的信任。科恩在他譜寫的最出名詩詞歌曲《哈利路亞》中,借用大衛王的故事開篇:

「我聽說有這麽一個秘密和弦。」(Well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大衛彈了,上帝喜了。」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可是,你並不太乎音樂,對吧?(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ou?)

詩人科恩僅用兩句話就直達心靈深處宗教式的情感。對於不信上帝的人,可把上帝當成隱喻,是內心最聖潔最崇高的那個部分。這開篇兩句好像為這首詩定下嚴肅的基調,但詩人卻馬上話鋒一轉自我否定,反問聽者:你其實並不在乎音樂,對吧?他似乎要進去聖殿,從聖殿的角度來說話,但又折回來,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來看世界。一種衝突基調就出來了。詩人接著寫道:

「(音樂)聽起來是這樣的,第四音階、第五音」(Well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
「小調降,大調升。」(The minor fall … Read the rest


文|蘇東悅

「哈利路亞(Hallelujuh)——」在 2010 年溫哥華冬運會的開幕式上,加拿大歌星凱蒂蓮(KD Lang)穿著潔白的服裝,緊閉著雙眼唱起這句歌詞,來自一位詩人的歌。歌聲悠揚如天籟之音,哈利路亞長長的尾音穿透溫哥華的夜晚,在現場萬人燭光的海洋中,感動了全世界。

詩人去世了,但沒有傷感。他是一個先知(prophet),像他的詩一樣平靜和超越。幾個月前,他寫道:我就要和失去的親人相見了。2016年11月8日。汽車收音機裏突然偉來他昨日辭世的消息,我愕然。我以為詩人是不死的,但他卻平靜地,超越了我無法理解的死亡。

詩人生命結束了,人們卻唱起歌。在悉尼的車站外的大街旁,一個樂隊開始彈奏,一個穿工作服的男子走過來哼起旋律:「啦啦,啦啦啦……」一個中年女子受感染也唱起來。接著,路過的年輕人、剛從車站走出來的老人兒童,都傳唱了起來。陌生人彼此會心一微笑,歌聲如雪球滾大,車站變為自發的頌歌舞台。他們唱著:「和我跳舞,直到愛的最後」(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歌詞似帶有憂鬱,帶有宿命。但此時人羣歌聲卻有節慶的味道,女士們雙雙對對跳起了舞。

科恩(Leonard Cohen)享年82年。 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詩人音樂家在美國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世界各大城市都在緬懷他,悉尼只是一個小例子。有音樂評論家將他與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音樂家卜.戴倫(Bob Dylan)相持並論,他們同屬於那個熾熱的60、70年代。但與戴倫不同,科恩是來自加拿大滿地可(Montreal),有強烈加拿大人文特質。在70年代,年輕的科恩就已走紅歐洲。80年代後期以來,上了年紀的詩人卻進入第二個事業的高潮。他冷峻溫情、專注謙遜的才情連同他的詩和歌,成為很有「感染力的獨特文化性格」,這是加拿大總理小杜魯多的評語。科恩的作品並不激越,不似青年流行歌手那樣耀眼炫目,卻深深觸及我的靈魂深處。

科恩的音樂審美,是殘缺的哈利路亞(broken Hallelujuh)。

聖經中的大衛王是一個英俊瀟灑的英雄,他信奉上帝,領導猶太民族取得該民族歷史上的輝煌。他同時是個音樂家和詩人,懂得彈豎琴。他彈奏一個神秘的和弦(secret cord),音樂驅走惡魔,由此深得上帝的信任。科恩在他譜寫的最出名詩詞歌曲《哈利路亞》中,借用大衛王的故事開篇:

「我聽說有這麽一個秘密和弦。」(Well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大衛彈了,上帝喜了。」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可是,你並不太乎音樂,對吧?(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ou?)

詩人科恩僅用兩句話就直達心靈深處宗教式的情感。對於不信上帝的人,可把上帝當成隱喻,是內心最聖潔最崇高的那個部分。這開篇兩句好像為這首詩定下嚴肅的基調,但詩人卻馬上話鋒一轉自我否定,反問聽者:你其實並不在乎音樂,對吧?他似乎要進去聖殿,從聖殿的角度來說話,但又折回來,從我們普通人的角度來看世界。一種衝突基調就出來了。詩人接著寫道:

「(音樂)聽起來是這樣的,第四音階、第五音」(Well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
「小調降,大調升。」(The minor fall … Read the rest

為什麼慶祝加拿大150歲生日?(Why Celebrate Canada 150?)

文|東東

加拿大沒有核心身份認同,沒有主流社會。加拿大總理小杜在去年在接受《紐約時 報》記者採訪時,就明確地為加拿大開放的文化價值定性。如果是這樣,加拿大迎來 150年的國慶日慶典,要慶祝的是什麼?

每年7月1日是加拿大國慶日。國慶日集中在大城市,一般有煙花表演,有戶外音樂 樂、美食。在加拿大天氣最美的夏天舉行的慶典,是本地居民、家庭、遊客、國際留 學生都很期待的一個大派對。今年是第150個生日,自然是大慶。聯邦政府專項拔款 舉辦慶典,各主要城市都有公共活動,可以見到手持小紙國旗的大人小孩,有人臉上 貼加拿大日彩繪、有人穿著大紅T恤,上面印有加拿大的紅楓葉,陽光下一片熱鬧向 榮的景象。

對於一些新移民和老僑來說,加拿大在慶祝什麼?一位認識不久的朋友蹙眉道,每個 國家都有國慶日,加拿大自然也應有,沒有稀奇呀。我另一位新朋友則說,慶祝的當 然是加拿大特色文化,但他說不清楚是什麼。他知道加拿大不是一個民族國家,情況 有別於中國、歐盟、印度等國家。但他無法理解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移民國家的區別。他說,這些國家都是需要移民來增加他們的人口及勞動力,經濟才 能發展。他又說,我們新移民關心的是吃飯謀生工作家庭房子孩子教育,在這些事情 上,這些國家都差不多。

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也不一定很清楚。加拿大廣 播公司CBC隨機採訪國民這個問題,每人給出的說法也各異。加拿大並不是一個簡單 容易理解的國家。作為移民、在加拿大或者即將到加拿大生活的華人,你的看法是怎 麽樣?在國慶節期間來思考這個話題,我覺得有這個必要。因為從這個問題切入,可 以讓人更深入到加拿大國土的歷史和現在、以及我們個人在這個座標裏的現實考量。

大概每位華人移民原因均不一樣,但相信多數人看好加拿大的安全感、教育好、穩定、自由。這些模糊的感覺,會不會就是國家特質、是國慶的理由呢?如果是,那你認為加拿大的這些特質是一成不變的嗎?果不是一成不變,那麽加拿大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未來是否還會繼續下去?會不會突然變樣,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夢想?

