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Suzuki之孫: 滑雪板運動推環保

三個年輕人拿上滑雪板、背上吉它、將行李放進一輛改裝過發動機的校巴就出發了,前往卑詩北部的大山。他們從白雪凱凱的山頂滑下,忘情於大自然的潔白無暇;第二天,他們與當地的原住民坐在一起,一起彈唱、分享環境故事、關注卑詩北部能源開發對環境影響。他們相互鼓勵、一起行動,去阻止大公司的開發工程。

其中一個年輕人,就是加國著名環保活動家大衛鈴木(David Suzuki)之孫坎波斯(Tamo Campos),他日前獲加國環保組織「加拿大海星」(Starfish Canada)25歲以下環保人士獎。他把戶外滑雪板運動與環保行動結合,向公眾宣傳環保意識。

現年24歲居於北溫的坎波斯,職業是滑雪板運動員。3年前作為慈善組織義工抵南美山區從事人道主義工作,見到當地生態受全球氣候變暖破壞,觸發保護生態念頭。回國後參與反對卑詩北部能源開採項目。

坎波斯接受我訪問時表示,他從事環保事業,與祖父大衛鈴木倒沒有直接關係。他說:「大衛鈴木是我良師益友,影響許多人,但我有自己的方向。」

坎波斯與幾個好朋友組織了一個團體「超越滑雪板」(Beyond Boarding),把滑雪板熱情與環保結合起來。2014年初,他們開車往卑詩北部,一邊滑雪,一邊和當地社區人士及學生分享環保訊息,並加入原住民保護土地、抗議能源公司的採礦工程。這個校巴旅程歷時8個月,行程1.8萬公里。

坎波斯強調,他與傳統環保人士不同。他表示,滑雪者經常在戶外接觸大自然,目睹環境變化。所以不少人都成為環保積極分子。許多年輕人和學生喜歡滑雪板運動,通過這方式可吸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他強調環保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坎波斯當時就與友人改裝了一輛校巴的汽油引擎,可用回收菜油推動,並完成了1.8萬公里行程,證明使用替代能源的可行性。

加拿大海星創辦人埃普林漢(Kyle Empringham)說:「坎波斯身體力行宣傳環保意識令人感到溫暖,並向公眾講述許多主流媒體見不到的故事。」… Read the rest

三個年輕人拿上滑雪板、背上吉它、將行李放進一輛改裝過發動機的校巴就出發了,前往卑詩北部的大山。他們從白雪凱凱的山頂滑下,忘情於大自然的潔白無暇;第二天,他們與當地的原住民坐在一起,一起彈唱、分享環境故事、關注卑詩北部能源開發對環境影響。他們相互鼓勵、一起行動,去阻止大公司的開發工程。

其中一個年輕人,就是加國著名環保活動家大衛鈴木(David Suzuki)之孫坎波斯(Tamo Campos),他日前獲加國環保組織「加拿大海星」(Starfish Canada)25歲以下環保人士獎。他把戶外滑雪板運動與環保行動結合,向公眾宣傳環保意識。

現年24歲居於北溫的坎波斯,職業是滑雪板運動員。3年前作為慈善組織義工抵南美山區從事人道主義工作,見到當地生態受全球氣候變暖破壞,觸發保護生態念頭。回國後參與反對卑詩北部能源開採項目。

坎波斯接受我訪問時表示,他從事環保事業,與祖父大衛鈴木倒沒有直接關係。他說:「大衛鈴木是我良師益友,影響許多人,但我有自己的方向。」

坎波斯與幾個好朋友組織了一個團體「超越滑雪板」(Beyond Boarding),把滑雪板熱情與環保結合起來。2014年初,他們開車往卑詩北部,一邊滑雪,一邊和當地社區人士及學生分享環保訊息,並加入原住民保護土地、抗議能源公司的採礦工程。這個校巴旅程歷時8個月,行程1.8萬公里。

坎波斯強調,他與傳統環保人士不同。他表示,滑雪者經常在戶外接觸大自然,目睹環境變化。所以不少人都成為環保積極分子。許多年輕人和學生喜歡滑雪板運動,通過這方式可吸引更多人加入環保隊伍。他強調環保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坎波斯當時就與友人改裝了一輛校巴的汽油引擎,可用回收菜油推動,並完成了1.8萬公里行程,證明使用替代能源的可行性。

加拿大海星創辦人埃普林漢(Kyle Empringham)說:「坎波斯身體力行宣傳環保意識令人感到溫暖,並向公眾講述許多主流媒體見不到的故事。」… Read the rest

華埠老照片展 (Chinatown Activist/Photography Show)

 

華人在加拿大的今天是由先輩爭取來的。但許多年輕華人或者新移民的華人並不知道這段歷史。他們常把今天華人地位當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其實上,華人的先輩們,早期來到加拿大,是遭受了許多的不公平對待的。他們在困境中不斷地抗爭,才贏來華人後代的光明。Centre A的《朱靄信照片作品1973-1981:時間,地點,政治》展覽在9月25日開幕,正是再現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

攝影作品的攝影師朱靄信(Jim Wong-chu),是一位多才藝的長者。他是英文雜志《Ricepaper》的創辦人,他又是加拿大最早的一位用英文寫作的華裔詩人。他身兼多職,是位社會活動家,數十年來一直在為華人爭權益,為華人發聲。

他1949年生於香港,1961年移居加西至今。他見證了華埠數十年的風雨變遷。在他年輕的時候,他用相機拍攝了華埠發生的一幕幕華人抗爭的場面,有華人舉牌抗議政府取締燒臘的中式飲食,也有充滿溫情的華人業餘生活的細節情景。Centre A將這些舊作展出,總共有近100件的作品。其實是有一定的政治訴求。白人館長Tyler告訴我說,歷史上白人對亞裔的心態,其實並沒有完全成為過去。華埠的文化不斷地被蠶食。市府的沒有對華埠附近的商業化進行規劃,照顧或保護華埠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正在消失。

「七八十年代的加拿大,並不如現在這樣。」朱靄信這麼對我說。我和他,以及他的一幫朋友,在華埠一家中餐廳裏一起吃飯。這家餐廳是他最喜歡的華埠餐廳。

他的頭發不少已經變白,卻仍顯得很硬朗。他列舉了許多過去的事例。他問我有沒有聽過1907年的反亞裔暴力事件。我聞所未聞。這件事情,對於偉大祖國來說,小得不用再提,根本沒有在歷史書上提及;但是,這對於海外華人,卻是天大的事情。當時,華埠被白人打砸搶,華人商鋪一片混亂。這些白人還准備打擊日本人,但日本人早有防備,所以日本城沒有受到太多的災難。

