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米莉藝術及設計大學(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簡稱ECUAD)2015年畢業生作品展,由5月3日至17日在溫市固蘭湖島(Granville Island)校園展出。該展覽涵蓋工業設計、多媒體藝術、動畫、油畫、裝置、雕塑等多個藝術領域約300件作品,全部是ECUAD今年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的創作,是溫市最大型的學生藝術作品展之一。
在溫市長大的工業設計畢業生泰特(Brain Tait),設計了幾張椅子,該椅可以橫向自由摺合,能節省室內空間。他周三表示:「對於設計理念,我著重思考人與日常物件之間的關係及可能性。今年的展覽精采,展示許多同學的努力創作。」
來自香港的學生陳若珩(Christel Chan),設計名為《家》(Home)的裝置作品。該作品由兩個約1立方米的鐵籠構成,籠裏放著2個瑟縮著身體的市民照片,表達對香港人蝸居困境的關注。籠裏有字條寫著「在香港,每個居住在鐵籠裏的人,每月交租金1,500港元」。她有意將香港的生活狀態,與溫哥華寬闊的生活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除了傳統的藝術媒介,展覽有相當比例的作品都圍繞著數碼時代的流行文化展開的。來自瀋陽的中國留學生劉皓芊展示的設計概念,就是把手機短訊內容投射到身邊朋友的衣服上。他表示:「這樣設計是希望年輕人,把視線移開手機屏幕,以面對面的方式集中精神作人際交流。」
該大學的教授Henry Tsang告訴我,年輕學生因為閱歷的關系,創作的內容多是他們最熟悉的東西,所以會選擇流行文化。這是學生展覽的一個特點。
他還表示,運用好數碼媒介並不容易。有些用數碼的方式呈現的作品,與傳統藝術媒介相比,不會馬上讓人置身其中,直觀感受會弱一些。
ECUAD的學生構成近些年產生了變化,Henry Tsang說,近些年國際學生多起來了,這對於教學,對於來自國外的學生、尤其母語不是英語的學生,是一個挑戰。在這些國際生中,中國和美國是最大的來源地。他說,有的亞洲學生來藝術大學學習,英語是很大的問題。他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上課都不發言,後來才發現,他們根本聽不懂,安靜地等待下課。但也有些中國學生上手較快。
他還發現這些國際生的文化差異非常大,彼此很難溝通。但另一方面,因為全球化,不同背景的學生在某些特定方面有共同語言。