小杜的加拿大沒有核心身份認同,沒有主流社會,那是一張白紙嗎?小杜補充解釋說 ,加拿大擁有的是:「一系列的共同價值,即開放、尊重、同情、願意勤奮工作、互 相支持,為了公平和正義。」但這些普世價值,不是每個西方國家都應有的嗎?這顯 然不是加拿大特有的價值,似乎說了等於沒說。

如果加拿大沒有一個特定成型的國家身分,但那不等同於否認加拿大的國家認同了 嗎?假如我是個印度人,我們印度人是文明古國的後代,我們都喜歡看印度電影( Bollywood),哭得稀里嘩啦,我們說印度語,信奎师那(Krishna),鄰國巴基斯坦 與我們不同,他們是穆斯林。這就是身份認同的一種例子表述。以這種身分認同為基 礎,我們印度人都是同胞,不管是天涯海角,大家共同努力,讓國家傲立於世界之 林。如果沒有一個主流的身份來凝聚國民的共識,印度那麽多民族,國家可能就要分 崩離析了。加拿大總理不怕嗎?

我發現身邊有的朋友喜歡用自己移民前的國家經驗和理解、去投射和慶用在加拿大。這會造成一些誤讀。對「國家」這個詞的理解,不同國家有所不同。在一般的民族國家裏,國家就是維護這個民族利益的實體。大中華文化圈裏,國家的概念更加緊密,國就是一個大的家,國人就是大家庭成員。加拿大人所理解的國家,是什麼樣的呢? 它可以是一經濟單位,是一個文化邊界,是一個法律邊界、是一個政治邊界。國家就是一條虛擬的線,通過大家人共同認可,界定一片區域來,在這個區域裏可以獨立地進行任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活動。國家在這裏,更側重於一種物理概念。

但即使在美國、澳大利亞等非民族國家裏,仍是需要有一個形而上的概念。也即是國 家精神,一種凝聚力,公認的精神力量。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在川普總統的「讓美國 再次偉大起來」的口號裏面,國家主義被大大提高。美國的國家精神,可以追溯到喬 治·華盛頓等開國元勳他們的社會理想,即人生而平等,區別於英國等老牌歐洲帝國的 等級社會;美國的精神,還包括西部開發時代的拓荒者膽識,包括相信通過努力就可 實現美好生活的美國夢。

有沒有一個加拿大夢?沒有。加拿大與美國非常不同。加拿大歷史僅150年,獨立之 前,加拿大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是美國獨立戰爭中失敗的英方退守北方,與本地的 法國殖民者共同締造出來的一個擁有廣袤土地的「烏合」社會。1867年,加拿大宣布 成立聯邦(conferderation),正式立國。成立的時候,加拿大究竟是基於一種什麼的國 家精神來立國,一開始似乎就不明確。

請注意翻譯給華人讀者帶來的理解偏差。加拿大國慶日,在官方的英文表述裏面,是 指紀念聯邦的成立(celebration of conferderation),裏面也沒有提一個「國」( nation)字。我們中文稱之為國慶日,但英文叫做Canada Day,加拿大日,裏面亦未 有「國」字。愛國主義這個英文詞 patrioticism,從詞根的意思,是指父親,父親象徵 土地,patrioticism即熱愛這片熱土的意思,裏面也沒有現代國家(nation)的概念。 這些詞與現代國家(nation)是不同的。nation這個詞,讓人聯想到國家力量、利益, 讓人聯想到軍隊、政府、法庭等國家構成基本元素。早在小杜之前,加拿大就甚少突 出「國」字。因為坊間中文翻譯的緣故,我們把conferderation, Canada Day, … Read the rest

文|東東

加拿大沒有核心身份認同,沒有主流社會。加拿大總理小杜在去年在接受《紐約時 報》記者採訪時,就明確地為加拿大開放的文化價值定性。如果是這樣,加拿大迎來 150年的國慶日慶典,要慶祝的是什麼?

每年7月1日是加拿大國慶日。國慶日集中在大城市,一般有煙花表演,有戶外音樂 樂、美食。在加拿大天氣最美的夏天舉行的慶典,是本地居民、家庭、遊客、國際留 學生都很期待的一個大派對。今年是第150個生日,自然是大慶。聯邦政府專項拔款 舉辦慶典,各主要城市都有公共活動,可以見到手持小紙國旗的大人小孩,有人臉上 貼加拿大日彩繪、有人穿著大紅T恤,上面印有加拿大的紅楓葉,陽光下一片熱鬧向 榮的景象。

對於一些新移民和老僑來說,加拿大在慶祝什麼?一位認識不久的朋友蹙眉道,每個 國家都有國慶日,加拿大自然也應有,沒有稀奇呀。我另一位新朋友則說,慶祝的當 然是加拿大特色文化,但他說不清楚是什麼。他知道加拿大不是一個民族國家,情況 有別於中國、歐盟、印度等國家。但他無法理解加拿大與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 移民國家的區別。他說,這些國家都是需要移民來增加他們的人口及勞動力,經濟才 能發展。他又說,我們新移民關心的是吃飯謀生工作家庭房子孩子教育,在這些事情 上,這些國家都差不多。

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也不一定很清楚。加拿大廣 播公司CBC隨機採訪國民這個問題,每人給出的說法也各異。加拿大並不是一個簡單 容易理解的國家。作為移民、在加拿大或者即將到加拿大生活的華人,你的看法是怎 麽樣?在國慶節期間來思考這個話題,我覺得有這個必要。因為從這個問題切入,可 以讓人更深入到加拿大國土的歷史和現在、以及我們個人在這個座標裏的現實考量。

大概每位華人移民原因均不一樣,但相信多數人看好加拿大的安全感、教育好、穩定、自由。這些模糊的感覺,會不會就是國家特質、是國慶的理由呢?如果是,那你認為加拿大的這些特質是一成不變的嗎?果不是一成不變,那麽加拿大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未來是否還會繼續下去?會不會突然變樣,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夢想?

小杜的加拿大沒有核心身份認同,沒有主流社會,那是一張白紙嗎?小杜補充解釋說 ,加拿大擁有的是:「一系列的共同價值,即開放、尊重、同情、願意勤奮工作、互 相支持,為了公平和正義。」但這些普世價值,不是每個西方國家都應有的嗎?這顯 然不是加拿大特有的價值,似乎說了等於沒說。

如果加拿大沒有一個特定成型的國家身分,但那不等同於否認加拿大的國家認同了 嗎?假如我是個印度人,我們印度人是文明古國的後代,我們都喜歡看印度電影( Bollywood),哭得稀里嘩啦,我們說印度語,信奎师那(Krishna),鄰國巴基斯坦 與我們不同,他們是穆斯林。這就是身份認同的一種例子表述。以這種身分認同為基 礎,我們印度人都是同胞,不管是天涯海角,大家共同努力,讓國家傲立於世界之 林。如果沒有一個主流的身份來凝聚國民的共識,印度那麽多民族,國家可能就要分 崩離析了。加拿大總理不怕嗎?