他還告訴我,當時的執法人員根本不保護華人。華人只有忍讓,不敢出聲。這樣的對華人的嚴重歧視發展到仇視,一直延續到二戰後。華人直到六十年代還不被允許在華埠以外居住。直到七八十年代,才開始有華人到主流社會的工作地點上班。

朱靄信在年輕的時候住在華埠。那裏的人都相互認識。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就拿起相機到處拍。他拍照總得事先征詢對方的同意才拍。「拍照是很神聖的事情,不像現在許多年輕人隨便地按下數碼快門,」他說。

後來,朱靄信覺得,要抗爭,最好的工具其實是寫作,而且是英文寫作。這樣,人家才能了解你,才能改變這個社會。所以,他開始了一個新的歷程。他幾十年來一直在郵局上班,在工余時間開始寫作。他的成就很大,先後獲得許多加拿大文學的承認和獎項。

「雖然華人還是存在一些被歧視的問題,但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他對我說,「但是,還是有些人要排斥我們。」在他的眼裏,在華人社區之外,總存在著一種暗流,一直想要排斥華人。

 … Read the rest

 

華人在加拿大的今天是由先輩爭取來的。但許多年輕華人或者新移民的華人並不知道這段歷史。他們常把今天華人地位當成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其實上,華人的先輩們,早期來到加拿大,是遭受了許多的不公平對待的。他們在困境中不斷地抗爭,才贏來華人後代的光明。Centre A的《朱靄信照片作品1973-1981:時間,地點,政治》展覽在9月25日開幕,正是再現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

攝影作品的攝影師朱靄信(Jim Wong-chu),是一位多才藝的長者。他是英文雜志《Ricepaper》的創辦人,他又是加拿大最早的一位用英文寫作的華裔詩人。他身兼多職,是位社會活動家,數十年來一直在為華人爭權益,為華人發聲。

他1949年生於香港,1961年移居加西至今。他見證了華埠數十年的風雨變遷。在他年輕的時候,他用相機拍攝了華埠發生的一幕幕華人抗爭的場面,有華人舉牌抗議政府取締燒臘的中式飲食,也有充滿溫情的華人業餘生活的細節情景。Centre A將這些舊作展出,總共有近100件的作品。其實是有一定的政治訴求。白人館長Tyler告訴我說,歷史上白人對亞裔的心態,其實並沒有完全成為過去。華埠的文化不斷地被蠶食。市府的沒有對華埠附近的商業化進行規劃,照顧或保護華埠的歷史文化,這些文化正在消失。

「七八十年代的加拿大,並不如現在這樣。」朱靄信這麼對我說。我和他,以及他的一幫朋友,在華埠一家中餐廳裏一起吃飯。這家餐廳是他最喜歡的華埠餐廳。

他的頭發不少已經變白,卻仍顯得很硬朗。他列舉了許多過去的事例。他問我有沒有聽過1907年的反亞裔暴力事件。我聞所未聞。這件事情,對於偉大祖國來說,小得不用再提,根本沒有在歷史書上提及;但是,這對於海外華人,卻是天大的事情。當時,華埠被白人打砸搶,華人商鋪一片混亂。這些白人還准備打擊日本人,但日本人早有防備,所以日本城沒有受到太多的災難。

他還告訴我,當時的執法人員根本不保護華人。華人只有忍讓,不敢出聲。這樣的對華人的嚴重歧視發展到仇視,一直延續到二戰後。華人直到六十年代還不被允許在華埠以外居住。直到七八十年代,才開始有華人到主流社會的工作地點上班。

朱靄信在年輕的時候住在華埠。那裏的人都相互認識。平時沒事的時候,他就拿起相機到處拍。他拍照總得事先征詢對方的同意才拍。「拍照是很神聖的事情,不像現在許多年輕人隨便地按下數碼快門,」他說。

後來,朱靄信覺得,要抗爭,最好的工具其實是寫作,而且是英文寫作。這樣,人家才能了解你,才能改變這個社會。所以,他開始了一個新的歷程。他幾十年來一直在郵局上班,在工余時間開始寫作。他的成就很大,先後獲得許多加拿大文學的承認和獎項。

「雖然華人還是存在一些被歧視的問題,但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他對我說,「但是,還是有些人要排斥我們。」在他的眼裏,在華人社區之外,總存在著一種暗流,一直想要排斥華人。

 … Read the rest

藝術家Janina的窮困

雅尼娜(Janina)是一個從德國來的藝術家,四十五歲,在多倫多定居做藝術,她也是我的室友。

去年九月份,經朋友介紹,我住進了雅尼娜租住的房子。那是市中心的一幢三層樓的城市屋。這房子位於較貧瘠的葡萄牙人社區。一層為另一住戶,分門進出。二層有兩個房間,雅尼娜住間小房,把大房間轉租給我,我們共用廚房廁所。三層是雅尼娜的藝術工作室,她做些紡織類的現代藝術作品,但聽說很少賣得出去。

雅尼娜個子高大硬朗,約有六英尺高。雅尼娜臉部肌肉也頗硬朗,不作聲時是嚴肅, 如一尊青銅鑄成的沈思者塑像。雅尼娜在公園兼職當保安人員,她的身材及臉部表情有明顯的工作優勢。據她自述,公園裡總有一群吸毒之不良少年幹壞事,警察非大事不幹預,每每是她責無旁貸把他們唬住嚇跑。她的腳踏車又大又重,像是用德國的坦克材料做的,可以把壞小孩嚇跑。

雅尼娜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第一個月裡我對她的了解。她從不計較我搬弄共用地方的擺設,不介意我的畫掛在她房門附近的牆上。需要她幫忙擔擡重物上樓,她也爽快利落。她說話直截了當,從不含糊。她少用修飾的形容詞,多用直來直往的動詞,請求時少用疑問句,而多用祈使句。譬如,她會對我說:“明天你必需把錢給我。”我每月都準時交房租,但她還是要作多餘的提醒,顯得粗魯。

