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敏君創作的“傻笑人”自1990年代至今都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標志性形象,在國內和國際上均廣爲人知。“傻笑人”飽含其時的創作政治背景,嚴肅地概括了中國的一種社會現實。當14座“傻笑人”銅像雕塑來到溫哥華,情況則大有不同。雕塑被放在市中區最熱鬧和歡樂的海灘邊,旁邊加了一段注明文字:願此雕塑給您帶來笑聲、趣味的心境和興奮的體驗。(May this sculpture inspire laughter, playfulness and joy in all who experience it.)
“傻笑人”銅像于2009年越過太平洋,從中國運到溫哥華,參加溫哥華雙年展(Vancouver Biennale)的“露天博物館”(open air museum)展覽,爲期兩年。銅像以藝術家自畫像爲基礎,通過咧大嘴傻笑的誇張變形,再加上與大笑有關的一些肢體姿勢構成。銅像比常人高兩倍,共7對14座,肢體各有不同。這些雕塑安裝在溫哥華市中心人氣最旺的地點,比鄰世界著名的史丹利公園、位于充滿休閑人群的英吉利灣沙灘邊上、在遊人如織的Denman街和Davie街交界處的三角型綠化袖珍公園中。“傻笑人”雕塑很快就成爲溫哥華甚至是加拿大最具人氣的公共藝術之一,成爲諸多傳媒的話題。
將該作品帶到溫哥華的策展人鄭勝天介紹說:“一開始周邊有人反對這群雕塑;但後來人們就喜歡上了。”事實上,連美國西部城市的《西雅圖時報》也及時報道了這件成功的藝術品,有美國人專程北上慕名而來溫哥華。2012年8月,作品展期結束之際,經營瑜珈服裝品牌Lululemon的Wilson家族基金會慷慨解囊,買下作品並捐獻給溫哥華市,作品得以永久駐留溫哥華。事後,慈善家Wilson說:“我認爲,我們不能忍受看到這座雕塑不在溫哥華。” 2013年,雕塑獲加拿大規劃師學會(Canadian Institute of Planners)提名爲加拿大最優地方(the Great Places In Canada)。
在每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總有一些大人小孩,像蜜蜂趨向花朵一樣來到裏,興奮地在雕塑中攀來爬去。筆者也曾和友人一起去攀爬。我掂起腳跟伸長手臂,剛好夠著抓穩咧開大嘴裏的牙齒。我試圖用“引體向上”的姿勢,並借助腳力往上蹬,卻總滑倒在銅像光溜溜的表面,甚爲好笑。和銅像的體膚接觸後,我發現銅像關節處處被磨得像鏡面般光滑,因太多人觸摸的緣故,讓我想起小時候爺爺用了幾十年的鐵錘的光滑把手。
“溫哥華雙年展”這個非贏利組織的創辦人Barrie Mowatt解釋說,銅像的歡樂表情,與該處歡樂的氛圍相呼應,受到追捧是情理之中。筆者認爲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諸多因素,作品的命名是其中之一。岳敏君原定名稱是《迷樂》,他認爲“迷”除了有形容笑容的形態外,也有“迷宮”的雙關意思,因爲觀衆可在14個銅像組成的迷宮(maze)中走動。策展人鄭勝天于是起了個英文名“A-mazing Laughter”,這在英文中朗朗上口,字面的雙關意思是“很有意思的笑聲”和“一個迷宮中的笑聲”。
“傻笑人”銅像的火爆反應折射出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對岳敏君創作的原意,國內雖各方解說不一,有人認為是在諷刺社會中人們都帶著假笑,有人認為是對政治的無奈表現。不管那種說法,大家都認爲“傻笑人”是在表現某些社會症狀,絕對不是表現發自肺腑的歡樂。然而,“傻笑人”在溫哥華被當成了真笑,被人們當成迪斯尼一樣的人物。對于了解“傻笑人”曆史背景的人,見到這等反差,筆者覺得很有意思。
當溫哥華的街人頻頻在銅像前扮鬼臉擺姿勢拍照的時候,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你爲什麽笑?150萬加元買下笑臉銅像,但這笑究竟是什麽意思?》。文章告訴讀者,此笑非那笑!文章轉述了藝評家Richard Bernstein發表在《紐約時報》中的話說:“這笑被理解成爲一種荒誕的笑話,生活中的歡樂是一種幻覺,最終會導致幻滅。”文章還引述了現在北京工作的“中國藝術”專家Karen Smith,她認爲“傻笑”是一個面具,掩蓋內心的無望。然而,文章最後給出肯定的總結:“A-mazing Laughter是一件極具人氣的互動公共藝術品,換句話說,是一件稀罕和很具價值的東西。”
溫哥華公共藝術部制作了該作品的宣傳單張,筆者有幸爲其撰寫文案。我先提及作品與創作政治背景的關系、及其在藝術史中的顯要性,隨後就進一步表明,“傻笑人”在世界各地展出之後,作品與不同文化環境産生互動,意涵不斷延伸。在溫哥華的文化氛圍中,作品擁有了歡樂的意味。
這裏涉及到原作的語境(context)與新語境的關系。Barrie對于銅像作品的感染力感到十分自豪,一談起來就充滿熱情。他組織了許多活動,讓雕塑與生活情趣結合起來。比如,他給14尊銅像穿上了鮮豔的橙色救生衣,組織攝影比賽等,增加了銅像的生氣。從這些參與性活動來看,公共藝術作品的價值判斷,似乎由當下的公衆參與程度來決定的。這些活動更關心作品的當下,即作品在新語境中的溝通能力、影響力以及制造文化趣味的能力;至于作品原本的曆史語境,雖相關,也會在導覽中提到,但就沒有那麽突出。Barrie說,“露天博物館”的概念,是爲公衆提供參與的機會,“把藝術品展覽從館內放到公共空間,讓市民可接觸到,可以參與進去。這樣,公共藝術品就成爲公衆學習、社區參與和促成社會行動的催化劑。” 他強調了作品的功能。
Barrie是一個行動主義的人。他認爲有的作品放到公共場所還不夠,還要有公衆參與。他認爲創造公衆參與的機會,就是與公衆的生活習慣結合在一起。于是,他發起了”腳踏車遊雙年展“(BIKEnnale)活動,把溫哥華流行的戶外運動與欣賞公共藝術結合起來,參加的人不在少數。
岳敏君“傻笑人”的銅像雕塑有兩個相同版本。除了溫哥華的版本外,另一版本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前面。今日美術館的銅像鮮有人走近,與溫哥華的火爆反應形成鮮明對照,顯得孤獨。或許人們感到與藝術家的思想高度有距離,或許北京的城市習慣不同,總之極少有觀衆參與。筆者更喜歡溫哥華版本,在概念上,它模糊了”傻笑“和”真笑“的界限,層次更豐富;在情感上,作品經過多人觸摸而更具親切感,因爲我也爬過;從功能上,作品確實給溫哥華帶來了實在的笑聲。
或許有人會認爲岳的作品被溫哥華誤讀。我覺得假如真有所謂”誤讀“這一回事,也是快樂的誤讀,未嘗不可,就如《國家郵報》的態度。如果以最初創作意圖爲標准定論,那麽作品就沒有成長空間。當代藝術作品,尤其是公共藝術品,就像個生命有機體。這有機體是社會性的,需要成長的。有關作品的評論、對話、周邊環境、觀衆參與形式,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可以說,岳敏君的銅像作品來到溫哥華,成爲溫哥華這個多元城市文化體驗的一部分;同時,溫哥華的多元城市文化,通過與銅像的互動,也成爲銅像作品意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