我發現身邊有的朋友喜歡用自己移民前的國家經驗和理解、去投射和慶用在加拿大。這會造成一些誤讀。對「國家」這個詞的理解,不同國家有所不同。在一般的民族國家裏,國家就是維護這個民族利益的實體。大中華文化圈裏,國家的概念更加緊密,國就是一個大的家,國人就是大家庭成員。加拿大人所理解的國家,是什麼樣的呢? 它可以是一經濟單位,是一個文化邊界,是一個法律邊界、是一個政治邊界。國家就是一條虛擬的線,通過大家人共同認可,界定一片區域來,在這個區域裏可以獨立地進行任何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活動。國家在這裏,更側重於一種物理概念。

但即使在美國、澳大利亞等非民族國家裏,仍是需要有一個形而上的概念。也即是國 家精神,一種凝聚力,公認的精神力量。以美國為例,美國人在川普總統的「讓美國 再次偉大起來」的口號裏面,國家主義被大大提高。美國的國家精神,可以追溯到喬 治·華盛頓等開國元勳他們的社會理想,即人生而平等,區別於英國等老牌歐洲帝國的 等級社會;美國的精神,還包括西部開發時代的拓荒者膽識,包括相信通過努力就可 實現美好生活的美國夢。

有沒有一個加拿大夢?沒有。加拿大與美國非常不同。加拿大歷史僅150年,獨立之 前,加拿大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是美國獨立戰爭中失敗的英方退守北方,與本地的 法國殖民者共同締造出來的一個擁有廣袤土地的「烏合」社會。1867年,加拿大宣布 成立聯邦(conferderation),正式立國。成立的時候,加拿大究竟是基於一種什麼的國 家精神來立國,一開始似乎就不明確。

請注意翻譯給華人讀者帶來的理解偏差。加拿大國慶日,在官方的英文表述裏面,是 指紀念聯邦的成立(celebration of conferderation),裏面也沒有提一個「國」( nation)字。我們中文稱之為國慶日,但英文叫做Canada Day,加拿大日,裏面亦未 有「國」字。愛國主義這個英文詞 patrioticism,從詞根的意思,是指父親,父親象徵 土地,patrioticism即熱愛這片熱土的意思,裏面也沒有現代國家(nation)的概念。 這些詞與現代國家(nation)是不同的。nation這個詞,讓人聯想到國家力量、利益, 讓人聯想到軍隊、政府、法庭等國家構成基本元素。早在小杜之前,加拿大就甚少突 出「國」字。因為坊間中文翻譯的緣故,我們把conferderation, Canada Day, … Read the rest

来吧親愛的,在田纳西等你(Come Love Come: Rhiannon Giddens)


她明星相不明顯。她是歐洲裔及非洲裔的混血,她的臉半黑不黑,有黑人的大鼻孔, 又有白人的高鼻梁。作為歌手,她已經40歲了。她臉上有種凝重與嚴肅。站在舞台上 ,她顯得思想深邃。

她開始撥弄斑鳩琴(banjo),她唱道(英文翻譯):「來吧親愛的來吧。路很低,又 太長了,我知道,很艱辛。來吧親愛的來吧。路通往自由。我將等你,在田纳西州 (Tennessee)。」

這是美國鄉村藍調音樂。她的聲音嘹亮而堅定,層次豐富。似乎帶有悲傷,又富有力 量、悲壯、平和。在表演中,她衣裝樸素,不修頭發,有時還扎一條南方人的辮子, 有點像美國南部鄉村的村姑。但音樂中的眼神藏著道不盡的故事。

她是Rhiannon Giddens,一位華人並不太熟悉的美國民謠歌手和斑鳩琴手。她在 YouTube上面的音樂視頻點擊率,遠遠不及Taylor Swift等紅歌星。但她出色的音樂才 華,贏得了美國幾乎所有音樂大獎(Grammy 格萊美、American Music Award 美國 音樂大獎)。上面的歌詞來自她2017年的新專輯《Freedom Highway》中自創的一首 歌曲《Come Love Come》。

我喜歡她的歌,簡單來說,是因為歌曲中的精神力量。具體来说,这种精神力量来自 歌曲主題以及她的表達方式。

在主題方面,她唱出了美國的歷史之痛:美國黑奴的歷史。美國的黑人農奴,他們的 人生典調,就是勞作終身。假如你周一到周五都必需做你最不喜歡的工作,你會感覺 怎樣?想一想,奴隸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要到農地裏幹差活,假如你這樣 做,你對這個社會會有什麼樣的看法?你不喜歡在老板的眼皮底下工作,覺得不自在 ;想一想,奴隸們每天都在奴隸主或監工的注視下做工;你喜歡到KTV去唱歌,去發 泄去表現自我;想一想,黑人們業餘的彈琴跳舞唱歌,卻是為了莊園主的娛樂。他們 這樣的生活,有未來嗎?他們活著,是為了什麼?

美國的富強,是建立在一部分人的痛苦及犧牲上面的。美國的這段歷史,並沒有過去。歷史,從來都不會成為過去。美國黑人遭遇警察暴力,仍然時有發生。更主要的是,在川普當美國總統後,他的種族主義的言行,更讓美國的有色人種,尤其是黑人感到失去安全感。歷史是反復的,循環的;認為社會必定會從歷史上吸取教訓,那是高估了人類社會的理性。

透過历史上黑奴的水深火熱的生活、來訴求当今美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如果通過評 論性文章來做,就可以發掘美國歷史事實,與當前的事實做對比,探討社會哪些方面 進步,哪些退步了。如果通過5分鐘時長的歌曲來表達,那該怎樣做呢?Giddens在《 Come Love Come》歌詞中,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故事,就如寫短篇小說一樣。她 講到自已4歲那年,母親就被奴隸主打死;12歲那年,亲爱的父親被賣到另一個州, 再无音讯;16歲時,她找到愛人,發誓相依到老;18歲,穿藍色軍服的北方人來了, 解放了,她跟著去了率先廢除奴隸制的田納西州。在那裏,获得自由的她静静地坐著 ,等待著失去的親人們的到來。她一直等著、等著……嘴里喃喃自语(合唱部分): 来吧亲爱的来吧,來这里相会吧!