但我並不在意,知她只是直心直口而已。雅尼娜飲食粗獷,早晨起來端出一大鍋,將小麥類、蔬果類、奶酪類及肉類食物不分青紅皂白同時掉入鍋中,用大勻攪和後端起就吃,吃剩的部分就是晚餐。雅尼娜極少塗脂抹粉,她的衣服盡是耐磨的粗棉布料,式樣怪誕,多純色,調偏暗。有時候,她在額頭上系一白色帶花的繃帶狀綢緞作裝飾,綢緞另一頭長長垂及腰間,既象是街頭抗議示威者,又象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她還把又長又厚襪子套在緊身的褲腿外面,這種衣著習慣異常,我戲稱之為巴伐利亞藍領時尚。有一回,我的Timberland書包拉鍊壞了,找她幫忙縫補。拿回來一看,書包成為一個針線雜亂無章,慘不忍睹的怪物。我心中想,難怪她的藝術買不出去。

漸漸地,我發現雅尼娜的粗獷有過份之處。家裡衛生她少在意,飯後從不洗碗,地髒了視而不見,她甚至會忘記沖廁所。這苦了我這小男人室友:經常洗碗掃地,間或還要掩鼻沖廁。雅尼娜還有特殊習慣:她每天都把食物垃圾置入塑料袋放入冰箱的冷凍室,理由是防止食物垃圾在垃圾桶內變味滋生細菌。因為她每週僅清理一次垃圾桶,所以此舉似有必要。不過,冰箱裡因此充斥著雞骨香蕉皮等垃圾,甚不雅觀。更有甚者,有一回,她將要扔掉的老鼠藥也置入冰箱中,我見之大駭。

雅尼娜不修邊幅之極端事例發生在第二個月的一天清晨。我打開房門,只見清靜的陽光射進了廚房。又是生趣盎然的一天。雅尼娜的房門緊閉,裡面應該仍是一片夢鄉。我正邁出這一天的第一步,廚房裡的電話機突然鈴聲大作。我正準備走過去接,突然間,雅尼娜房內一陣雜亂聲響,房門驟開,斜刺裡一個披頭散發的雅尼娜衝了出來,和我冷不防打了個照面,我們雙方都震住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她近來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當她在被窩裡酣睡時,忽聞鈴聲,就魚躍而起奪門而出。如是以往末有我這個室友之前,她慣於不穿衣服行走。我初搬來,她還處於舊習之中。於是就發生了這樣難堪的一幕:她站在她房門口,下身沒著一物;我站在我房門口,瞠目結舌;我們眼光交錯的一瞬間,彼此都不知道如何收場。本來這無需大驚小怪:大家皆成年人,人終有錯漏之時嘛。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我大出意外。她並不尖叫,並不馬上落荒而逃。她稍猶豫片刻,即大步流星走去接電話了,仿若無事發生。那光屁股惡惡地晃進我的眼簾,通過大腦再沈入胃部。讓我早餐難咽。事後,雅尼娜也不道歉,我也不好意思開口追究,雅尼娜卻因此得寸進尺。遮羞布一朝褪去,雅尼娜從此無所顧忌,每天晨起皆衣不蔽體,發亂如麻似瘋婦。

從此,我對雅尼娜敬而遠之。

我們住的社區雖窮,倒也整潔,入夜後,社區安寧清靜,無車馬之喧,甚是宜人。雅尼娜煙癮不小,常獨坐門前的小台階上,對著社區街道靜靜地吞飛吐霧,一坐就是半天光景,青銅雕塑的臉紋絲不動。在月光淡淡的夜裡,她端坐著的黑色剪影與周遭混為一體,只有點燃的煙頭的一點紅光晰然可見,還有那四處擴散的白煙,慢慢稀釋入黑夜。我雖刻意避開她,但每每見到這一情景,我又心生同情。門階上坐著,此為休閒;抽煙,亦為休閒。然而,一個中年婦女每夜皆獨自一人如是這般,則不單為休閒,或有戚戚然於心中。她在幽暗處,身體的物理存在被黑夜省略,只剩下思緒,透過煙頭隨著縈繞的煙漫散至夜空。雅尼娜這個硬梆梆之女性,似乎有著綿綿的心緒,煙頭之外她有何內心圖景?

雅尼娜沒有結婚,自二十幾年前離開德國的親人移居加拿大後,就一直單身活著。問其緣由,說:加拿大較德國自由。海淪長於德國鄉下,三鄰四舍皆熟人,多有約束,獨居加拿大,則無人幹預其生活決定,且無家室之累,可靜心專功藝術。聼來似爲有理。廚房的冰箱上有張小照片。照片中一位身材高挑勻稱的女孩,在陽光下笑容可掬,頭發上頑皮地插一花朵。一日,我突然喚醒,原來此即雅尼娜之少時模樣。好好一位德國懷春少女,何時淪至不顧顏面的境地?我大爲不解:當初的她,為何不從大衆合大流,不謀正職嫁大婚,反而爲自由故抛離親人故土,偏偏操起男性職業,當公園保安,又偏居一隅做賣不出去的藝術?這自由使她快樂嗎?

彼時的雅尼娜我知之甚少,雅尼娜極少提及,從我朋友處聼來,僅知雅尼娜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哲學係,通曉許多理論,曾有中學教職機會,雅尼娜卻不爲所動,毅然投身藝術;現時的雅尼娜朋友不多,她的生活主題似乎只剩下孤獨抑或是單獨。在英文裡“孤獨”(lonely)和“單獨”(alone)是兩不同含義的單詞,初學者容易混淆。前者指心境,後者指處境,比如單獨的人未必一定會感到孤獨;前者被動,後者卻可以是主動,雅尼娜就是主動選擇了單獨;前者是負面的,後者是中性的,甚至可以是正面的,譬如我覺得單獨的旅行很美。然而,對於寄居他國的人,有時候孤獨和單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是相互滲透轉換:單獨久了就成了孤獨,適應了孤獨就變回了單獨。五年來,我總是埋頭讀書作畫,尙未有成效,常在孤獨和單獨中徘徊。寂寞難奈時,我會安撫自己說:我不孤獨,因爲我有藝術相伴;我衹是單獨,單獨是藝術家必經之路;縱使是孤獨,亦可激發創作熱情,助我終成大器。門外抽煙的雅尼娜與我不同,她早過了不惑之年,單獨生活的年月漫長,她是否已順應了孤獨,還是更加孤獨?