伴著藍調與黑人靈魂音樂,她娓娓道來。美國本土的音樂元素擴大了故事的情緒幅度 及思想廣度。藍調帶有哀傷,而黑人靈魂音樂(black gospel)將這些哀傷上升到了宗 教的層次,試圖在宗教中去解釋和安慰這艱難的一生,得到活下去的理由,包容創傷 ,轉為平和。

她作品中的思想深度,遠遠超過了一般歌曲的娛樂功能。所以,與其把她看作歌手, 不如換個角度,把她看作是一個跨界作家,一個借用歌聲去表達對歷史看法的作家, 借古喻今。寫文章的傳統作家喜歡通過比喻、對比等許多文學手段來打動喚醒讀者。 她則是在簡單的文字敘事基礎上,加進了傳統的本土音樂元素、使用黑奴所彈奏的樂 器、運用他們的腔調、樸素的淡裝,來營造那個年代的情感,從而更豐富地、立體 地、真觀地表達主題。

她的歌,被認為是歷史題材的當代歌曲。如果借用中國的一種說法,就是尋根。中國 在八十年代有一段尋根文學歷程,要找回失去的文化根子。美國也要寻根。美国從20 世紀以來主宰世界,美國人越來越自大,慢慢失去了立國之初、從各種挑戰中得來的 質樸的、進步的美國精神。當下美國的流行歌曲,唱的都是年輕人的愛和性,美國更 深層的基本社會精神,很少得到體現。Giddens則不同,她通過敘事的歌詞及典調, … Read the rest


她明星相不明顯。她是歐洲裔及非洲裔的混血,她的臉半黑不黑,有黑人的大鼻孔, 又有白人的高鼻梁。作為歌手,她已經40歲了。她臉上有種凝重與嚴肅。站在舞台上 ,她顯得思想深邃。

她開始撥弄斑鳩琴(banjo),她唱道(英文翻譯):「來吧親愛的來吧。路很低,又 太長了,我知道,很艱辛。來吧親愛的來吧。路通往自由。我將等你,在田纳西州 (Tennessee)。」

這是美國鄉村藍調音樂。她的聲音嘹亮而堅定,層次豐富。似乎帶有悲傷,又富有力 量、悲壯、平和。在表演中,她衣裝樸素,不修頭發,有時還扎一條南方人的辮子, 有點像美國南部鄉村的村姑。但音樂中的眼神藏著道不盡的故事。

她是Rhiannon Giddens,一位華人並不太熟悉的美國民謠歌手和斑鳩琴手。她在 YouTube上面的音樂視頻點擊率,遠遠不及Taylor Swift等紅歌星。但她出色的音樂才 華,贏得了美國幾乎所有音樂大獎(Grammy 格萊美、American Music Award 美國 音樂大獎)。上面的歌詞來自她2017年的新專輯《Freedom Highway》中自創的一首 歌曲《Come Love Come》。

我喜歡她的歌,簡單來說,是因為歌曲中的精神力量。具體来说,这种精神力量来自 歌曲主題以及她的表達方式。

在主題方面,她唱出了美國的歷史之痛:美國黑奴的歷史。美國的黑人農奴,他們的 人生典調,就是勞作終身。假如你周一到周五都必需做你最不喜歡的工作,你會感覺 怎樣?想一想,奴隸們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都要到農地裏幹差活,假如你這樣 做,你對這個社會會有什麼樣的看法?你不喜歡在老板的眼皮底下工作,覺得不自在 ;想一想,奴隸們每天都在奴隸主或監工的注視下做工;你喜歡到KTV去唱歌,去發 泄去表現自我;想一想,黑人們業餘的彈琴跳舞唱歌,卻是為了莊園主的娛樂。他們 這樣的生活,有未來嗎?他們活著,是為了什麼?

美國的富強,是建立在一部分人的痛苦及犧牲上面的。美國的這段歷史,並沒有過去。歷史,從來都不會成為過去。美國黑人遭遇警察暴力,仍然時有發生。更主要的是,在川普當美國總統後,他的種族主義的言行,更讓美國的有色人種,尤其是黑人感到失去安全感。歷史是反復的,循環的;認為社會必定會從歷史上吸取教訓,那是高估了人類社會的理性。

透過历史上黑奴的水深火熱的生活、來訴求当今美國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如果通過評 論性文章來做,就可以發掘美國歷史事實,與當前的事實做對比,探討社會哪些方面 進步,哪些退步了。如果通過5分鐘時長的歌曲來表達,那該怎樣做呢?Giddens在《 Come Love Come》歌詞中,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故事,就如寫短篇小說一樣。她 講到自已4歲那年,母親就被奴隸主打死;12歲那年,亲爱的父親被賣到另一個州, 再无音讯;16歲時,她找到愛人,發誓相依到老;18歲,穿藍色軍服的北方人來了, 解放了,她跟著去了率先廢除奴隸制的田納西州。在那裏,获得自由的她静静地坐著 ,等待著失去的親人們的到來。她一直等著、等著……嘴里喃喃自语(合唱部分): 来吧亲爱的来吧,來这里相会吧!

伴著藍調與黑人靈魂音樂,她娓娓道來。美國本土的音樂元素擴大了故事的情緒幅度 及思想廣度。藍調帶有哀傷,而黑人靈魂音樂(black gospel)將這些哀傷上升到了宗 教的層次,試圖在宗教中去解釋和安慰這艱難的一生,得到活下去的理由,包容創傷 ,轉為平和。

她作品中的思想深度,遠遠超過了一般歌曲的娛樂功能。所以,與其把她看作歌手, 不如換個角度,把她看作是一個跨界作家,一個借用歌聲去表達對歷史看法的作家, 借古喻今。寫文章的傳統作家喜歡通過比喻、對比等許多文學手段來打動喚醒讀者。 她則是在簡單的文字敘事基礎上,加進了傳統的本土音樂元素、使用黑奴所彈奏的樂 器、運用他們的腔調、樸素的淡裝,來營造那個年代的情感,從而更豐富地、立體 地、真觀地表達主題。

她的歌,被認為是歷史題材的當代歌曲。如果借用中國的一種說法,就是尋根。中國 在八十年代有一段尋根文學歷程,要找回失去的文化根子。美國也要寻根。美国從20 世紀以來主宰世界,美國人越來越自大,慢慢失去了立國之初、從各種挑戰中得來的 質樸的、進步的美國精神。當下美國的流行歌曲,唱的都是年輕人的愛和性,美國更 深層的基本社會精神,很少得到體現。Giddens則不同,她通過敘事的歌詞及典調, … Read the rest

從壁畫看懂溫哥華緬街的酷(Main Street’s Murals and Hip Culture)