雖與雅尼娜同一屋檐,我們面聊並不多。她早出早歸,我晚出晚歸,重疊的時間裡彼此各自忙活。每天傍晚我回到家,她大都一個人蝸居在三樓的工作室裡作藝術創作。我會對天花板說一聲“哈羅,我回來啦。”然後樓上就傳來雅尼娜的應聲“你今天過得怎樣?”我機械地對著空氣回答:“很好,你呢?”她又答:“不錯啊。”然後,聞聲不見影的談話就此結束,我走進自己的房間打理自己的畫了。我平常關著房門,以避免見到雅尼娜沒有生氣的青銅臉,影響我藝術創作的心情。當我倆碰巧同時入廚房吃東西,偶爾的面聊才會發生。此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無話找話,促其開口,因爲談話可以緩和雅尼娜的臉色。“你這襪子顏色甚好!”我沒頭沒腦的話,雅尼娜竟信以爲眞,於是面帶悅色,大談此襪子之來龍去脈,視我爲襪子知音。此後,我不敢輕易地讚美她的東西,想到要和她說話就感到泄氣。有時候我想去廚房,但開門前聼到廚房有響聲,我就故意等一會再出去,以錯開與雅尼娜的相遇。

在第三個月的一個晚上,終於有男士來過夜了。雅尼娜自是心情舒暢,喬裝愛清潔地將地板上散落的衣服拾起疊好。男士款款而來,年齡與她相仿,衣著整潔,但話語不多,聽不出是何來頭。夜裡,我隔牆聳耳傾聽,但其房裡並無動靜。翌日,男士早餐後施禮告別,爾後不復光臨。

“你快樂嗎?”有時我也會心生憐憫,關切地問。雅尼娜總是很肯定,稱滿意生活之現狀。話音剛下,下個話題她又恢復了青銅臉,抱怨幾年前有的人譏稱她為納粹。雅尼娜的言語中常含有一股酸酸的嘲諷意味。在談論瑣事上,她常用“有的人”指代某些個她認識的人,並訓斥其不是。在大話題上,雅尼娜也沿用類似之口吻。我們有時談及藝術,雅尼娜總避而不談自己的作品,但愛強調自己藝術理論經綸滿腹。她譏笑加拿大人文理論之教育太少,孰與德國能比。然談及德國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雅尼娜又鄙夷德國之淺薄。我未夠博學,不想貿然丈量雅尼娜知識之寬窄深淺。但其態度武斷,世界觀黑白分明,並無學儒之虛谷通達,此為顯見。對於藝術,只有批判,沒有欣賞。對於社會,永遠懷疑,沒有信念。外表強悍的雅尼娜,總故作強勢指摘別人,實爲遮掩自己內心之空虛、藝術事業之失敗。色厲內荏,自欺欺人,又何來快樂?

但有一回她確實是快樂了。第四個月的一天傍晚,她大紅衣服和搖擺裙子地出現在廚房裡,這是我認識她以來首次她換下暗色的衣服。青銅臉一掃而光,她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她當晚要赴一藝術圈之舞會,要我品價其裝扮。武打明星著紅衣套綠裙,何來得體?不過,我佯贊其品味,雅尼娜心花努放。道,去年這天,亦此舞會,亦此猩紅墨綠,變化的是披肩和鞋子。她興致勃發地拿出若幹皮鞋與我參謀。我不禁啞然:數雙皮鞋羅列,皆高裸、綁帶和低跟,與綠長裙格格不入。我實話相告,勸其買高跟鞋。說話間,門外汽車喇叭響,雅尼娜旋風式地奔下樓去,出門前扭頭給我一句多餘的話——“我走了,有人接我來了,”生怕我不知道。

次日,早餐桌上,雅尼娜寡歡。怨昨晚跳舞太少。我吒異。雅尼娜解釋說,因天不作美,舞會人疏,況且鞋不適腳,總之,客觀理由有若幹,使得舞會未能盡興。我半嘲半揄道,待明年此時,你再大紅大紫不遲,何需煩惱?雅尼娜聽罷黯然神傷。可憐的雅尼娜,參與藝術社交證明自己之機會,一年寥寥幾回。每回必成自尊心之重大事件,怎能不患得患失?

和雅尼娜的幾次深談都在聖誕假期前的晚餐桌上。她喜歡靠著牆坐在椅子上,交叉著腿,仰望著廚房昏暗的節能燈。坐定之後,她開始不緊不慢地和我說話,時而露出木納的笑容,時而眼神凝重,時而眼神下垂。她不管做何表情,除手臉之外,身體其餘部位始終保持不動。話到坎子上舒一口氣,談及傷心處,立馬補稱”沒那麼糟“。談話的內容大概如此:她父親已故,母親健在,姐妹有四,皆在德國。有一妹住精神病院,最為掛念。此妹現為癌症晚期,為時不遠。折斷了兩根肋骨達數月之久始被醫生發覺。雅尼娜痛其所痛,眼泛淚花。慨嘆人生離死別之淒惻,未能盡姐妹之恩義守護病榻。我寬慰道,幸而親人皆在,照料有加,爾妹可瞑目而去。雅尼娜長嘆曰,親人皆遺棄此妹,唯吾念之。說畢,長久沈默……

聖誕節後的第三天,雅尼娜終於買了機票,回德國去看望她精神病院裡的癌症妹妹。“再不回去就怕看不到了。”她說。我表示讚許,勸其多呆一段時間。雅尼娜苦言道,薪資低,怕難以為繼,此次飛回去需精打細算。此為雅尼娜的最後一席話,之後我便搬離她家,至今末再聯係。

未完待續… Read the rest

雅尼娜(Janina)是一個從德國來的藝術家,四十五歲,在多倫多定居做藝術,她也是我的室友。

去年九月份,經朋友介紹,我住進了雅尼娜租住的房子。那是市中心的一幢三層樓的城市屋。這房子位於較貧瘠的葡萄牙人社區。一層為另一住戶,分門進出。二層有兩個房間,雅尼娜住間小房,把大房間轉租給我,我們共用廚房廁所。三層是雅尼娜的藝術工作室,她做些紡織類的現代藝術作品,但聽說很少賣得出去。

雅尼娜個子高大硬朗,約有六英尺高。雅尼娜臉部肌肉也頗硬朗,不作聲時是嚴肅, 如一尊青銅鑄成的沈思者塑像。雅尼娜在公園兼職當保安人員,她的身材及臉部表情有明顯的工作優勢。據她自述,公園裡總有一群吸毒之不良少年幹壞事,警察非大事不幹預,每每是她責無旁貸把他們唬住嚇跑。她的腳踏車又大又重,像是用德國的坦克材料做的,可以把壞小孩嚇跑。