圖文|東東

圖三,社區人像壁畫下面的公共迪斯科

對於許多本地人及遊客來說,緬街(Main Street)是一條時尚的街道,好像挺有特色,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特色的小商店,有舊工業建築裝修成為咖啡店,街上有行人酷酷的裝扮。緬街被北美地產界評為北美最酷的15條街道社區之一,與舊金山紐約最出名的街區同列。你看得出來其中的原因嗎?你會不會覺得國外的東西看上去都差不多?這條街的內涵在哪裏?如何去欣賞?該怎樣去跟沒來過這裏的朋友談論這條街的文化?匆匆而過的拍照人們看過來。每年8月初在這裏舉辦溫哥華壁畫節。借著酷酷的壁畫,我們直接走進這個酷街區背後的文化邏輯。  

在夏日藍天攝氏20度的微風中,卡夫卡咖啡店(Kafka’s)臨街的整個玻璃牆都拆下來,享盡好天氣。坐在店裏及店外露台的人,不多也不少。我們坐下來,看到四周牆上掛有一些小藝術品出售,看到一個青少年女生似在做電腦功課;看到右邊兩個紋身的中年女士在聊天,身上沒有香水味;門外一條日本犬伏在地上,對著行人搖尾吐舌。其實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就是感覺挺舒服,好像溫哥華天經地義就應該是這種感覺,沒有煩惱,心中和平。有人會覺得:因為什麼東西都挺合理舒適,反而講不出一種性格特懲來,是這樣的嗎? 

圖一,快樂山的社區圖景。

緬街是溫哥華市中部南北走向主幹道,街道比較長,我們所說的文化區域是介乎橫街16街以北與2街以南這片區域,尤其是與百老匯街(Broadway)交界的區域。這個有百年歷史的社區被稱為「快樂山」(Mount Pleasant)。這個沒有特色的名字,就如皇后大街一樣,世界許多城市都有此名。相比之下,香港的蘭桂坊,多好聽啊。這裏有一幅不是很起眼的壁畫(圖一)。這裏畫的是想像中的快樂山社區的歷史,以前這裏有軌電車,有飯館、麪包店、藝術、五金店,不同的市鎮功能合在一起,就如現在地產開發中常說的配套齊全。這個中規中舉的畫,看上去像是一個30年代的北美小鎮的政治宣傳畫,希望吸此大家人來這裏。那時候,大概規劃的人想不出特別的賣點,就自稱是快樂之地。 

圖二,福溪壁畫的局部

看另一幅2016年的作品(圖二)。這幅全景式的壁畫,背景是溫哥華最舒服的水邊地帶福溪(False Creek)的想像。畫面中有年輕人騎單車,兒童騎小車,雜耍人騎獨輪車,一個阿伯騎輪椅,大家都很快樂。畫中有夢境的巨大藤蔓將人物聯係起來,構成畫面的大動態,所有人都往前衝,再往上竄,做滑板上升運動之勢,充溢著積極的能量。與第一幅相比,這幅畫比較酷、更生動,尤其是阿伯。藤蔓上有條毛毛蟲,有點像溫哥華行進中的架空列車,這些小細節變成大畫面,給人新鮮細膩的詩意,站在紫色大茄子邊留影,更像是溶入這片快樂之地,如進入愛麗詩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你認為什麼才算是酷?是衣著裝扮,還是性格行為?酷作為一個形容詞,在日常表述中,通常和時尚聯係在一起。許多人喜歡談時尚,即時下崇尚的某種潮流。如果我們看到街頭的流行時尚,就去模仿,這算不算酷呢?還是說是跟風,並非真正的酷?酷,是需要別人認可,還是自我體驗?

我的哥倫比亞朋友喜歡擺酷。

帶我看壁畫的是莎蔓(Charmaine),她的頭發和布料外衣都是粉紅色,配一幅鈷藍色墨鏡。粉紅顯得輕盈、跳躍,有如她的性格。因為粉紅發色不自然,她看上去就是從壁畫裏走出來的人,和我握手。她是快樂山商業協會(Mount Pleasant BIA)的社區推廣專員,在這已經邊住了8年。她外形小巧,聲音卻很有力量,開一輛舊的兩座小貨車(pickup truck),車上擋風玻璃有裂痕。她啪的一聲關車門,有如她說話一樣果斷。

緬街作為最酷最時尚的街道,這個「最」字表現在哪裏?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會動用腦海中固有的時尚標準,來衡量這個街區的所見所聞。但我有個建議,暫時不要往那個繼定的方向想下去,先不要作判斷。時尚並非一個標準,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溫哥華,不同文化有不同時尚。同一文化也有各異的理解。時尚亦非年輕人專利,不同年齡階段都有不同定義。與其將自己的時尚標準在衡量別人,不要去瞭解別人對時尚的理解,然後再想哪些我可以接受。快樂山是各人種雜居的地方,個體的時尚自然不單一,但我可以提供一個信息,就是有一種叫做hipster的時尚。這個詞看上去有點像嬉皮士,意思完全不同。緬街最酷的原因,與這種時尚文化的邏輯有些相關。

Miranda Kerr 廣告。 網上圖片

在衣著裝扮方面,時尚是個悖論,包括兩層完全矛盾的意思:要與眾不同;又要跟時下的流行一致。但似乎更多的人認為,時尚是購物的近義詞,讓人聯想到香港中環的名模廣告招牌,像澳洲名模寇兒(Miranda Kerr)那樣美得沒有瑕疵。在文化邏輯方面,時尚並非那麽簡單。酷,則意味著不一樣。跟誰不一樣?你的鄰居朋友嗎?hipster的酷,是與流行時尚文化不一樣。恰恰就是反對Miranda Kerr這些時尚符號所代表的文化,反對開名車,戴名表,提名牌手袋。

緬街的大部分壁畫都隱藏於巷中,如果沒人帶路,你是看不到的。後巷,是非主流文化的畫布。這裏的藝術,通常與垃圾箱並列,但整潔程度還算可以接受。不加修飾的後巷是否比街面所見更加真實?許多壁畫內容五花八門,有動物、滑板、人物、有趣圖案、多數有夢幻般的超現實主義,怎樣去欣賞這些畫呢?