雅尼娜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第一個月裡我對她的了解。她從不計較我搬弄共用地方的擺設,不介意我的畫掛在她房門附近的牆上。需要她幫忙擔擡重物上樓,她也爽快利落。她說話直截了當,從不含糊。她少用修飾的形容詞,多用直來直往的動詞,請求時少用疑問句,而多用祈使句。譬如,她會對我說:“明天你必需把錢給我。”我每月都準時交房租,但她還是要作多餘的提醒,顯得粗魯。

但我並不在意,知她只是直心直口而已。雅尼娜飲食粗獷,早晨起來端出一大鍋,將小麥類、蔬果類、奶酪類及肉類食物不分青紅皂白同時掉入鍋中,用大勻攪和後端起就吃,吃剩的部分就是晚餐。雅尼娜極少塗脂抹粉,她的衣服盡是耐磨的粗棉布料,式樣怪誕,多純色,調偏暗。有時候,她在額頭上系一白色帶花的繃帶狀綢緞作裝飾,綢緞另一頭長長垂及腰間,既象是街頭抗議示威者,又象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她還把又長又厚襪子套在緊身的褲腿外面,這種衣著習慣異常,我戲稱之為巴伐利亞藍領時尚。有一回,我的Timberland書包拉鍊壞了,找她幫忙縫補。拿回來一看,書包成為一個針線雜亂無章,慘不忍睹的怪物。我心中想,難怪她的藝術買不出去。

漸漸地,我發現雅尼娜的粗獷有過份之處。家裡衛生她少在意,飯後從不洗碗,地髒了視而不見,她甚至會忘記沖廁所。這苦了我這小男人室友:經常洗碗掃地,間或還要掩鼻沖廁。雅尼娜還有特殊習慣:她每天都把食物垃圾置入塑料袋放入冰箱的冷凍室,理由是防止食物垃圾在垃圾桶內變味滋生細菌。因為她每週僅清理一次垃圾桶,所以此舉似有必要。不過,冰箱裡因此充斥著雞骨香蕉皮等垃圾,甚不雅觀。更有甚者,有一回,她將要扔掉的老鼠藥也置入冰箱中,我見之大駭。

雅尼娜不修邊幅之極端事例發生在第二個月的一天清晨。我打開房門,只見清靜的陽光射進了廚房。又是生趣盎然的一天。雅尼娜的房門緊閉,裡面應該仍是一片夢鄉。我正邁出這一天的第一步,廚房裡的電話機突然鈴聲大作。我正準備走過去接,突然間,雅尼娜房內一陣雜亂聲響,房門驟開,斜刺裡一個披頭散發的雅尼娜衝了出來,和我冷不防打了個照面,我們雙方都震住了。事情可能是這樣的,她近來在等一個重要的電話。當她在被窩裡酣睡時,忽聞鈴聲,就魚躍而起奪門而出。如是以往末有我這個室友之前,她慣於不穿衣服行走。我初搬來,她還處於舊習之中。於是就發生了這樣難堪的一幕:她站在她房門口,下身沒著一物;我站在我房門口,瞠目結舌;我們眼光交錯的一瞬間,彼此都不知道如何收場。本來這無需大驚小怪:大家皆成年人,人終有錯漏之時嘛。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令我大出意外。她並不尖叫,並不馬上落荒而逃。她稍猶豫片刻,即大步流星走去接電話了,仿若無事發生。那光屁股惡惡地晃進我的眼簾,通過大腦再沈入胃部。讓我早餐難咽。事後,雅尼娜也不道歉,我也不好意思開口追究,雅尼娜卻因此得寸進尺。遮羞布一朝褪去,雅尼娜從此無所顧忌,每天晨起皆衣不蔽體,發亂如麻似瘋婦。

從此,我對雅尼娜敬而遠之。

我們住的社區雖窮,倒也整潔,入夜後,社區安寧清靜,無車馬之喧,甚是宜人。雅尼娜煙癮不小,常獨坐門前的小台階上,對著社區街道靜靜地吞飛吐霧,一坐就是半天光景,青銅雕塑的臉紋絲不動。在月光淡淡的夜裡,她端坐著的黑色剪影與周遭混為一體,只有點燃的煙頭的一點紅光晰然可見,還有那四處擴散的白煙,慢慢稀釋入黑夜。我雖刻意避開她,但每每見到這一情景,我又心生同情。門階上坐著,此為休閒;抽煙,亦為休閒。然而,一個中年婦女每夜皆獨自一人如是這般,則不單為休閒,或有戚戚然於心中。她在幽暗處,身體的物理存在被黑夜省略,只剩下思緒,透過煙頭隨著縈繞的煙漫散至夜空。雅尼娜這個硬梆梆之女性,似乎有著綿綿的心緒,煙頭之外她有何內心圖景?

雅尼娜沒有結婚,自二十幾年前離開德國的親人移居加拿大後,就一直單身活著。問其緣由,說:加拿大較德國自由。海淪長於德國鄉下,三鄰四舍皆熟人,多有約束,獨居加拿大,則無人幹預其生活決定,且無家室之累,可靜心專功藝術。聼來似爲有理。廚房的冰箱上有張小照片。照片中一位身材高挑勻稱的女孩,在陽光下笑容可掬,頭發上頑皮地插一花朵。一日,我突然喚醒,原來此即雅尼娜之少時模樣。好好一位德國懷春少女,何時淪至不顧顏面的境地?我大爲不解:當初的她,為何不從大衆合大流,不謀正職嫁大婚,反而爲自由故抛離親人故土,偏偏操起男性職業,當公園保安,又偏居一隅做賣不出去的藝術?這自由使她快樂嗎?

彼時的雅尼娜我知之甚少,雅尼娜極少提及,從我朋友處聼來,僅知雅尼娜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哲學係,通曉許多理論,曾有中學教職機會,雅尼娜卻不爲所動,毅然投身藝術;現時的雅尼娜朋友不多,她的生活主題似乎只剩下孤獨抑或是單獨。在英文裡“孤獨”(lonely)和“單獨”(alone)是兩不同含義的單詞,初學者容易混淆。前者指心境,後者指處境,比如單獨的人未必一定會感到孤獨;前者被動,後者卻可以是主動,雅尼娜就是主動選擇了單獨;前者是負面的,後者是中性的,甚至可以是正面的,譬如我覺得單獨的旅行很美。然而,對於寄居他國的人,有時候孤獨和單獨這兩種不同的狀態是相互滲透轉換:單獨久了就成了孤獨,適應了孤獨就變回了單獨。五年來,我總是埋頭讀書作畫,尙未有成效,常在孤獨和單獨中徘徊。寂寞難奈時,我會安撫自己說:我不孤獨,因爲我有藝術相伴;我衹是單獨,單獨是藝術家必經之路;縱使是孤獨,亦可激發創作熱情,助我終成大器。門外抽煙的雅尼娜與我不同,她早過了不惑之年,單獨生活的年月漫長,她是否已順應了孤獨,還是更加孤獨?

雖與雅尼娜同一屋檐,我們面聊並不多。她早出早歸,我晚出晚歸,重疊的時間裡彼此各自忙活。每天傍晚我回到家,她大都一個人蝸居在三樓的工作室裡作藝術創作。我會對天花板說一聲“哈羅,我回來啦。”然後樓上就傳來雅尼娜的應聲“你今天過得怎樣?”我機械地對著空氣回答:“很好,你呢?”她又答:“不錯啊。”然後,聞聲不見影的談話就此結束,我走進自己的房間打理自己的畫了。我平常關著房門,以避免見到雅尼娜沒有生氣的青銅臉,影響我藝術創作的心情。當我倆碰巧同時入廚房吃東西,偶爾的面聊才會發生。此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無話找話,促其開口,因爲談話可以緩和雅尼娜的臉色。“你這襪子顏色甚好!”我沒頭沒腦的話,雅尼娜竟信以爲眞,於是面帶悅色,大談此襪子之來龍去脈,視我爲襪子知音。此後,我不敢輕易地讚美她的東西,想到要和她說話就感到泄氣。有時候我想去廚房,但開門前聼到廚房有響聲,我就故意等一會再出去,以錯開與雅尼娜的相遇。

在第三個月的一個晚上,終於有男士來過夜了。雅尼娜自是心情舒暢,喬裝愛清潔地將地板上散落的衣服拾起疊好。男士款款而來,年齡與她相仿,衣著整潔,但話語不多,聽不出是何來頭。夜裡,我隔牆聳耳傾聽,但其房裡並無動靜。翌日,男士早餐後施禮告別,爾後不復光臨。

“你快樂嗎?”有時我也會心生憐憫,關切地問。雅尼娜總是很肯定,稱滿意生活之現狀。話音剛下,下個話題她又恢復了青銅臉,抱怨幾年前有的人譏稱她為納粹。雅尼娜的言語中常含有一股酸酸的嘲諷意味。在談論瑣事上,她常用“有的人”指代某些個她認識的人,並訓斥其不是。在大話題上,雅尼娜也沿用類似之口吻。我們有時談及藝術,雅尼娜總避而不談自己的作品,但愛強調自己藝術理論經綸滿腹。她譏笑加拿大人文理論之教育太少,孰與德國能比。然談及德國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雅尼娜又鄙夷德國之淺薄。我未夠博學,不想貿然丈量雅尼娜知識之寬窄深淺。但其態度武斷,世界觀黑白分明,並無學儒之虛谷通達,此為顯見。對於藝術,只有批判,沒有欣賞。對於社會,永遠懷疑,沒有信念。外表強悍的雅尼娜,總故作強勢指摘別人,實爲遮掩自己內心之空虛、藝術事業之失敗。色厲內荏,自欺欺人,又何來快樂?

但有一回她確實是快樂了。第四個月的一天傍晚,她大紅衣服和搖擺裙子地出現在廚房裡,這是我認識她以來首次她換下暗色的衣服。青銅臉一掃而光,她眉飛色舞地對我說,她當晚要赴一藝術圈之舞會,要我品價其裝扮。武打明星著紅衣套綠裙,何來得體?不過,我佯贊其品味,雅尼娜心花努放。道,去年這天,亦此舞會,亦此猩紅墨綠,變化的是披肩和鞋子。她興致勃發地拿出若幹皮鞋與我參謀。我不禁啞然:數雙皮鞋羅列,皆高裸、綁帶和低跟,與綠長裙格格不入。我實話相告,勸其買高跟鞋。說話間,門外汽車喇叭響,雅尼娜旋風式地奔下樓去,出門前扭頭給我一句多餘的話——“我走了,有人接我來了,”生怕我不知道。

次日,早餐桌上,雅尼娜寡歡。怨昨晚跳舞太少。我吒異。雅尼娜解釋說,因天不作美,舞會人疏,況且鞋不適腳,總之,客觀理由有若幹,使得舞會未能盡興。我半嘲半揄道,待明年此時,你再大紅大紫不遲,何需煩惱?雅尼娜聽罷黯然神傷。可憐的雅尼娜,參與藝術社交證明自己之機會,一年寥寥幾回。每回必成自尊心之重大事件,怎能不患得患失?

和雅尼娜的幾次深談都在聖誕假期前的晚餐桌上。她喜歡靠著牆坐在椅子上,交叉著腿,仰望著廚房昏暗的節能燈。坐定之後,她開始不緊不慢地和我說話,時而露出木納的笑容,時而眼神凝重,時而眼神下垂。她不管做何表情,除手臉之外,身體其餘部位始終保持不動。話到坎子上舒一口氣,談及傷心處,立馬補稱”沒那麼糟“。談話的內容大概如此:她父親已故,母親健在,姐妹有四,皆在德國。有一妹住精神病院,最為掛念。此妹現為癌症晚期,為時不遠。折斷了兩根肋骨達數月之久始被醫生發覺。雅尼娜痛其所痛,眼泛淚花。慨嘆人生離死別之淒惻,未能盡姐妹之恩義守護病榻。我寬慰道,幸而親人皆在,照料有加,爾妹可瞑目而去。雅尼娜長嘆曰,親人皆遺棄此妹,唯吾念之。說畢,長久沈默……

聖誕節後的第三天,雅尼娜終於買了機票,回德國去看望她精神病院裡的癌症妹妹。“再不回去就怕看不到了。”她說。我表示讚許,勸其多呆一段時間。雅尼娜苦言道,薪資低,怕難以為繼,此次飛回去需精打細算。此為雅尼娜的最後一席話,之後我便搬離她家,至今末再聯係。