壁畫是拍照的好地方。該地方被稱為綠州。

壁畫節的英文導賞Joaler帶著觀眾來到兩幅巨大的人物肖像壁畫前(圖三),就在卡夫卡咖啡店後面的停車場,這條後巷有人稱之為「綠州」。這兩幅畫是壁畫節的門面,為壁畫節定下調子,是策展人參與創作的作品。這兩座壁畫的紅磚樓有四層樓高,在街面可以清楚看到,是曝光率高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在中環,應該放寇兒的照片,再加品牌標誌。但這裏兩個人物,一位是住在這座建築裏的年輕原住民藝術家,另一位是在這裏工作了60年的眼科醫生,他的診所眼鏡店就離這壁畫100米。畫中有文字寫道:[活在]當下就是一個禮物。為什麼要畫這兩個無名氏?因為他們是這個社區的普通人。社區更重要,因為我們日常接觸的就是這些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區外某些有光環的名人。觀眾仰視拍照,覺得壁畫有道理。

Hipster的人有些視覺上的識別。典型的hipster是偏廋的身型,穿緊身的褲子,復古的休閒鞋,上衣的設計看似是二手商店舊衣服的改良,有的人會戴粗框眼鏡。男士不喜歡肌肉型,女士不喜歡甜心女孩形象,性別趨中性。但這些不應該成為固有的審美標準,難道腿粗就不能是hipster嗎?我更感興趣hipster的酷,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

hipster photograph from Boomerinas.com

在二街夾緬街的附近工業區,是壁畫最集中的區域。這裏有我最喜歡的瑞士壁畫組合Nevercrew。他們的畫技法高超,畫的可樂塑料瓶子及吸管非常逼真(圖四)。仔細一看,被按挰變型的朔料瓶中,竟有一頭北極熊,似困於監獄。環境保護的意味淺顯易懂。在社區人士壁畫的對面停車場,是法國壁畫家Kashink的作品。畫中是個戴面具的巫師,旁邊有兩個沒有性別特懲的人。畫家是個標緻的女性,卻蓄著黑色小胡子。她的作品及實際生活都在挑戰性別文化的限制。

後巷是壁畫,前街則是小商家。沒有店家的許可,壁畫家就沒有了畫布。這兩者似乎有些聯係。莎蔓說,快樂山的酷,除了藝術,就是小商家。兩者同等重要。緬街布滿小型特色店。從單車店,二手書店到手工藝術等等。Hotro是間不易被發現的臘肉店,所有的肉都來自一個有機農場。快言快語的店主Jackie對我說:「你看不出來吧,我已經56歲了。」然後指著從有機農場提煉出來的護膚品。我正看著,她又迫不及待地送我一包咖啡葉子做的茶。我在想這是茶還是咖啡,她接著下個話題:「我們這裏有特色,Robson街,去他媽的。」

图四: Nevercrew作品

城市,就是一個你可以參與體驗不同的想法做法的地方。Jackie的話讓我覺得這裏充滿活力和性格。我喜歡站在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緬街。緬街的壁畫等街道藝術、Hipster、滑板文化都是後巷文化,普遍被稱為次文化(subculture)。他們的酷,並非故意標新立異,而是有更大的文化邏輯的支撐。Hipster在文化上崇尚進步的自由主義。他們崇尚手工製作、有機食物是反對全球化的集約生產,他們騎單車代步是反對不可持續的能源經濟,他們支持本地社區是保護文化的多元性不被同一性的全球化所扼殺,他們反對性趨向歧視是人性關懷,他們突破性別文化是挑戰人類社會最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這些行為都是站在主流消費主義文化、保守文化的對立面。這些是這裏的時尚文化最根基的邏輯。以此來看緬街,或許會更清晰發現社區的個性。

圖五

Jackie反對的Robson街是溫市中心有名的商業街,都是美國名牌店。國際資本,才能付得起市中心昂貴的房租。而快樂山的房租相對便宜,所以特色店暫時能夠支撐。緬街沒有名牌店,都是本地小商家為主。在這個大企業大財團的年代,要想真正與眾不同地生存下去,並非易事。莎蔓認為Jackie小店有道義的力量,提升社區、尤其是低收入人士對於食物質量的重視。如果這些商家沒有一些類似藝術家的社區信念,就改做他行了。7街上有一幅壁畫,上面引用了美國慈善家Margret Mead的一句話:「永遠不要懷疑一羣有志市民可以改變世界,其實只有他們才能做到。」(圖五)

這副作品來自香港的藝術家

快樂山在過去20年,從治安不良的工人社區轉型成為藝術時尚的社區,尤其過去5年轉型更為神速。這與北京的798有些類似。但轉型就帶來挑戰,地產大鱷就要來了,一座大型豪華住宅正在興建。對於緬街獲評為北美之酷,本地的餐吧Uncle Abe的店主卻有所顧慮地說:「聞名世界是件最壞的事情,因為房租就會升高了。」或許不愛出名,更顯得酷。

卡夫卡咖啡店

緬街壁畫很多,但我走累了,回到卡夫卡咖啡店。店主名字叫卡夫卡,與歷史上的文豪無關。這裏不需要名人效應,那不酷。酷的是做真實的自己。我的哥倫比亞好友一進店就見到幾個火辣的女生,就大膽地上前問,可以照張相嗎?女生說Okay,大方地擺個姿勢。

總結起來,緬街酷在哪裏?逛香港中環,視覺刺激背後的文化邏輯是消費;逛緬街,看到酷的藝術、酷的人和特色店,背後的文化邏輯似乎更有意義。酷,在於不同,在於挑戰主流。福溪壁畫中烏托邦式的開心願景,挑戰消費社會的人際關係的隔閡;巨大人物壁畫中的平凡人,挑戰消費主義的競爭、看誰更美、更炫的審美;莎蔓開的二手貨車,挑戰消費主義的更新換代及浪費;56歲的Jackie講話像年輕人,挑戰著保守的思想……

上述的這些挑戰行為,是否會使生活更合理,更沒有壓力,更自在?這是另外一個大話題了。至於我本人對於這種酷時尚文化有多少認同,我當然不接受Hipster的一些極端做法,我還是喜歡寇兒,不會愛上有胡子的女人,但我喜歡做一個酷的人。  2017年7月20日 寫於溫哥華… Read the rest


圖文|東東

圖三,社區人像壁畫下面的公共迪斯科

對於許多本地人及遊客來說,緬街(Main Street)是一條時尚的街道,好像挺有特色,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有特色的小商店,有舊工業建築裝修成為咖啡店,街上有行人酷酷的裝扮。緬街被北美地產界評為北美最酷的15條街道社區之一,與舊金山紐約最出名的街區同列。你看得出來其中的原因嗎?你會不會覺得國外的東西看上去都差不多?這條街的內涵在哪裏?如何去欣賞?該怎樣去跟沒來過這裏的朋友談論這條街的文化?匆匆而過的拍照人們看過來。每年8月初在這裏舉辦溫哥華壁畫節。借著酷酷的壁畫,我們直接走進這個酷街區背後的文化邏輯。  

在夏日藍天攝氏20度的微風中,卡夫卡咖啡店(Kafka’s)臨街的整個玻璃牆都拆下來,享盡好天氣。坐在店裏及店外露台的人,不多也不少。我們坐下來,看到四周牆上掛有一些小藝術品出售,看到一個青少年女生似在做電腦功課;看到右邊兩個紋身的中年女士在聊天,身上沒有香水味;門外一條日本犬伏在地上,對著行人搖尾吐舌。其實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就是感覺挺舒服,好像溫哥華天經地義就應該是這種感覺,沒有煩惱,心中和平。有人會覺得:因為什麼東西都挺合理舒適,反而講不出一種性格特懲來,是這樣的嗎? 