未完待續… Read the rest

藝術家就是反對派

瘦高的麥克(Michael Frannas)喜歡穿粗布衫,外表像南美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活躍分子。雖然已經60多岁,白頭髮多於灰頭髮,但他說起話來,神情仍像個很有斗志的革命黨人。

麥克南加勒比海島國出生,少年時期移民加拿大至今,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藝術創作,現工作生活于加拿大東部海岸城市Halifax,創作的同時兼任當地一家藝術院校教職。因爲麥克在我工作的藝術畫廊做駐地創作,我采訪了麥克。

麥克認爲藝術與生活沒有界限,我接觸過的大部分的藝術家都這麽說。但麥克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實踐這理論的做法。比如說,他光天白日下搬一把凳子到行人擁擠的街道上坐著,沒有任何目的地坐著,直到警察覺得怪異,過去找他問話。

有路人問他,“你是從事什麽工作的?” 他不直接概括地回答,而是列舉自己所做過的各種具體事情。“我從不說我是藝術家,”麥克說,“一旦說出藝術家身份,普通人就馬上和我保持距離。他們就會認爲我跟他們不一樣。”我問:“那有什麼關係呢?”麥克說,那樣一來,我做的事情就變成藝術目的,與平常生活脫節了。” 他繼續說:“人與人都是一樣的,不應該有這樣的隔閡。藝術不應該拒人于門外,人們也不應該拒絕藝術。”

麥克講另一個例子。Halifax市中心有一個地方叫“比薩角落”(PISSA CORNER)。這個地方通常被認爲是全市治安最亂的地方。晚上人氣最旺,因爲其他大部分商業街區都已關門,只有這裏開著。經常有學生及夜生活的人聚在這裏。有天晚上,麥克一個人來到這裏,坐下來,面對著一個牆角,低著頭,慢慢地吃著比薩餅。“我專心致志地吃,” 馬克說,旁邊有人打架,許多人忙著走開,他仍做著紋絲不動,完全不旁視。他說,他在做個人體驗,別人的體驗是別人的,在這個不安全的地方,他獨特地存在著。對他來說,藝術的表現,就是在這樣活生生的生活中間。

“原來你喜歡行為藝術的表現方法。”我做了個評論。馬克說,行為藝術通常有觀眾,而他並不想要這種“做作”的形式。他談了他的另一種做法。加拿大西部城市卡加利有不少有錢的石油公司。有這麽一家石油公司,其總部大樓前面是一個小公園,屬于公司所有。公園裏鳥語花香,但沒有人光顧。畢竟是私家地方,閑人無權享用。有一天,麥克來了。他每天都到小公園裏閑坐,坐到了第三天,大樓裏面出來一個保安,問他在幹什麽。

麥克給我解釋說:我要看看權力的界限在哪裏;探究公共的空間和私人的空間的關系。于是警察來了,說:“先生,這是私人的地方,你要麽離開,要麽去警察所。” 麥克于是走出來了。馬克問警察:“這門外面的人行道是不是私人地方?”警察說不是。“那好。我不進去,我站在這門口。”保安不願意,說“你不能站在這裏。”“爲什麽?”“因爲我們不想你站在這裏。”

于是麥克說:“好。那我走就是。”麥克說完就走,走到街區盡頭又折回來,反複地在大樓口的人行道上來回地踱步。這回保安和警察都拿他沒辦法了。他見到警察就問:“這人行道不是私人的,我有權在這上面走吧。”
警察說,“你當然可以這麽做。”保安面色不悅,卻也無計可施。

我問:“你是按照不同的情景來重新定義空間。在他們的情景裏,你是個怪異的人。你做的不是正常人的做法。”麥克反問:“什麽是正常?他們建了這麽漂亮的公園,卻不讓平常人進去行走,這正常嗎?這麽漂亮的地方,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他又說,“我走我的路,不妨礙他人,爲什麽就不正常呢?”麥克的每一個回答都是有些出人意料。他從不按照常理說話,總要和你想的方向相反,好像常理的話都不值得說。

我心想:“按照中國話說,您就是沒事找事。“我問:“您是不是反對大公司?”他不置是否。我問:“你就這樣走著,不覺得無聊嗎?你都做了些什麽事?”麥克答:“在公園裏,我幫一個拾破爛的人整理他的物品,把塑料瓶的歸一類,把有用的又歸一類。我覺得這很有意思。”一個大學教師沒事跑到大公司的私人地方,去幫助拾荒者,我覺得很不尋常。

麥克接著說無家可歸者是很值得尊重的。他給我說一個例子。數年前,他在紐約地鐵站認識一個從垃圾箱後面睡覺爬起來的人。麥克覺得此人很斯文,天南地北的話題都很能談。麥克約此人到麥當勞喝咖啡。此人指著街邊的房子說,他以前也是住在這樣的地方。他有一座房子,有車,有個家庭。完全是個標准的美國中産階級的生活。後來他突然得了病,不能工作,治病要花很多錢,令他馬上變窮,然後就是妻子離婚了。不久後就變得一無所有了。“現在我完全自由了。”此人告訴麥克:“我活得很好。”

我問麥克,“我看得出你很同情窮人。”麥克想了想,又給我講另外一件事情。

有一回,麥克正在街上走著,突然有人對他說,“先生,我真的好餓,給我點錢買吃的吧”。麥克:“你騙我”。“我沒有”,對方說。“你在騙我”。麥克又很肯定地說。對方還是說沒有。“那好,你跟我來”。麥克把這人帶到一個餐館。餐館不讓他們進去,因爲這個人衣著太破太臟,怕影響生意。去了第二家餐館,這一家給進了。坐下來,麥克幫他點了菜。菜上來了,放在這個人的面前。這人拿起刀叉,但下不了手。過了幾分鍾,他終于他放棄了,垂了頭。眼淚流了下來。然後,突然起身就走了。我問,“他恨你?” 麥克答:“他更恨他自己。他就是想要錢買毒品,卻騙人說肚子餓。”

我說:“從你的這些做法來看,似乎挺左的。我有種感覺,好像加拿大的藝術家在政治上多數偏左派,不知對不對?”麥克想了想,說:“藝術家是這樣的。我們現時的潮流是右派的,所以,藝術家偏左。但是,以後哪一天風向變了,潮流偏左了,那麽,藝術家就會偏右了。”我笑着问,“就是唱反调?”麥克挺認真地說:“藝術家總是站在反對派的角色來審視社會。”… Read the rest