圖一,快樂山的社區圖景。

緬街是溫哥華市中部南北走向主幹道,街道比較長,我們所說的文化區域是介乎橫街16街以北與2街以南這片區域,尤其是與百老匯街(Broadway)交界的區域。這個有百年歷史的社區被稱為「快樂山」(Mount Pleasant)。這個沒有特色的名字,就如皇后大街一樣,世界許多城市都有此名。相比之下,香港的蘭桂坊,多好聽啊。這裏有一幅不是很起眼的壁畫(圖一)。這裏畫的是想像中的快樂山社區的歷史,以前這裏有軌電車,有飯館、麪包店、藝術、五金店,不同的市鎮功能合在一起,就如現在地產開發中常說的配套齊全。這個中規中舉的畫,看上去像是一個30年代的北美小鎮的政治宣傳畫,希望吸此大家人來這裏。那時候,大概規劃的人想不出特別的賣點,就自稱是快樂之地。 

圖二,福溪壁畫的局部

看另一幅2016年的作品(圖二)。這幅全景式的壁畫,背景是溫哥華最舒服的水邊地帶福溪(False Creek)的想像。畫面中有年輕人騎單車,兒童騎小車,雜耍人騎獨輪車,一個阿伯騎輪椅,大家都很快樂。畫中有夢境的巨大藤蔓將人物聯係起來,構成畫面的大動態,所有人都往前衝,再往上竄,做滑板上升運動之勢,充溢著積極的能量。與第一幅相比,這幅畫比較酷、更生動,尤其是阿伯。藤蔓上有條毛毛蟲,有點像溫哥華行進中的架空列車,這些小細節變成大畫面,給人新鮮細膩的詩意,站在紫色大茄子邊留影,更像是溶入這片快樂之地,如進入愛麗詩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你認為什麼才算是酷?是衣著裝扮,還是性格行為?酷作為一個形容詞,在日常表述中,通常和時尚聯係在一起。許多人喜歡談時尚,即時下崇尚的某種潮流。如果我們看到街頭的流行時尚,就去模仿,這算不算酷呢?還是說是跟風,並非真正的酷?酷,是需要別人認可,還是自我體驗?

我的哥倫比亞朋友喜歡擺酷。

帶我看壁畫的是莎蔓(Charmaine),她的頭發和布料外衣都是粉紅色,配一幅鈷藍色墨鏡。粉紅顯得輕盈、跳躍,有如她的性格。因為粉紅發色不自然,她看上去就是從壁畫裏走出來的人,和我握手。她是快樂山商業協會(Mount Pleasant BIA)的社區推廣專員,在這已經邊住了8年。她外形小巧,聲音卻很有力量,開一輛舊的兩座小貨車(pickup truck),車上擋風玻璃有裂痕。她啪的一聲關車門,有如她說話一樣果斷。

緬街作為最酷最時尚的街道,這個「最」字表現在哪裏?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們會動用腦海中固有的時尚標準,來衡量這個街區的所見所聞。但我有個建議,暫時不要往那個繼定的方向想下去,先不要作判斷。時尚並非一個標準,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溫哥華,不同文化有不同時尚。同一文化也有各異的理解。時尚亦非年輕人專利,不同年齡階段都有不同定義。與其將自己的時尚標準在衡量別人,不要去瞭解別人對時尚的理解,然後再想哪些我可以接受。快樂山是各人種雜居的地方,個體的時尚自然不單一,但我可以提供一個信息,就是有一種叫做hipster的時尚。這個詞看上去有點像嬉皮士,意思完全不同。緬街最酷的原因,與這種時尚文化的邏輯有些相關。

Miranda Kerr 廣告。 網上圖片

在衣著裝扮方面,時尚是個悖論,包括兩層完全矛盾的意思:要與眾不同;又要跟時下的流行一致。但似乎更多的人認為,時尚是購物的近義詞,讓人聯想到香港中環的名模廣告招牌,像澳洲名模寇兒(Miranda Kerr)那樣美得沒有瑕疵。在文化邏輯方面,時尚並非那麽簡單。酷,則意味著不一樣。跟誰不一樣?你的鄰居朋友嗎?hipster的酷,是與流行時尚文化不一樣。恰恰就是反對Miranda Kerr這些時尚符號所代表的文化,反對開名車,戴名表,提名牌手袋。

緬街的大部分壁畫都隱藏於巷中,如果沒人帶路,你是看不到的。後巷,是非主流文化的畫布。這裏的藝術,通常與垃圾箱並列,但整潔程度還算可以接受。不加修飾的後巷是否比街面所見更加真實?許多壁畫內容五花八門,有動物、滑板、人物、有趣圖案、多數有夢幻般的超現實主義,怎樣去欣賞這些畫呢?

壁畫是拍照的好地方。該地方被稱為綠州。

壁畫節的英文導賞Joaler帶著觀眾來到兩幅巨大的人物肖像壁畫前(圖三),就在卡夫卡咖啡店後面的停車場,這條後巷有人稱之為「綠州」。這兩幅畫是壁畫節的門面,為壁畫節定下調子,是策展人參與創作的作品。這兩座壁畫的紅磚樓有四層樓高,在街面可以清楚看到,是曝光率高的地理位置。如果是在中環,應該放寇兒的照片,再加品牌標誌。但這裏兩個人物,一位是住在這座建築裏的年輕原住民藝術家,另一位是在這裏工作了60年的眼科醫生,他的診所眼鏡店就離這壁畫100米。畫中有文字寫道:[活在]當下就是一個禮物。為什麼要畫這兩個無名氏?因為他們是這個社區的普通人。社區更重要,因為我們日常接觸的就是這些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區外某些有光環的名人。觀眾仰視拍照,覺得壁畫有道理。

Hipster的人有些視覺上的識別。典型的hipster是偏廋的身型,穿緊身的褲子,復古的休閒鞋,上衣的設計看似是二手商店舊衣服的改良,有的人會戴粗框眼鏡。男士不喜歡肌肉型,女士不喜歡甜心女孩形象,性別趨中性。但這些不應該成為固有的審美標準,難道腿粗就不能是hipster嗎?我更感興趣hipster的酷,是精神文化層面上的。

hipster photograph from Boomerinas.com

在二街夾緬街的附近工業區,是壁畫最集中的區域。這裏有我最喜歡的瑞士壁畫組合Nevercrew。他們的畫技法高超,畫的可樂塑料瓶子及吸管非常逼真(圖四)。仔細一看,被按挰變型的朔料瓶中,竟有一頭北極熊,似困於監獄。環境保護的意味淺顯易懂。在社區人士壁畫的對面停車場,是法國壁畫家Kashink的作品。畫中是個戴面具的巫師,旁邊有兩個沒有性別特懲的人。畫家是個標緻的女性,卻蓄著黑色小胡子。她的作品及實際生活都在挑戰性別文化的限制。

後巷是壁畫,前街則是小商家。沒有店家的許可,壁畫家就沒有了畫布。這兩者似乎有些聯係。莎蔓說,快樂山的酷,除了藝術,就是小商家。兩者同等重要。緬街布滿小型特色店。從單車店,二手書店到手工藝術等等。Hotro是間不易被發現的臘肉店,所有的肉都來自一個有機農場。快言快語的店主Jackie對我說:「你看不出來吧,我已經56歲了。」然後指著從有機農場提煉出來的護膚品。我正看著,她又迫不及待地送我一包咖啡葉子做的茶。我在想這是茶還是咖啡,她接著下個話題:「我們這裏有特色,Robson街,去他媽的。」

图四: Nevercrew作品

城市,就是一個你可以參與體驗不同的想法做法的地方。Jackie的話讓我覺得這裏充滿活力和性格。我喜歡站在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緬街。緬街的壁畫等街道藝術、Hipster、滑板文化都是後巷文化,普遍被稱為次文化(subculture)。他們的酷,並非故意標新立異,而是有更大的文化邏輯的支撐。Hipster在文化上崇尚進步的自由主義。他們崇尚手工製作、有機食物是反對全球化的集約生產,他們騎單車代步是反對不可持續的能源經濟,他們支持本地社區是保護文化的多元性不被同一性的全球化所扼殺,他們反對性趨向歧視是人性關懷,他們突破性別文化是挑戰人類社會最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這些行為都是站在主流消費主義文化、保守文化的對立面。這些是這裏的時尚文化最根基的邏輯。以此來看緬街,或許會更清晰發現社區的個性。

圖五

Jackie反對的Robson街是溫市中心有名的商業街,都是美國名牌店。國際資本,才能付得起市中心昂貴的房租。而快樂山的房租相對便宜,所以特色店暫時能夠支撐。緬街沒有名牌店,都是本地小商家為主。在這個大企業大財團的年代,要想真正與眾不同地生存下去,並非易事。莎蔓認為Jackie小店有道義的力量,提升社區、尤其是低收入人士對於食物質量的重視。如果這些商家沒有一些類似藝術家的社區信念,就改做他行了。7街上有一幅壁畫,上面引用了美國慈善家Margret Mead的一句話:「永遠不要懷疑一羣有志市民可以改變世界,其實只有他們才能做到。」(圖五)

這副作品來自香港的藝術家

快樂山在過去20年,從治安不良的工人社區轉型成為藝術時尚的社區,尤其過去5年轉型更為神速。這與北京的798有些類似。但轉型就帶來挑戰,地產大鱷就要來了,一座大型豪華住宅正在興建。對於緬街獲評為北美之酷,本地的餐吧Uncle Abe的店主卻有所顧慮地說:「聞名世界是件最壞的事情,因為房租就會升高了。」或許不愛出名,更顯得酷。

卡夫卡咖啡店

緬街壁畫很多,但我走累了,回到卡夫卡咖啡店。店主名字叫卡夫卡,與歷史上的文豪無關。這裏不需要名人效應,那不酷。酷的是做真實的自己。我的哥倫比亞好友一進店就見到幾個火辣的女生,就大膽地上前問,可以照張相嗎?女生說Okay,大方地擺個姿勢。

總結起來,緬街酷在哪裏?逛香港中環,視覺刺激背後的文化邏輯是消費;逛緬街,看到酷的藝術、酷的人和特色店,背後的文化邏輯似乎更有意義。酷,在於不同,在於挑戰主流。福溪壁畫中烏托邦式的開心願景,挑戰消費社會的人際關係的隔閡;巨大人物壁畫中的平凡人,挑戰消費主義的競爭、看誰更美、更炫的審美;莎蔓開的二手貨車,挑戰消費主義的更新換代及浪費;56歲的Jackie講話像年輕人,挑戰著保守的思想……

上述的這些挑戰行為,是否會使生活更合理,更沒有壓力,更自在?這是另外一個大話題了。至於我本人對於這種酷時尚文化有多少認同,我當然不接受Hipster的一些極端做法,我還是喜歡寇兒,不會愛上有胡子的女人,但我喜歡做一個酷的人。  2017年7月20日 寫於溫哥華… Read the rest

到天車站和渡船上開派對 (Halloween party for health)

在萬聖節的周五晚上,我們到溫哥華市中心的Granville Square 參加了一個派對,叫做Party4Health, 健康派對。非常好玩。這個派對不許用酒精,不抽煙吸大麻。是一個健康的派對。我們一邊走一邊放音樂跳舞。不留下一點垃圾。溫哥華真的是開放。我們先後去了 Seabus 海上巴士,以及溫哥華的天車站,在公共場合派對,並不斷地變換地方。最後來到周末派對最多人的Granville Street, 和那裏的酒吧人羣匯合到一起,非常盡興,過癮。
如果你感興參加這個派對,可以到Facebook 搜索party4health, 他們在新年也和組織活動。我與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但覺得這是一個很負責任的派對小組,充分體現了溫哥華的城市文化,開放、自在、戶外、關心環境、好玩。

Read the rest

在萬聖節的周五晚上,我們到溫哥華市中心的Granville Square 參加了一個派對,叫做Party4Health, 健康派對。非常好玩。這個派對不許用酒精,不抽煙吸大麻。是一個健康的派對。我們一邊走一邊放音樂跳舞。不留下一點垃圾。溫哥華真的是開放。我們先後去了 Seabus 海上巴士,以及溫哥華的天車站,在公共場合派對,並不斷地變換地方。最後來到周末派對最多人的Granville Street, 和那裏的酒吧人羣匯合到一起,非常盡興,過癮。
如果你感興參加這個派對,可以到Facebook 搜索party4health, 他們在新年也和組織活動。我與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但覺得這是一個很負責任的派對小組,充分體現了溫哥華的城市文化,開放、自在、戶外、關心環境、好玩。

Read the rest

談談加拿大原住民的村落 (MOA First Nation Village Architecture)

加拿大原住民的村落是什麼樣子的? 加拿大有很多不同的原住民,我們今天去參觀位於ubc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大學裡面的人類學博物館 museum of anthropology。博物館後面有一個原住民村落。當然是重建的村落,裡面不是住人的地方。這裏可以了解到一個叫做海達 haida 的原住民部族。他們的建築。整個村落建於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間,由原住民藝術家設計建設的。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