瘦高的麥克(Michael Frannas)喜歡穿粗布衫,外表像南美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活躍分子。雖然已經60多岁,白頭髮多於灰頭髮,但他說起話來,神情仍像個很有斗志的革命黨人。

麥克南加勒比海島國出生,少年時期移民加拿大至今,自196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藝術創作,現工作生活于加拿大東部海岸城市Halifax,創作的同時兼任當地一家藝術院校教職。因爲麥克在我工作的藝術畫廊做駐地創作,我采訪了麥克。

麥克認爲藝術與生活沒有界限,我接觸過的大部分的藝術家都這麽說。但麥克的獨特之處在于他實踐這理論的做法。比如說,他光天白日下搬一把凳子到行人擁擠的街道上坐著,沒有任何目的地坐著,直到警察覺得怪異,過去找他問話。

有路人問他,“你是從事什麽工作的?” 他不直接概括地回答,而是列舉自己所做過的各種具體事情。“我從不說我是藝術家,”麥克說,“一旦說出藝術家身份,普通人就馬上和我保持距離。他們就會認爲我跟他們不一樣。”我問:“那有什麼關係呢?”麥克說,那樣一來,我做的事情就變成藝術目的,與平常生活脫節了。” 他繼續說:“人與人都是一樣的,不應該有這樣的隔閡。藝術不應該拒人于門外,人們也不應該拒絕藝術。”

麥克講另一個例子。Halifax市中心有一個地方叫“比薩角落”(PISSA CORNER)。這個地方通常被認爲是全市治安最亂的地方。晚上人氣最旺,因爲其他大部分商業街區都已關門,只有這裏開著。經常有學生及夜生活的人聚在這裏。有天晚上,麥克一個人來到這裏,坐下來,面對著一個牆角,低著頭,慢慢地吃著比薩餅。“我專心致志地吃,” 馬克說,旁邊有人打架,許多人忙著走開,他仍做著紋絲不動,完全不旁視。他說,他在做個人體驗,別人的體驗是別人的,在這個不安全的地方,他獨特地存在著。對他來說,藝術的表現,就是在這樣活生生的生活中間。

“原來你喜歡行為藝術的表現方法。”我做了個評論。馬克說,行為藝術通常有觀眾,而他並不想要這種“做作”的形式。他談了他的另一種做法。加拿大西部城市卡加利有不少有錢的石油公司。有這麽一家石油公司,其總部大樓前面是一個小公園,屬于公司所有。公園裏鳥語花香,但沒有人光顧。畢竟是私家地方,閑人無權享用。有一天,麥克來了。他每天都到小公園裏閑坐,坐到了第三天,大樓裏面出來一個保安,問他在幹什麽。

麥克給我解釋說:我要看看權力的界限在哪裏;探究公共的空間和私人的空間的關系。于是警察來了,說:“先生,這是私人的地方,你要麽離開,要麽去警察所。” 麥克于是走出來了。馬克問警察:“這門外面的人行道是不是私人地方?”警察說不是。“那好。我不進去,我站在這門口。”保安不願意,說“你不能站在這裏。”“爲什麽?”“因爲我們不想你站在這裏。”

于是麥克說:“好。那我走就是。”麥克說完就走,走到街區盡頭又折回來,反複地在大樓口的人行道上來回地踱步。這回保安和警察都拿他沒辦法了。他見到警察就問:“這人行道不是私人的,我有權在這上面走吧。”
警察說,“你當然可以這麽做。”保安面色不悅,卻也無計可施。

我問:“你是按照不同的情景來重新定義空間。在他們的情景裏,你是個怪異的人。你做的不是正常人的做法。”麥克反問:“什麽是正常?他們建了這麽漂亮的公園,卻不讓平常人進去行走,這正常嗎?這麽漂亮的地方,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 他又說,“我走我的路,不妨礙他人,爲什麽就不正常呢?”麥克的每一個回答都是有些出人意料。他從不按照常理說話,總要和你想的方向相反,好像常理的話都不值得說。

我心想:“按照中國話說,您就是沒事找事。“我問:“您是不是反對大公司?”他不置是否。我問:“你就這樣走著,不覺得無聊嗎?你都做了些什麽事?”麥克答:“在公園裏,我幫一個拾破爛的人整理他的物品,把塑料瓶的歸一類,把有用的又歸一類。我覺得這很有意思。”一個大學教師沒事跑到大公司的私人地方,去幫助拾荒者,我覺得很不尋常。

麥克接著說無家可歸者是很值得尊重的。他給我說一個例子。數年前,他在紐約地鐵站認識一個從垃圾箱後面睡覺爬起來的人。麥克覺得此人很斯文,天南地北的話題都很能談。麥克約此人到麥當勞喝咖啡。此人指著街邊的房子說,他以前也是住在這樣的地方。他有一座房子,有車,有個家庭。完全是個標准的美國中産階級的生活。後來他突然得了病,不能工作,治病要花很多錢,令他馬上變窮,然後就是妻子離婚了。不久後就變得一無所有了。“現在我完全自由了。”此人告訴麥克:“我活得很好。”

我問麥克,“我看得出你很同情窮人。”麥克想了想,又給我講另外一件事情。

有一回,麥克正在街上走著,突然有人對他說,“先生,我真的好餓,給我點錢買吃的吧”。麥克:“你騙我”。“我沒有”,對方說。“你在騙我”。麥克又很肯定地說。對方還是說沒有。“那好,你跟我來”。麥克把這人帶到一個餐館。餐館不讓他們進去,因爲這個人衣著太破太臟,怕影響生意。去了第二家餐館,這一家給進了。坐下來,麥克幫他點了菜。菜上來了,放在這個人的面前。這人拿起刀叉,但下不了手。過了幾分鍾,他終于他放棄了,垂了頭。眼淚流了下來。然後,突然起身就走了。我問,“他恨你?” 麥克答:“他更恨他自己。他就是想要錢買毒品,卻騙人說肚子餓。”

我說:“從你的這些做法來看,似乎挺左的。我有種感覺,好像加拿大的藝術家在政治上多數偏左派,不知對不對?”麥克想了想,說:“藝術家是這樣的。我們現時的潮流是右派的,所以,藝術家偏左。但是,以後哪一天風向變了,潮流偏左了,那麽,藝術家就會偏右了。”我笑着问,“就是唱反调?”麥克挺認真地說:“藝術家總是站在反對派的角色來審視社會。”…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